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以宁镇扬三市为例

2023-01-31方学良沈彦池

南方农机 2023年3期
关键词:调整机制设置学院

王 波,方学良,沈彦池,冯 辰,徐 勇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更好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2]。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应构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保证高职院校能够培养符合未来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3]。

1 宁镇扬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状

1.1 宁镇扬发展概况

2014年8 月《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颁布。宁镇扬同城化主要目标为推进空间资源整合联动,构建“一带三圈四轴”同城化发展格局。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共开设28所本科院校,16所高职院校;镇江(简称镇)共开设2所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扬州(简称扬)共开设1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院校。

1.2 宁镇扬产业结构分析

2020年,江苏省生产总值为102 719.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 53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 22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 955.8亿元。江苏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19年的4.3∶44.4∶51.3调整为2020年的4.4∶43.1∶52.5,形成了“三、二、一”地区产业结构。2016—2019年,扬州市产业结构为“三、一、二”模式,而南京和镇江两市产业结构为“三、二、一”模式;从2020年开始,宁镇扬三市产业结构均为“三、二、一”模式。

2 宁镇扬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情况

截至2021年9月,宁镇扬三市2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宁镇扬三市2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3 宁镇扬区域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的产业属性分析

以专业所属产业性质比例的高低,作为确定高职院校产业属性的依据[4]。如表2所示,南京仅有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一产专业,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二产专业设置数位居南京前三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产专业设置数位居南京前三位。镇江仅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一产专业,一产专业为17个,设置比例达35.42%,该学院二产专业设置数为13个;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三产专业设置数达26个,设置比例达70.27%,位居镇江第一位。扬州仅有扬州职业大学开设一产专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产专业设置数为22个,扬州职业大学三产专业设置数为42个,二产和三产专业设置数分别位居扬州第一位,而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三产专业设置比例达96.97%,占比位居扬州第一位。

表2 2021年宁镇扬高职院校大类专业情况分析表(2)

表2 2021年宁镇扬高职院校大类专业情况分析表(1)

3.1 一产专业适应性分析

2021年,宁镇扬高职院校一产专业设置比为5.84%。一产产值占比3.42%,一产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总体适应性好。宁镇扬仅有3所高职院校开设有一产专业,共计21个,其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一产专业数为17个,扬州职业大学开设一产专业数为3个,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开设一产专业数为1个,其余22所高职院校均未开设一产专业。

3.2 二产专业适应性分析

2021年,宁镇扬高职院校二产专业设置比为27.84%。二产产值占比43.57%。宁镇扬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二产专业数与区域产业存在较大结构矛盾,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宁镇扬三市中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扬州职业大学二产专业设置数位居前三位,而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并未开设二产专业。

3.3 三产专业适应性分析

2021年,宁镇扬25所高职专业招生院校专业设置变动情况如表3所示,宁镇扬25所高职院校三产专业设置数共计587个,占宁镇扬专业设置总数的70.13%,三产专业设置仍然侧重学生青睐的热门专业。

表3 宁镇扬25所高职专业招生院校专业设置变动情况

3.4 宁镇扬区域内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2021年宁镇扬高职院校一产专业设置比例为5.84%,专业点占比2.51%;二产专业设置比例为27.84%,专业点占比27.36%;三产专业设置比例为66.32%,专业点占比70.13%。相对于宁镇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而言,一产专业与产业吻合度较高,二、三产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偏离较大。具体而言,宁镇扬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但高职院校二产专业设置数和开设的专业点数偏少,很难满足区域内装备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三产专业设置数偏多,会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宁镇扬高职院校应提高二产专业设置占比,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 完善宁镇扬高职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对策

4.1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高职教育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既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5]。专业设置与布局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程度的集中体现[6]。深入剖析宁镇扬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专业布局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状况,构建一种基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的院校之间以及政府、社会产业、企业、院校之间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专业设置始终与产业调整同步,专业技术水平与产业技术水平同步,扎实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高职院校要立足于自身实际,依托专业优势、行业背景,合理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以办学特色为主线的专业群,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2 构建和完善专业评估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要充分聚合政行企校等多方主体作用,提升专业评估效率。再次,专业评估内容要紧密围绕专业与产业的协调度、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专业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度来展开。最后,要建立健全专业评估制度,对新开设专业、被预警专业及时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8]。

4.3 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

首先,要构建高职专业预警机制,通过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及时公布红黄牌专业,以便对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有效调控[9]。其次,要构建高职专业退出机制,及时停招、停办夕阳产业专业,引导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设置专业。同时更要主动预测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特色优势,主动超前谋划新兴产业专业,赓续高职专业发展生命力,助推区域产业经济持续发展。

4.4 构建专业分类诊改工作机制

以专业设置评价为切入点,围绕专业与课程建设两个方面对专业开展分类诊改,将专业自我诊断与改进纳入学校“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使专业分类诊改与学校内部质量诊改系统有机衔接[10]。依据专业发展目标和定位,建立专业建设质量诊改运行制度。以三年为专业建设诊改周期,按学期监测预警,持续诊改。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通过相关调研和数据平台,实时采集专业状态数据,运行“8”字质量改进螺旋,各专业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诊改、持续修正,最终形成专业建设诊改优化的动态闭环。

5 结语

高职院校需合理利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院校整体培养体系更加明确,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也应有效结合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发展有效专业,充分体现出院校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整体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院校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减或停招不达标的专业,新增市场主导产业的专业,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机制调整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专业,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双高计划”。

猜你喜欢

调整机制设置学院
欧盟理事会就碳边界调整机制达成协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参透并购交易价格调整机制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海盗学院(12)
国外工资制定机制对我国公务员工资调整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海盗学院(7)
关爱农村准失独家庭的对策研究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