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2023-01-23王建军

婚育与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金双歧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

王建军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联合运用金双歧与蓝光照射治疗的应用价值,对患儿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9,蓝光照射治疗)与研究组(n=39,金双歧用药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总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相关指标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疗效较高(P<0.05);研究组TBil、IBil、TCB均较低(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短(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采取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改善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金双歧;蓝光照射治疗;胆红素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gold bifidus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WANG Jianjun

Gansu Tianshui City Qingshu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Tianshui, Gansu 741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gold bifidum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and to observe the prognosis of children and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78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1 to August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9,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herapy) and study group (n=39, gold bifidosis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herapy). The total efficacy, changes of bilirubin relat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P<0.05); TSB, IBil and TCB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P<0.05).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gold bifidum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irradi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ilirubin level,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er safety, which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Newborn; Hyperbilirubinemia; Gold dichotom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herapy; Bilirubin

高膽红素血症(NHB)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对于该疾病尚未明确发病机制,多认为与受到原发性疾病与生理性因素等多种因素所致红细胞破裂、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异常升高有关,通常大部分胆红素会经肝脏代谢,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若血清中胆红素异常增高则说明存在肝脏代谢异常、肝脏病变或胆管阻塞等,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巩膜、皮肤黏膜黄染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不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1-2]。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取蓝光照射治疗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由于新生儿皮肤较为脆弱,长时间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容易出现腹泻、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多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配合药物治疗促进胆红素排出并改善患儿预后[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联合应用金双歧与蓝光照射治疗的应用价值,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9,男21例,女18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44±1.24)周,出生体重2.52~4.32kg,平均体重(3.66±0.57)kg;研究组(n=39,男20例,女19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86±1.18)周,出生体重2.53~4.32kg,平均体重(3.62±0.48)kg,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②住院治疗≥5d;(3)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先天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②肝炎综合征、胆管畸形或闭锁;(3)自身原因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温护理、静脉补液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

对照组:该组患儿接受常规蓝光照射治疗,采取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将蓝光波长设置在425~475nm,患儿放入治疗箱中,治疗箱中放一组平行蓝光(LED灯),箱内温度维持在30℃~32℃,湿度维持在50%~60%,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设定在8h,每日进行2次治疗,两次治疗中间需要间隔6h。蓝光治疗过程中为新生儿佩戴黑色的眼罩以保护眼睛,使用黑色棉质尿布保护新生儿会阴部,根据新生儿的情况适当的调节光照的距离使得能够均匀的照射,灯光与新生儿距离保持在20~25cm之间,密切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研究组:该组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双歧用药治疗。口服金双歧,剂量每次0.25g,每天服药2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总疗效,显效:5d内黄染等症状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5d内黄染等症状好转,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无效:临床症状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未好转。(2)对比胆红素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经皮测胆红素(TCB)。(3)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胆红素恢复、黄疸消退、住院时间。(4)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 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总体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见表1。

2.2 对比胆红素相关指标变化。

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IBil、TCB均较低(P<0.05),见表2。

2.3 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前,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6.28±1.05)d,黄疸消退时间(6.57±1.21)d,住院时间(12.25±2.01)d;研究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4.34±0.87)d,黄疸消退时间(4.05±0.76)d,住院时间(7.35±1.37)d,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较短,t=9.345、10.744、12.580,P<0.05。

2.4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4例皮疹(10.26%),2例腹泻(5.12%),1例发热(2.56%),发生率17.94%;

研究组:1例皮疹(2.56%),未发生腹泻和发热,发生率2.5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2χ=5.014,P<0.05。

3 讨论

新生儿机体各器官与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肝脏功能摄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较弱,肠道还未建立起正常的菌群,加上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相对较高,一旦胆红素在肠肝循环中增加就会引发胆红素代谢异常,足月出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225.6μmol/L可判定为NHB,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水平>256μmol/L可判定为NHB[4]。该疾病在新生儿疾病中发生率较高,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干预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智力、听力等方面的发育,甚至造成神经系统发生永久性损害,病死率较高[5]。临床治疗NHB多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该方式的治疗机制是利用波长为425~475nm的光线经患儿皮肤与皮下浅层组织的未结合胆红并与之发生异构反应,促使其形成易溶体通过正常的胆汁排泄与尿液排出体外,通过蓝光照射治疗能够降低患儿机体血清胆红素的浓度,使血清胆红素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需将患儿放入蓝光箱中治疗,为了减少对患儿的损伤会使用尿布遮盖生殖器,使用不透光的布遮盖双眼,若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体液不显性失水增加、皮炎等不良反应[6]。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双歧药物治疗能够保护新生儿免受过敏、肠道感染等侵袭,同时可促进其免疫系统的发育,提高免疫功能。金双歧主要成分是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进入机体后能够产生乳酸和乙酸,降低肠pH值进而减少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能够阻止结合胆红素向非结合胆红素转化,同时金双歧调整肠道正常菌群,在细菌的作用下,胆红素分解为尿胆素原,显著减少了肠肝循环进而加快黄疸等症状的消退[7]。其次,金双歧能维持正常的肠道蠕动,促进胎粪的排泄,因为胎粪中胆红素的含量较多,如果排除的快了,胆红素的重吸收就减少了。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研究组总疗效较高,胆红素中TBil、IBil、TCB均较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单纯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在于金双歧中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既能够降解黏蛋白,降解的產物还能够促进肠道黏蛋白分泌,能够发挥肠黏液层屏障功能,对维持肠道免疫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补充正常菌群,还能够调节肠道内细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腹泻的发生[8]。

综上所述,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期间联合服用金双歧可进一步提升总体疗效,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症状尽早恢复,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大明,马家明,刘永红,等.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8):92-93,102.

[2] 钟迪,龙芳,邹静静,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5):63-65,69.

[3] 刘俊杰,张彤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6):109-111.

[4] 黄新勇,洪岚,樊勇.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J].上海医药,2021, 42(17):40-42,55.

[5] 吴若雅,林振浪.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26(2):235-236.

[6] 王文刚.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评价[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3):192-194.

[7] 昝倩倩.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4):515-516.

[8] 许春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21,18(3):105-106.

猜你喜欢

金双歧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金双歧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
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换血治疗对5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疗效分析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微生态制剂和奥沙拉嗪联合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调查
血清中NSE及S100B蛋白检测对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