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表处理施工技术

2023-02-07

科海故事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棚偏压钢管

余 伟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1 工程概况

在建隧道前山一号隧道为双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为350km/h,全长551.26m。本隧道地处剥蚀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自然坡度15°~45°,隧道最大埋深78m,围岩分布为III 级围岩85m,IV 级185m,V 级248m,其中出口浅埋段起止里程DK99+345 至DK99+468.27,总长123.27m,埋深3m~0.26m,洞外地表处理措施为10%水泥土反压回填,整理为台阶状,反压回填范围上边缘铺一层浆砌片石,厚30cm,并采用骨架护坡防护回填土体边坡,洞内施工φ89 管棚,采用Vc型复合式衬砌,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

2 地质情况

本隧道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黏土,浅黄色,硬塑,主要成分为粉黏粒,粉粒次之,层厚约0.5m~1.0m,下伏基岩为变质砂岩夹板块状粉砂岩,强风化,黄褐色~青灰色,岩层破碎,变质砂岩夹板块状粉砂岩岩层产状340°∠55°,隧道线路右侧边坡顺层,倾向线路左侧,视倾角15.2°。其中洞身DK99+380~DK99+420段偏压、埋深浅,表层粉质黏土及强风化变质砂岩,黄褐色~青灰色,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层较破碎,岩质较软,V 级软石。

3 浅埋偏压段地表处理施工

3.1 施工技术原理

原设计地形为45°边坡,施工支护措施为φ89 洞内管棚和地表反压回填10%水泥土,而实际地形自然坡度55°~60°,严重偏压,很容易引起洞外边坡滑坡,导致隧道溜塌。

正值雨季10%水泥土回填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改用了回填碎石土并掺入了5%水泥,然后在周边采用帷幕注浆法形成帷幕墙,阻断注浆液的流失,而后在所回填碎石土中补注浆,起到板结作用,达到整体反压的效果。为解决严重偏压问题,采用洞外补打中管棚预注浆,将上边坡挑起,从而减轻偏压压力[1-2]。

3.2 浅埋处理施工

3.2.1 施工技术参数

施工里程为DK99+345~DK99+468,浅埋处理长度123m,典型处治剖面图见图1。图1 中里程为DK99+392 洞外地表处理断面,围岩为Vc 级,开挖工法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洞内掌子面开挖过程中,每2 榀H175 型钢(0.6m/榀)搭设59 根φ50 的3m 超前小导管;洞外地表处理技术参数为:洞顶上方3m 位置搭设两排10mφ89 中管棚及注浆,梅花型布置;线路左侧远离洞侧用碎石土夯填压实,靠近洞采用5%水泥碎石土回填并注浆;反压碎石土顶采用10cmC25 喷射混凝土封闭。

图1 DK99+392 洞外地表处理断面示意

3.2.2 施工机具和材料

机具:后八轮、挖掘机、压路机、履带式潜孔钻机、柴油发电、单杠注浆机、电焊机、湿喷机械手、空压机、1 台清水泵。材料:洞渣及黏土、P·O42.5 水泥、水、C25 喷射混凝土、φ89 钢管、φ50 钢花管、φ42 小导管及φ110PVC 管。

3.2.3 施工参数优化

在5%水泥碎石土基础之上,用1:1 的水泥浆再进行板结,同时为确保注浆达到预期效果,在回填碎石土表面用C25 喷施混凝土封闭顶部,沿周边打设φ110@500mmPVC 花管预注浆作为止浆帷幕,防止钢花管回填注浆过程中,跑浆至碎石土边坡以外,达到了板结碎石土的作用[3-5]。

3.2.4 地表处理施工过程

1.清除地表土,测量放样,放出地表处理范围,安排人工砍除地表乔木,用挖掘机清除地表灌木及腐殖土。

2.开挖台阶,用挖掘机将隧道左线偏压边坡开挖成台阶状,以便层层回填,形成反压整体,防止整个回填土沿边坡滑移。

3.反压回填,在洞口附近取黏性土,将洞渣一起混合装运至地表处理场地,用1 台挖掘机掺和5%水泥拌和均匀后,另外1 台挖掘机从DK99+345 往DK99+468 由低往高处每层30cm,用22 吨压路机层层碾压至设计标高,再收坡整形,确保一次性施工到位。

4.打设管棚,在隧道拱顶3m 反压边坡处,DK99+370~DK99+420 范围内打设两排10m 的φ89 中管棚,间距1.5m 梅花型布置。跟常规工艺一样,先用潜孔钻打设φ110 孔、清孔,用挖掘机配合人工顶φ89 管、埋设φ42 钢花管及管口封孔,在管棚打设边坡范围内,用机械手喷射10cm 厚C25 混凝土,再进行注浆。

5.止浆帷幕施工,为防止回填土注浆无限制扩散到边坡外而流失,在周边施作止浆帷幕。用潜孔钻机在回填土顶部,打设12m@0.3m 的φ110 的孔,直至原地面以下,先埋设φ110 的PVC 管,防止塌孔,然后埋设φ50 钢花管注浆形成止浆帷幕。

6.回填土注浆,止浆帷幕施工完成后,开始在回填土注浆范围内钻孔,9m@1.5m 的φ110 的孔,打满孔后埋设φ89 钢管,再封孔注浆,直至将回填土板结为整体,反压隧道线路左侧,彻底解决隧道严重偏压问题。

7.地表处理完成后,反压回填范围上边缘铺一层M10 浆砌片石,厚30cm,并采用骨架护坡防护回填土体边坡,在回填土坡脚做排水沟,将地表水排至自然沟渠中。

3.3 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3.3.1 边坡管棚处理技术措施

在隧道拱顶3m 反压边坡处打设管棚,为更好地达到注浆效果,地表不跑浆,注浆之前边坡打设管棚范围内,喷射混凝土覆盖地表原树根空隙,同时封闭地表防止地表水渗入隧道内,确保在雨季开挖洞身安全。采取常规水泥浆注浆工艺,φ89 钢管封孔进行注浆,注浆压力1MPa,浆液是按1:1 水灰比调制而成。

为起到注浆效果,在φ89 钢管内安装φ42 小导管,而且小导管上打1cm 孔,15cm 间距梅花型布置,将浆液更好注入管棚底部,增加地层注浆效果,同时增加管棚悬挑边坡的刚度,降低了洞身开挖期间边坡偏压导致边坡滑坡风险。

3.3.2 止浆帷幕处理技术措施

为达到反压回填土注浆效果,用潜孔钻机在地表回填土顶部,按0.3m 间距钻φ110 孔,按跳孔顺序钻进,直至原地面以下,平均深度12m。将3 根4m 的φ110PVC 热熔焊接成12m,安放在钻好的孔里,一是为了防止塌孔,二是钢管注浆不向外扩散,更好地形成止浆帷幕。在Φ50钢管上按每个断面钻3个12mm孔,间距15cm,然后将φ50 钢花管放置在PVC 管中注浆,注浆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排跳孔钻孔注浆作业,直到完全形成止浆帷幕墙。

3.3.3 反压土回填注浆处理技术措施

待周边止浆帷幕墙形成后,核心反压回填土范围内钻孔注浆,潜孔钻机按1.5m 间距打设φ110 孔,因场地限制,加快施工进度,现场采用边打孔边埋管,每打1 个孔,及时埋设φ89 钢管,防止塌孔。φ89 钢管上同边坡中管棚一样,需要在钢管周边打孔,方便浆液最大限度扩散至周围回填土中,确保与原5%水泥碎石土形成板结体作用。注意埋管需高出顶面15cm,待表面覆盖10cm 厚喷射混凝土后,采取常规注浆工艺,φ89 钢管封孔进行注浆,注浆压力1MPa,浆液是按1:1水灰比调制而成。

4 围岩监控量测

本段浅埋处理段布设25 个断面,在洞身开挖期间,每天2 次对洞内拱顶、拱腰及拱脚位置进行监测,施工后围岩变形监控结果见图2。从图2 可知:地表处理措施成效明显,以DK99+393 断面为例,沉降观测及周边收敛观测,根据上图经过2 个月10 天围岩不间断监测,即3.14-5.24 期间数据显示,洞内沉降在14mm 以内,同时周边收敛观测曲线累计值也小于8mm,数据反馈围岩稳定,无任何异常情况,且喷射混凝土表面无任何裂纹。

图2 施工后围岩变形监控结果

5 进度及经济效益比较

进度效益比较:按照原设计施工,计划施工周期为126d。通过此地表浅埋处理技术,不影响洞内施工,洞内仅采用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打62 环3m 小导管,每环钻孔3h,注浆2h,共计5h,则5*62/24=13d。综上所述,在进度方面,可节约工期113d。

经济效益比较:原设计φ89mmx5mm 钢管45*10*18m=8100m,而地表浅埋处理所用φ89mmx5mm 钢管200*9m=1800m,从而节约了φ89mm 钢管6300m,即重65.24 吨。洞内超前变更设计为φ42mmx3.5mm 小导管,消耗重量为22.85 吨,则节约钢管65.24-22.85=42.39 吨,所需劳务费69.3 万元,材料费23.3 万元,共计节约92.6万元。

6 结语

经过前山一号隧道地表浅埋处理技术的应用,克服了浅埋超浅、偏压的施工难题,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此浅埋段的掘进。因此该地表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安全、可行的,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施工工期,而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为今后类似浅埋严重偏压隧道施工提供了成功施工案例。

猜你喜欢

管棚偏压钢管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技术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结构力学大小偏压在结构计算中的理解及运用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
浅埋偏压隧道荷载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