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育的地貌及等高线模型制作实践活动设计

2023-02-06王景晨俞飞虹郝雨楠

地理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等高线景观活动

王景晨,俞飞虹,郝雨楠

(南京市宁海中学,南京 210024)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地理实践力是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1]。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外界多方因素的干扰,如安全问题等,对实践条件创造、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培育造成巨大阻碍。为减少外界因素影响,探索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难点——地貌及等高线为例,设计地貌及等高线模型制作活动,在提供实践案例的同时,也可为其他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地理模型制作的重要性

1.地理模型制作利于转变学习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近年来,虽然各界一直在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真正能够落实的却少之又少。地理模型制作不仅能改变学生日常学习方式,更能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地理模型制作可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模型制作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这一行为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感官、大脑等都会处于一种最为活跃的状态,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拥有积极探索事物的认知倾向,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3.地理模型制作能使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地理模型制作不仅能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变,还能让学生深入感知地貌形态,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除此以外,它还能够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并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融入其中,使学科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二、地貌及等高线模型制作活动设计与实施

1.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知识准备

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少不了前期的理论学习。在地貌及等高线模型制作活动之前,学生需掌握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地理1第四章“地貌”和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相关内容,需要知道地貌类型分类以及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布位置等基础知识。

2.活动简况

(1)活动对象与分组安排

学校全体高二学生。①分组要求:每班以班级座位安排的大组为单位。②组长选定:组长由学生自荐,每个小组选出1名组长。③组长任务:避免组内出现模型制作重复的情况,假期中监督组员完成模型制作,开学收齐作品并上交。④组员任务:积极配合组长工作,按照要求认真制作模型。

(2)活动时间与地点

第一阶段:模型制作,时间为2022年1月29日至2022年2月5日;第二阶段:评比展示,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18日。

本次活动学生可以在室内完成,如家、校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安全,避免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干扰。

3.活动目的及意义

段玉山曾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师指导地理》一书中提出:“学生学习知识是要能‘行’出来,而不是只做知识的‘储存器’。”[2]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正能帮助学生摆脱“知识储存器”的身份,把所学的知识“行”出来。本次地貌模型及等高线模型制作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了“行”的条件与机会。

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特点各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既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3]。通过对地貌景观图片的欣赏、观察和描述,制作地貌景观模型和等高线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基本地貌形态与特征,提高学生对常见地貌景观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感受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生活性,提高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实施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最终提升自己的地理实践力素养[4]。

4.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围绕模型制作与文字介绍两方面展开。其中,模型制作又分别围绕地貌模型制作与等高线模型制作这两个方面展开。

(1)地貌模型制作具体要求

①真实性:最好能够按照实际景观图制作,如图1所示。②典型性:景观图片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图1为珠穆朗玛峰地貌景观,该地有着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可以从图中明显看出冰斗、角峰等。为确保景观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可以从“中国国家地理网”等相关网站寻找景观图片。③明确性:必须在模型上标明相关地貌名称,如冰斗、角峰等。④多样性:组内所做地貌模型不可重复。每组除了必须做1个等高线模型并绘制其平面示意图外,其余地貌学生可自选,不设限。

图1 珠穆朗玛峰的冰川地貌

(2)等高线模型制作具体要求

①内容:模型中必须包含山峰、鞍部、山脊、山谷、陡坡、缓坡、陡崖和等高线,其余部分可自行发挥。②上色:需严格按照分层设色法执行,详见地图册。③平面绘制:需要绘制出所做模型的平面示意图。

(3)文字介绍具体要求

与模型相关的文字介绍需在Word文档中完成。①题目:制作的地貌类型,如珠穆朗玛峰的冰川侵蚀地貌;②制作人班级+姓名,如高二(3)班王XX;③材料准备:如橡皮泥、黏土等;④模型制作过程介绍;⑤图片来源+原图:如《中国国家地理》+原图;⑥地貌景观/模型介绍:按照总、分格式进行。“总”表示地貌名称,“分”包括图片和模型所展示的具体内容,例如,本次模型所展示的是位于珠穆朗玛峰的冰川侵蚀地貌,具有较好的典型性。模型中具体展现了冰斗、角峰、刃脊……

5.成果展示

本次活动成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与地貌或等高线模型相关的Word版文字介绍,如图2所示;二是地貌或等高线模型展示,如图3所示;三是学生现场对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讲解,教师听后及时进行打分并作出点评,如图4所示。

图2 学生文字版地貌模型制作部分成果展示

图3 学生地貌及等高线模型制作部分成果展示

图4 学生地貌和等高线模型讲解及教师现场点评

6.活动评价标准与奖项设置

(1)活动评价标准

本次活动评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班级评选,由各班全体学生与任课教师根据文字版模型制作介绍和模型制作成果展示情况,投票选出本次比赛的最优作品。其中,排名前两位的作品可以参与年级评比。第二部分为年级评比,评委由学校地理组全体教师及其他学科代表担任,依据“地貌模型和等高线模型制作”实践活动评价量表(表1),对学生作品进行梯度打分,并进行口头评价。

表1 “地貌模型和等高线模型制作”实践活动评价量表

(2)活动奖项设置

①奖项级别:分为“年级奖”和“班级奖”两个等级;②获奖须知:班级排名前5%的作品可参与年级评奖,奖项取最高奖次,不重复获奖;③数额分配:按照最终作品数量确定奖项数额,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15%。

从学生成果展示中可以看出,本次学科实践活动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活动效果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地理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能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活动反思及教学建议

由于本次地貌及等高线模型制作活动是第一次开展,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制作模型时为图方便,随意选择家中材料进行制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制作时只考虑当下的成果,未考虑到模型是否能长久保存;因偷懒导致模型规模过小,不能清晰、完整地展示地貌内容。上述问题反映学生在模型制作时普遍存在懒惰、动手能力较差、内驱力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次活动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作用。鉴于此,为促使日后该类活动能更好地开展与延续,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模型制作应具有专业性

为不限制学生发挥,本次模型制作活动没有在材料上设限,导致部分学生在制作模型时为图方便,随意选用纸板作为模型底板,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出现底板翻翘;制作海岸地貌的学生为使模型更为生动,用蓝色水晶泥作海洋,导致最后评比时出现“海洋面积萎缩”;制作风沙地貌的学生,为体现风成地貌的真实性,将沙子随意铺设在透明箱中,导致模型最终出现散架……

模型制作应注重美观性、科学性和长久性,为避免上述情况再次发生,建议教师在模型制作活动开展前,率先跟学生强调基本材料的选用,如首选不易变形、利于长久保存的材料。只有打好“地基”,才能长远“发展”,最终更好地展示模型内容。

2.模型制作应强调规范性

面对学生在模型制作时没有严格按照分层设色法进行上色、制作的模型尺寸过小等问题,建议教师在学生制作模型前及模型制作过程中,反复提醒,强调模型制作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借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素养发展。

3.巧用模型的非典型性

对于一些学生制作的“非典型性”模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前期材料去深挖原因,究竟是地貌本身特征不明显,还是学生在后期制作时未突出其特征,以便进行针对性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指出问题、批评学生。也可以在下次活动开展前或在教授相关内容时作为典型反面案例进行展示,从而对学生起到提醒与警示的作用。

猜你喜欢

等高线景观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景观别墅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