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武汉都市圈制造业协同发展

2023-02-08课题组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都市武汉协同

课题组

中共湖北省委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强调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其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武汉都市圈要积极引领带动全省全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制造强国高地建设的核心力量。

一、武汉都市圈制造业发展迅速

(一)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形成规模

当前,武汉都市圈 41 个工业行业中有 10 个行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全省 17 个)。2022 年,武汉都市圈九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4 万亿元,占全省 58.4%;都市圈核心城市武汉实现营业收入 1.64 万亿元,占都市圈 30.4%。都市圈已建成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 45 个)和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速建设

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拥有高等院校 101 所,发展质量竞争力仅次于京沪。都市圈内建成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两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拥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7 个湖北实验室开始实体化运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全面启动,立体式、全方位的协同创新体系正在加速形成。目前武汉都市圈共有 303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 2642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占全省的 64.1%和 63.6%。

(三)制造业数字化及绿色化升级成效显著

武汉都市圈各城市突出创新融合,持续开展“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制造业“含智量”“含绿量”走在全省前列。2022 年武汉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 58.7 亿个,平均日解析量 600.9 万次,“星火·链网”国家级区块链超级节点等网络重器先后落户,初步具备辐射华中区域的能力;积极推动“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了武汉花山港全国首例“5G 智慧港口”、武钢华中首个5G 智慧钢厂等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标杆。

二、武汉都市圈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规划同编不协同

武汉都市圈内各地编制出台的“十四五”产业规划及产业链工作方案与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对接不精准、跟进节奏不平衡,互动不够、联动不强,各地规划的主导优势产业方向过多过广,对本地区需优先发展的产业定位不准,园区主导产业不集中。比如,很多地市都在讲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但具体发展什么细分类别并不清晰,是不是真的适合发展这些行业还需精准地进行可行性分析,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核心城市武汉的功能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城市圈主导产业链如何布局有待统筹。

(二)产业同链不共振

从产业生态来看,“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都市圈”的产业体系尚未有效形成。以汽车为例,圈内整车与零部件产值比在1∶0.4 左右,低于全省(1∶0.8)和全国水平(1∶1),更不及全球水平(1∶1.7)。此外,武汉都市圈内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企业间缺乏分工协作,产品耦合度小,装备、材料等基础制造环节较弱,集成电路高端核心装备几乎全部靠国外。

(三)科技同兴不同频

科技创新投入相对不足,武汉都市圈内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端科技金融机构等资源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科技创新需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机的创新体系;圈内孵化器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数都处于初创阶段,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无法有效支持创新企业的成长;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很多优秀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效益。2022 年武汉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仅为23.17%,低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38.30%。

(四)资源独享不共享

武汉都市圈内政策协同、要素流动、资源共享等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健全,“融资在武汉、投资在都市圈”的共建格局尚未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都市圈”的发展格局尚未成型。对比之下,苏、浙、沪、皖四地共同倡议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共享为核心,提供动态科技资源地图、跨区域仪器预约、需求对接等服务,目前平台可共享大型仪器 36326台、大科学装置 22 个、科创基地 2671 个。此外,武汉都市圈产业链协同招商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建立,各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性受到抑制。

三、加快武汉都市圈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重构一体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是极核辐射,形成三大片区空间结构。高水平规划建设武汉新城,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产业协同高地和同城化核心区。充分发挥武汉新城的“极核辐射效应”,辐射引领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三大特色产业板块,形成“一核领三片”的空间结构。大光谷片区依托东湖高新区、江夏区,辐射鄂州、黄冈、黄石,重点布局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北斗等,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向万亿级。大车都片区依托武汉经开区,联合汉阳区、蔡甸区、汉南区、江夏区,辐射仙桃、潜江、汉川、天门等,重点布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全省万亿汽车走廊的核心区。大临空片区围绕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客货双枢纽机场及武汉新港,联动东西两个子片区。西部子片区依托东西湖区和黄陂区,向西、向北拓展,辐射孝感;东部子片区依托鄂州,向南北分别辐射黄石、黄冈、咸宁。大临空片区重点布局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全国独具特色的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

二是廊道轴联,形成五大产业集聚格局。充分发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廊道轴联效应”,串联光电子信息、智能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五大优势产业集聚区,形成“一廊带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沿都市圈的东南轴线发展,主要布局武汉、鄂州、黄石、孝感等地;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大车都基础上向西北方向发展,主要集中在武汉江夏区以西,布局江夏、汉南、孝感、汉川、仙桃、蔡甸,辐射至潜江、天门、嘉鱼、黄石等地;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沿都市圈东西向中心轴线发展,主要布局武汉、鄂州、黄冈、潜江、天门等,辐射仙桃、黄石等地;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主要聚集在城市圈的中心区域,布局武汉、孝感等,辐射葛店、仙桃等地;北斗产业集聚区主要集聚在武汉,围绕北斗应用和相关制造配套,辐射黄石、孝感等地。

(二)重塑高效能制造业协同创新能力

一是平台同建,持续提升武汉创新策源能力。借武汉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东风,面向都市圈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集中力量建设源头创新基地。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等一批平台型、一体化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创国家实验室。持续提升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等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功能,在智能数控、智能芯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

二是创新同频,快速释放科创大走廊辐射效应。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创新发展联动轴,以东湖科学城为中心,串联武汉、鄂州、黄石、黄冈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推动湖北实验室、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下沉转化,为武鄂黄黄地区的产业升级提速充能,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引领带动武汉都市圈创新同频。加快建成支撑各节点城市产业全链条发展的科技成果转换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立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等合作机制,实现同城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科技同兴,支持打造一批“科创飞地”。一方面,支持都市圈城市根据其特色产业升级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需要,在武汉以孵化器、加速器、科创中心、人才中心等形式设立“创新飞地”,打造域外技术研发中心、资源对接平台和产业承接窗口,形成“研发孵化在武汉、产业化在圈内”的协同创新格局。另一方面,支持武汉市内龙头骨干企业在都市圈其他城市设立制造基地,输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研发设计、技术评估、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平台向社会开放。

(三)重筑高质量制造业合作体系

一是做强“增长核”,高水平规划建设武汉新城。加快推进武汉新城建设,强化黄冈、黄石、鄂州与武汉主城之间的连接枢纽地位,在深度重构武汉都市圈产业板块结构上先行突破,打造武汉都市圈产业协同高地和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围绕产业协作共兴、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积极探索同城化有效路径。充分整合东湖高新区、葛店开发区产业基础,重点发力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北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建设“大光谷”核心区、世界级产业集群先导区。

二是做优“软协同”,高标准建设一批邻里合作示范园。按照产业对接桥头堡的定位,鼓励都市圈内相邻城市共建一批省级合作示范园,增强产业协作黏性,推进重点优势产业就近组团式发展。重点支持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平台,围绕现代食品、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区域特色产业共建合作示范园。依托两大空港枢纽,围绕临空经济特色产业共建合作示范园,进一步推动武鄂同城、汉孝同城、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

三是做好“硬承接”,高质量推动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分园。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按照“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发展思路,推动武汉高能级园区平台在都市圈内异地设立产业分园,创新“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形成都市圈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和财税合理分配。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长江存储器基地、光谷科学岛、武汉未来科技城、九峰山科技园、生命健康阁等为内核,推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等地共建分园,引领全省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依托武汉经开区,紧密联动江夏区、汉阳区、蔡甸区,推动仙桃、天门、潜江及洪湖、汉川等地共建分园,合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创新大走廊;依托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5G+工业互联网新型产业示范基地,推动黄陂区、孝感等地,围绕网络安全、大数据、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领域共建分园;依托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围绕航天制造、北斗应用等领域,推动黄陂区、黄冈等地共建分园;依托江夏区大健康产业园、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等,推动汉阳区、孝感、鄂州、黄冈、仙桃等地共建大健康产业主题园区。

(四)重建强有力制造业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形成协同联动机制。在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制造业协同工作组等专门机构,完善工作组联席会议、定期会商、督办落实等工作机制,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统筹都市圈制造业发展全局性工作。组建都市圈制造业协同发展联盟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与国家高端智库、行业专家的合作。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类要素供给。确定武汉都市圈内产业用地供应的优先级,搭建跨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协调平台,探索建立跨区域审批体系,实行建设用地在区域内统筹管理。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探索数字化标准规范,完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探索建立政务等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增值开发利用+市场化收益”的市场化开发应用机制。

三是统筹推进实施,健全动态评估体系。积极衔接国家及湖北省上位规划,加强与都市圈流域综合治理、国土空间、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套出台产业协作、项目管理等方面支持措施。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和考评机制,定期对项目建设和推进情况进行实地巡查督导,总结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共谋都市圈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都市武汉协同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