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书记余雄富:“青纱帐”里筑起共富梦

2023-02-15毛玮琦

新农村(浙江)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粱酒红高粱梯田

毛玮琦

“共富”路上,活跃着一批敢担当、勇作为的带头人。余雄富带领上安村村民发展红高粱产业,走出了一条“家家种高粱、人人有收入”的乡村振兴“上安模式”。

放在10年前,余雄富自己想不到,钱江源头的斗笠田能被改造成江南梯田上的“青纱帐”。

1969年出生的余雄富,是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的村支书。我们见到他时,他正从田间过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我们这高粱地,属于景观农业,这两天抢种,要让家家户户赶紧把种子播下去,不然到时候高粱长出来参差不齐,影响景观。”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干部,这些年,余雄富带领周围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分析村庄区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寻找科研院所专家帮助,化劣势为优势、变潜力为活力,成功带领边远山区农村的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阳光路。

屡败屡战

上安村位于开化县最偏远的大溪边乡东北,这里曾是浙江省重点贫困村。2013年,余雄富担任了上安村的支部书记。

那时候,村里仅有的5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耕地,都在山高坡陡的梯田上。地无3米宽,又缺少灌溉水源,现代农业机械难以引进。“种水稻,梯田停不住水,既没产量又没收入,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抛荒土地越来越多。”在上安村待了10多年的驻村干部郑建平向我们介绍道。

如何将农村闲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如何将闲置的耕地利用起来,带领大家用双手致富,是亟待余雄富解决的难题。

这些年,他带着村民进行了许多尝试:先是种高山蔬菜,但因为交通的制约,蔬菜丰收了却不能及时运出去,结果村民没赚到钱。后来,又搞过景观农业——组织村民们在梯田上种了200亩向日葵。“花开季节,满山遍野的向日葵,虽然好看,但上安村离中心城镇太远,很少有游客过来。更叫人崩溃的是,那批向日葵只开花不结籽。”村民们光付出没收入,余雄富的尝试又一次失败了。

“怎样才能增加乡亲们的收入,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余雄富做梦都在想着这件事。

为了搞清楚上安村该往哪里去,余雄富跑县城、跑省城、跑院校、跑专家,一路寻求“脱贫致富”的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摸索出了另一条路:梯田高低不平,缺水易旱,不适合水稻耕作,如果换角度去思考,梯田排水通畅,土地不涝,非常适合旱粮作物生长,或许是另一种优势。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2015年,余雄富决定带大家在上安的高山梯田上种植红高粱。

高粱红了

“没想到,首次试种高粱,就给我们种成了。”说起当年的场景,余雄富还是历历在目。“一开始也是不容易的,好多村民种向日葵种怕了,都不敢轻易尝试种高粱。那时候,是村里20多个党员干部先带的头,把自己的责任田先种上了高粱。然后,我们一家家地跑,给村民分析种高粱的利弊:一方面,每亩高粱可以补助500元钱;另一方面,种红高粱劳动强度较低,妇女、老人都能参与生产。”就这样,一些爱闯爱想的村民决定跟着干。这一年,上安村种了240亩高粱,平均亩产达到900斤,最高的一户亩产有1130斤。村民们把红高粱全部酿成了52°高粱酒,当年就卖了140多万元,首次获得了大丰收。

自此,“种高粱、酿高粱酒能脱贫致富”这样的观念,才在每个上安人心里扎下了根。

“这一次,大家都觉得我们选择酿酒型的高粱品种是选对了。一来,高粱酿酒有直接经济效益,红高粱酒也不像高山蔬菜等,不需要急着卖,反而越陈越值钱;二来,这种高粱和油菜适合轮作,油菜种植是每年10月底至第二年5月,高粱是当年的6月至10月初,互相不耽误种植;三来,种高粱的劳动强度不高,非常适合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种植。”余雄富介绍说。

到了2017年,全村500亩梯田全部种上红高粱,年产高粱酒100余吨,一举破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难题。“从那时起,我们村子里家家种高粱、人人有收入。全村没有一个劳动力是闲着的,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头子都干劲十足呢。”

如今的上安村,梯田上夏种高粱、秋看高粱红、冬种油菜、春看油菜黄。他们不仅有了美丽的粱花景区,还赚到了真金白银,红高粱酒、菜籽油,每年收入有600余万元,在家村民380余人,人均增收15000元以上。

共同富裕

“以前村里老人向子女要钱,现在反过来拿钱帮助子女在城里买房。这样的例子,上安村就有二三十户。”余雄富说。

不满足于一个村的富裕,余雄富还积极带领周边村子共同发展。2018年9月,上安村创办“红高粱”乡村振兴讲堂,为周边村民讲授乡村振兴主题课和培训红高粱产业发展技术;2022年,红高粱讲堂为来自湖南长沙、江西上饶、安徽黄山和本省杭州、金华等地的学员开课60余场,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在上安村的示范带动下,这些年周边的村子也发展起了红高粱产业,目前全乡12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到4200余亩,隔壁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也在种,都种到了千岛湖畔。

如今的大溪边乡,正在创建红高粱省级特色农业强镇,不仅是浙江省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红高粱产业基地,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红高粱小镇”。

猜你喜欢

高粱酒红高粱梯田
高粱地里走出的艺术大家
——刘铁飞
四特酒20年珍藏vs李渡高粱酒1955
《山区修梯田》
《高粱酒》的“活”与“变”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秀美梯田
走近红高粱
梯田之恋
从江加榜梯田
火火的高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