APP下载

怎样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中体现转化思想

2023-02-16黎芝伶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法测橡皮泥石头

黎芝伶

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时,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探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感受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受转化

1.提出問题,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1中的橡皮泥和石头。提问:“估计一下橡皮泥和石头的体积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可以更准确地知道它们的体积?”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启发他们提出方法: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测量得到棱长再计算体积;利用排水法,将石头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出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得到石头的体积。

2.尝试操作,交流方法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

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在课件中演示模拟操作过程(如图2),并提问:“为什么测量橡皮泥和石头的体积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前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橡皮泥是软的,可以改变形状,捏成已经会求体积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测量棱长来求得体积;石头是硬的,无法改变形状,可以通过排水法,把石头的体积转化成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从而求得石头的体积;两者都通过等积变形,将不规则的形状转化成规则形状求出体积(如图3)。

二、动画演示,体悟转化

教师出示一组题:

(1)把浸没在水中的石头从杯中取出(如图4),怎么求石头的体积?

(2)把石头放入装满水的杯中(如图5),怎么求石头的体积?

(3)把石头放入快装满水的杯中(如图6),怎么求石头的体积?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梳理数学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寻数量关系:题(1)中石头的体积=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如图4);题(2)中石头的体积=溢出部分水的体积(如图5);题(3)中石头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溢出部分水的体积(如图6)。教师提问:能用一个数量关系表示出这几种不同的情况吗?

师生总结:石头的体积=水变化部分的体积。

三、联系生活,运用转化

教师出示题目:测量图7中各个物体的体积。提问:“这三种物体都能用排水法测体积吗?”

学生发现:乒乓球不会沉入水中;1粒黄豆体积太小,水位变化不明显;冰块在水中会很快融化;它们都不适合用排水法测体积。

学生独立思考后,通过交流得出测三种物体体积的方法。用沙子代替水,用排沙法测乒乓球的体积。用累积法先测多粒黄豆的体积,再推算1粒黄豆的体积。教师用微课介绍测质量法测冰块的体积。

教师追问:“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师生归纳:它们都用了转化思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上教学呈现了多种现实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感悟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法测橡皮泥石头
用伏安法测电阻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洗涤剂中的甲醇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排液法测物体重力
静水称重法测坦桑石密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