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

2023-01-25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2期
关键词:管理学文科课程

施 然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 商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新文科和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内在呼唤,是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教育强国的迫切要求。本文以“管理学”课程为例,探索如何响应呼唤、满足要求,推进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要求以专业课为载体和基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1],以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是要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真心感受到、切身体会到。

(二)新文科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2021年,教育部根据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形成项目指南。从管理学领域专业的基本情况来看,专业类和专业点数量为文科各门类中最多。管理学领域专业需通过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把握专业建设的时代性,重塑教学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模式,与行业、产业发展对接,从文科内部的交叉融合到与文科外部的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劳动教育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努力推动建立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江苏省高校依据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展多元化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分为不同类型,构建劳动实践教学新体系[2]。

二、“管理学”课程的特点

(一)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3],在学科分类上属一级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管理学旨在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和方法,了解真实的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按照目前“管理学”课程主流的职能篇章划分方式,将课程划分为导论篇、决策与计划篇、组织篇、领导篇、控制篇和创新篇六部分。“管理学”课程的内容体量大,且大部分内容偏理论,需构建“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完整课程内容,融合“知识传授+思维训练”的全面课程教学,突出“科学性+艺术性”的课程特色。

(二)学情特征

“管理学”课程一般在大一学年或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具体管理任务的体验,也缺乏真正管理实践的锻炼,对于管理理论及相关知识点的认识是抽象的。而且学生要从中学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完全将知识学透、理解透具有挑战性[4]。很多学生习惯于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高数和英语的学习上,并不熟悉专业课的学习方式。此外,新生对应该怎样度过大学生活有很多希望与向往,但是又常常感到疑惑和迷茫,面临着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从教师角度来看,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并增强实践应用能力,要用形象生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好课程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开展课程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有理论层面的体系,又要有佐证的案例,且案例既要涉及真实企业管理实践,又要贴近生活、简单易懂。同时教师要参阅国内外教材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管理学常识、知识和见识的教学,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创新创业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课程管理

以笔者负责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为例,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视频展示、管理者素质测试、课程设计等方式进行;课程管理既细化过程管理、日常规范,又重视结果控制、目标达成。在课程教学重点内容讲授时,以课堂讲授、课后个人作业与小组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对于难点部分,则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并在每个篇章之后采用课堂练习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和反馈,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复习重点。课程考核既重视考查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又重视检验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的难度和题量要适当,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扩大覆盖面;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又要使不同程度的考生拉开距离。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

(一)教学理念

“管理学”教学理念的建构需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以课程思政为理念,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管理学”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更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管理智慧,把握新时代管理伦理思想的追求导向,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学习具体的最佳管理实践。任课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设计和实施,系统性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一方面,增强专业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加强爱国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

文科与自然科学均注重知识性和学术性,但文科还必须关切并体现价值性和思想性,新文科的着力点需考虑社会价值观。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新文科建设的指引下,需要培养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科学素养和国家使命感的国家战略规划和管理人才。“管理学”课程要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管理研究能力,发挥管理学对国家战略管理的支撑作用[5]。

为此,“管理学”教学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新:一是构建并逐步完善我国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度剖析我国企业独特的管理现象,探索我国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二是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的融合,如讲授历代政治家与思想家留下的宏观管理思想、文人作品中所蕴含的管理故事及商帮的经营管理实践等。三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出现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虚拟技术和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相融合。四是面对百年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局势紧张,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较多,管理学领域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具有兼容并蓄的格局。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分设导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六大模块,每一模块适量嵌入管理专业相关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等教学内容[6],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例如,讲述决策与计划模块的内容时,可大量引入国家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实例,以及国家改革和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从“十四五”规划编制入手,帮助学生加深对“计划”的理解和体会。在领导模块授课过程中,李嘉诚、马云、任正非等企业家都是管理学教学最典型与最鲜活的案例。在课堂讨论环节,可将女性领导者、新生代员工的激励等列为热点议题,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和时代性。在各个教学模块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置身于新时代的大潮中,将个人梦想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青春梦想。

(三)教学方法

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强化课程目标覆盖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的深度,加强其他门类专业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推进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既要注重课堂教学和网络运用,又要重视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从《管理学》教材六大模块不同教学内容出发,引入、创设相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与深刻地学习、感受、体味、领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知识成果与思维过程、智力训练与非智力的更好结合。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目的是要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服务社会、关注实际问题。一方面,借助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等载体和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基于课程实践基地和平台,通过学习、研讨、体验和践行等环节,培养学生具备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例如,可依托老字号品牌企业的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相结合,既满足老字号品牌传承和创新的需求,又促使学生沉浸到诚信、仁德、以人为本等品牌文化中,引发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怀。

(四)教学策略

1.案例式教学。以“精心选编案例—适时布置案例—学生讨论及写出分析报告—教师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案例教学循环;每一模块设有相关案例,多选用改革开放、工商管理和社会热点等实例。

2.探究式教学。以“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为探究教学循环;每一模块设有合适问题,问题紧密联系管理理论和实践,且难度适度、逻辑合理。

3.混合式教学。以“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反馈”为混合教学循环;每一模块明确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任务,将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被动与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

4.参与式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竞猜、辩论等多种方法,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分享教学,训练学生的悟性和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技巧。

5.艺术性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充满激情、富有情趣、诙谐幽默的课堂讲演传授课程知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6.管理素质测试与管理技能培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化教学,注重优秀学生的拔优与普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五)教学支持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建立优良的服务平台:注重师资队伍的选拔,强化师德师风的建设;坚持引育并举,助推青年教师的成长;创新党支部建设,协同课程组进行学习联动;积极构建并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展、与区域企业合作育人及校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直接承担者[7],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要理解课程建设的时代背景,提高教学的认真程度、对待知识的严谨程度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爱国意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等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拓展、延伸这一阵地。教师要立足于管理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管理学”课程的知识图谱、逻辑体系和内在有机结构,进行辅助读物、影音资料和延展资料开发;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体验感,通过微博号、公众号适时传达新信息,利用学习群的互动讨论,确保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

猜你喜欢

管理学文科课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豆文科作品
浅谈管理学
孙文科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