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绊脚石”的“变形之旅”
——高中生学习动机激发心理辅导课

2023-01-21陆雨欣江苏省常熟中学常熟2155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6期
关键词:绊脚石学习动机变形

陆雨欣(江苏省常熟中学,常熟 215500)

【活动理念】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个人目标和未来方向,并为此不懈努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中存在三种典型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验证自己的实力,越努力越有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畏首畏尾,学习动机不足,继而陷入越来越不想学的状态,产生厌倦、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基于此,本节课以学习动机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觉察自身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挖掘自身潜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上变得更加张弛有度。

在课程设计上,导入活动以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原因,导出话题,为下一环节作铺垫。体验活动以“名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学习动机不足的类型、影响等。主题活动即探究活动,首先,将导致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分为四大类型;接着,以“方法占座”和“组间合作”的形式邀请其他小组献策,找到应对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各自的“绊脚石”变形。拓展环节采用“变形感悟”的形式,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课堂收获,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外。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主动梳理自己学习动机不足的“关键词”,并把“关键词”进行分类整理,了解导致自己学习动机不足的“绊脚石”的类型。

2.学生能够掌握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对自己当下的学习状态作出一些改变。

3.尝试把学习中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开启“变形之旅”。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原因,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或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难点:主动尝试把学习中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开启“变形之旅”。

【活动准备】

便笺纸,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活动方法】

调查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调查活动:请回答“关键词”

师:同学们,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请大家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用“关键词”的形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

学生填写调查问卷。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的关键词有哪些。

学生分享,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关键词”并简单归类。

兴趣类:挫败感,单调,无趣,难题,厌倦。

目标类:目标,迷茫。

诱惑类:游戏,手机,电子产品。

技巧类:学习方法,注意力,拖延。

师:这四类“关键词”实际上是引发我们学习动机不足的常见原因。本节课上,我们将开启一场“变形之旅”,探索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找回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学习又是为了什么?

教师出示PPT,介绍学习动机的定义及奥苏贝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略)。

设计意图:采用社会测量的方法,现场调查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关键词”,归纳整理出四类主要原因,顺利导出主题,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二、体验活动:觉察学习动机不足的“绊脚石”

师:在调查活动中,我们找到了导致学习动机不足的四类原因,每一类原因都像一块“绊脚石”一样,阻挡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不只有一块“绊脚石”。我们给四块“绊脚石”分别命名为“兴趣减弱石”、“目标模糊石”、“效率低下石”和“网络诱惑石”,接下来,请大家为“绊脚石”寻找一条“变形之路”,开启一场“变形之旅”。想一想对你学习动机影响最大的绊脚石是什么?请把它们写下来,完成“绊脚石”的名片设计。

“绊脚石”名片设计要点:

(1)它的名字(兴趣、目标、网络、效率);

(2)被它“绊倒”后的表现(情绪、行为);

(3)我想对它说的话。

学生分享:

生1:我的“绊脚石”是“网络诱惑石”;被它“绊倒”后,我感到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一旦减少上网时间我就会焦躁不安;回到家我总是先玩手机再做作业,一玩就停不下来,导致作业拖拉,第二天上课精神状态不佳,还常常因为这件事情和父母产生冲突。我想对它说:我真的好想摆脱你,重新找回之前的学习状态,可是我现在做不到。

生2:我的“绊脚石”是“效率低下石”,被它“绊倒”后,我感到很焦虑、担心、紧张,学习效率低下,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作业时也不能安心,一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很难受,会做的题目也经常因为计算失误、看错条件而没有做对,我很难过,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想对它说:我好想上课集中注意力、提高作业正确率,我该怎么和你相处呢?

生3:我的“绊脚石”是“目标模糊石”,被它“绊倒”后,我感到迷茫,对未来没有信心了,我不知道将来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学习没什么动力,不知道现在学习是为了什么。我想对它说:我很想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制定它。

师小结:通过设计“绊脚石”名片,我们觉察到了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并有了想要战胜它们的意愿,但是还没找到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借助团体的力量,正式开启今天的“变形之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名片”的形式,了解导致自己学习动机变弱的“绊脚石”的类型,体验它们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进而产生改变的意愿。

三、探究活动:“绊脚石”变形计

师:上一个环节中,我们收集了一些使我们学习动机不足的“绊脚石”,有“目标模糊石”“情绪低落石”“网络诱惑石”“效率低下石”等,接下来我们进行“方法占座”:你想要去帮助哪个“绊脚石”开启它的“变形之旅”,就坐到相应的位置上。想要帮助 “兴趣减弱石”的同学请坐到第一组;想要帮助“目标模糊石”的同学请坐到第二组;想要帮助“网络诱惑石”的同学请坐到第三组;想要帮助“效率低下石”的同学请坐到第四组。

学生作出选择,移动位置,形成小组。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我们该如何把这些“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稍后在全班进行“游学分享”。

(一)“兴趣减弱石”变形计

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兴趣减弱石”变成“兴趣增强石”?请第一小组分享。

1.回忆成功经验,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擅长的领域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

2.尝试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保持好奇心。

3.不断自我探索,发现自己的未知区域,挖掘自身潜能。

4.坚持做下去,你发现自己的状态会越来越好。

师小结:第一小组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方法:增强自信心,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坚持做下去。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模糊石”变形计

师:目标能够让我们“校准”前进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目标模糊石”变成“目标清晰石”?请第二小组分享。

1.先明晰自己的大目标,再把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

2.拓展自己的兴趣领域,有时候没有目标或是目标模糊,可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

3.了解外部信息,如大学和专业,有时候不是没有目标,而是不了解外部的信息。

4.设定时间期限,让目标完成有截止的时间。

师小结:第二组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方法:目标分解,拓宽兴趣领域,了解大学和专业,设置时间期限。其实,同学们可借助一些工具来帮自己明确目标、分解目标,如目标管理的“SMART 原则”,它能帮助我们设定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与其他目标相关联的、有一个截止日期的目标。

(三)“网络诱惑石”变形计

师:网络世界很精彩,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网络诱惑石”变成“巧用网络石”?请第三小组分享。

1.学习的时候,把无关的电子产品放得远一些,在自己的视线以外。

2.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严格执行。

3.可以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如父母。

4.可以通过卸载一些APP 让自己更专注,心无旁骛。

师小结:第三组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方法:减少刺激,约定好使用时间,寻求外部监督,卸载一些APP。此外,我们还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通过发展一些新的兴趣爱好来使自己远离网络。例如,坚持运动、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整理房间等。我们还可以多出去走走,多接触一下大自然。

(四)“效率低下石”变形计

师:高效学习会让我们轻松不少,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效率低下石”变成“效率高效石”?请第四小组分享。

1.寻求他人(家人、好友、老师)的监督,也可以与同桌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找对学习方法,可以向科任老师、成绩好的同学请教。

3.合理安排时间,每一阶段做什么要有一个规划。

4.及时查看任务完成情况,监督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师小结:第四组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方法:寻求他人监督,找对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自我监督。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学效率,我们首先要了解使我们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大体分为五大类:(1)拖延,事情很多,拖着不想做;(2)学习能力问题,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3)目标不清晰,不知道前进的方向;(4)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总是被打扰;(5)注意力分散。从原因下手,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方法占座”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全班范围内组成合作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四、拓展活动:“变形”感悟

师:请同学们谈谈各自的“变形”感悟,并写在课前发的便笺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的“变形之旅”上。

学生的感悟举例: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自己,我能行。

坚持下去,为了梦想去努力。加油,少年!

设立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

多尝试,不断探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发掘自己的潜能。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变形”感悟,将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

五、总结与升华

师: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然后探究如何使“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希望在今天的课程之后,大家能够将课堂上所学方法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提升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将课堂上所学的方法、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活动反思】

思路清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调查导出主题,引导学生评估自己当下的学习状态,觉察影响自己学习动机的“绊脚石”,然后探索将“绊脚石”变为“垫脚石”的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启发式提问、现场调查、小组讨论等,从多个层面让学生感知、体验和思考,加深学生对学习动机的认识。

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每一个“绊脚石”再深度分析,寻找原因和对策,分主题设计教案。

猜你喜欢

绊脚石学习动机变形
那块绊脚石
电流传播的“绊脚石”——电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变形记
谈诗的变形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漫画
“我”的变形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