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学思想的VR传播

2023-01-21

孙子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兵学孙子语境

王 楠

《孙子兵法》虽为兵学经典,却特别重视从政治和道德角度来约束战争,形成了崇和止战、奉行防御和注重人道的兵学文化传统,展现了鲜明的中国军事思想特色。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今,世界命运相连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突出,孙子这些思想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兵家将帅应共同遵循的。因此,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营造沉浸体验的独特优势,可以把孙子兵学思想及相关事例,以VR镜头营造出极致感受的艺术环境,受众戴上VR头显观影,足不出户便可“走”遍天下。这就为孙子兵学跨文化交流插上了腾飞翅膀,使世界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智慧与和平文明底蕴,这对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更加广泛深入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VR语境营造沉浸感的基本特质

“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支持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陆续出台一系列与VR相关的政策、措施。因此,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2〕VR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及传感技术,生成多维的虚拟空间环境,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创造出人机交互方式,不分国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理解上的差异,可以使更多受众在深度沉浸的VR场景中领会孙子兵学思想。

(一)VR语境产生的深度沉浸体验

VR作品的沉浸感(Immersion),近似于临场感(Presence),指受众置身于虚拟环境中的拟真程度,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传统的传播方式,如文字、图像、戏剧,或传统电影,受众仅处于欣赏角度,而在VR语境中可以还原事件场景,使之更为逼真,受众可充当双重角色,既是欣赏者又是参与者。VR艺术空间能够通过全新的叙事手段把受众带到“去不到的地方”,浸润于神景奇境,获得实感体验。以互联网VR影视为主的传播平台,为受众提供更加引人入胜的交互式沉浸体验,不但能够加深印象,而且更加增强传播内容的信度,有助于对孙子兵学思想的深刻领悟。

一般说来,VR创造沉浸感可归纳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初步专注于剧情。这是受众对作品的第一感觉,首先获得感性认识。第二层次是主客体的交互。“交互性”是指使用者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3〕促进受众的全身心投入。在VR作品中,受众将变被动为主动,由旁观者变成当局者,参与剧情,扮演角色,不但可与剧中的角色互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故事走向。第三层次是主体的感悟。这是受众较高层次的感受。观看一部VR作品,不仅是娱乐,而应有所受益。

就受众而言,VR作品创造的沉浸感对于表现孙子兵学思想这样文化题材尤其适宜,受众观看会产生浓厚兴趣。首先具有适度沉浸感的VR作品,通过真实的故事场景加深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对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使其获得心理愉悦,如此更有利于对孙子兵学思想的传播,获得广泛社会效益。

(二)VR语境使孙子兵学思想由推介转化为融合

将孙子兵学思想付诸国内普及或国际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思想信息传受活动。VR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介质,传播文化更形象、更直观、更深刻,也易于为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所接受,具有普适性,适于跨域界、跨文化传播。

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当今时代,跨文化传播是一种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VR传播手段就在于以顺其道而融合之,赢得西方,尤其强势文化国度解码的认同。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输双方对彼此的信息及其输出方式既感到陌生与新奇,又由于对这些内容的需求而产生冲动与认同。受众的这种心理特征正为以VR传播孙子兵学思想指明可行路径。创作中把孙子兵学思想进行形象转换,如“上兵伐谋”中的诸多兵法战例等皆可转化成用兵故事,再付诸VR影视叙事,必将产生有趣的接受之效。

VR技术能够营造沉浸交互空间环境的特点,可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利于异国异域受众的认同。比如当前的VR+线上虚拟展厅“VR党建体验馆”。再如VR电影《走入鹊华秋色》,以元代画家赵孟頫画作《鹊华秋色图》为灵感来源和场景原型,通过VR手段再创作,营造了一个温暖平和、柔美悠远的意境世界,让受众可以如临其境地泛舟于画中。因此,以VR叙事传递孙子兵学思想则大有可为,对于纪录片这种影像形态,VR技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使孙子兵学思想以崭新的风貌进入异国受众的视野。

(三)VR语境增进外国对孙子兵学思想的领悟

孙子兵学思想所承载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心态,才能使之发扬光大。当今在全球化视野下,拓展孙子兵学思想传播的维度,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必定有利于世界深化对中国的了解,更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的深入传播。

当前,我们已用VR做了向世界传递中国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之美的成功尝试。2017年7月,大疆传媒携手优酷、奥创天地,完成了中国首部航拍VR纪录片《最美中国》第二季的摄制。该片用鸟瞰视角展示气势恢宏的中国,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映射出山川壮美、团结和睦的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凝聚起来中国大家庭的繁荣昌盛。VR语境下这种跨文化传播所展现的天下一家太平景象,为创造世界和平之典范。

这种VR镜头语言,当然可用以对孙子兵学思想的传播。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前秦发生的统一战争。战前,前秦苻坚征得80余万士兵,号称百万,企图一举消灭东晋。苻坚认为自己拥有百万大军,足可投鞭断流,盛气凌人,忘乎所以;而东晋相对势弱,则以谋略攻心,瓦解前秦百万之众,赢得胜利。这是孙子兵学的“伐谋”思想在东晋的灵活运用,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就很适合编成系列故事,以VR影视呈现,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兵学文化。

二、VR语境孙子兵学思想内核凝练

孙子兵学思想是抽象的,这就给普及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带来一定难度。而VR语境是以形象为主要内容呈现的,这就需要将抽象的兵学理论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之形象化、视觉化,为此要梳理有关孙子兵学思想的故事编成VR影片。

(一)在优秀兵学思想中采编题材

要吸引众多海外观众,广布孙子兵学思想,更需要异彩纷呈的内容。目前,必须选择适合用VR技术表现的优秀题材,以提振受众感官刺激,激发其强烈情绪,留下铭刻印象。这种可能性就像五洲传播中心,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为宗旨,率先将VR技术应用于国际文化传播。

目前已有若干VR企业主要专注于中国题材的VR内容创作和国际传播,并提供产业培训与孵化,加强“VR+新闻出版”“VR+视频”“VR+博物馆”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其中,历史掌故等题材尤为适合通过VR设备放大受众的感官体验。借此,以孙子“吴宫教战”为题,描写“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展现孙子治军才能与治军理念。此中故事层出叠见,还可以把孙子的身世、兵学之家的背景、青少年时代等编成故事,以VR镜头逼真地还原孙子谋略传奇与治军天才,传播于世。

(二)围绕优良题材创构情节

选取彰显孙子兵学思想故事的题材。以VR影视为表现形式,对孙子兵学思想进行梳理和开发利用,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实现文化创造与孙子兵学思想传播的有机统一。

首先,以孙子慎战思想为题材。孙子主张君主与将帅都要沉着静幽,切不可失去理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刘备惨败。《三国志》载“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刘备自己逃回白帝城,蜀国元气竭尽丧失。夷陵之战刘备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复仇心切,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时就发兵东吴。这是典型的怒而兴师带来的后果,可以编成VR故事展现孙子兵学思想。

其次,构筑适于VR叙事的情节。2016年中国文联网络春晚作品《君生我未生》就是京剧VR全景视频拍摄的尝试,无论是内容、表演还是发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4〕同时设置悬念也是烘托叙事、凝聚观众注意力的有效技巧之一。VR影片中的悬念,就是用跌宕起伏的故事、富有悬疑的情节吸引观众注意力。与孙子兵学思想有关的,通过“伐交”手段屈人之兵,解决国家危难,历史上屡见不鲜。《左传》记载的“烛之武退秦师”、《墨子·公输》中“墨子与公输盘推演攻宋”,都是不战而屈的最好例证。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以实际行动,必胜的运筹,利害兼陈,义正词严,慑止恶战发生。这些真实故事是编成VR视频故事的良好题材,再通过悬念的设置,更加吸引受众,有利于传播孙子兵学智慧与中国的和平理念。

(三)以共鸣赢得传播普适性

共鸣是受众沉浸的前提。VR艺术作品兼具大众娱乐用途,受众必须可懂,否则无沉浸可言。因此,情节要相对完整,不能跳跃太大;语言要大众化,深入浅出,明了易懂。

本质上,VR叙事就是与观众交流,只有创造让人喜爱的作品,才能打开人们心扉,产生共鸣,汇聚受众的意识,从而同世界命运与共。前期数字王国科技文化公司设计制作了中国古典书籍《山海经》里的神兽,并开发了一系列益智的VR产品,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其中。〔5〕孙子的义战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是值得付诸VR塑造传扬的。比如,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是孙子义战思想的佐证,对中国历史发展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可以VR影视传递,必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时,故事要高度凝练概括。实践表明VR内容在不断地向精准化和多元化发展,业界应抓住机遇。目前步入VR领域的大型文化传媒公司与日俱增,其中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奥飞娱乐频频入股相关公司,国传云媒、天闻传媒更是与目睹科技共建战略合作。基于此,业界可布局VR文化空间,推进孙子兵学思想的有效传播。

三、VR语境孙子兵学思想艺术创造

VR语境中在故事角色、叙事结构、接受方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VR语境的艺术加工上,导演应善于将孙子兵学思想与VR镜头语言有机融合,把握叙事逻辑,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

(一)交相辉映的光调配色预设

就感官逻辑而言,光色是VR语境的第一要素,其中的灯光远比在传统影视中更加重要。编剧要运用VR镜头语言为画面构图、光与色彩提供更多可选性,通过灯光的变化和背景环境的设置,映射出高清晰度、高真实度的全景画面,吸引观众沉浸,以此深化对孙子兵学思想的深入理解。

在VR作品中,色彩的设定不但可用来控制焦点,而且光与色彩的有机调和既可构筑影片基调,又可在对比变化中形成构图、传递意境。前期做得较好的如,2017年6月底,在芬兰赫尔辛基成功举办的“感知中国芬兰行——触摸中国VR互动体验展”,用聚光灯来引导视线。走进来自古老神秘东方的纯白色“穹顶”,观众不出国门便可“行走”西藏布达拉宫、更有幸进入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城,更好地将中国和平之旅引向世界。这是以VR将色彩造型和表意发挥到恰到好处。

受此启示,以VR表现极富灵活性的孙子兵学思想。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利用庞涓心理弱点,逐日减灶,制造假象,诱敌深入。这是斗智的战例,可用以上手法将这段精彩动人的故事创作成VR影视。VR描绘中,充分调配光与色的交相辉映之效。傍晚,庞涓进入孙膑的伏击圈,要将黄昏残阳、辉映彩霞浓墨重彩地表现,以衬托庞涓最后在万箭齐射下拔剑自刎的悲壮形象,将马陵之战推向高潮。

(二)先声引人的声响效果预置

声音是维系VR沉浸感的次元素。VR语境具有更震撼的立体音效,编剧设计借助声音力量,吸引观众的听觉注意力,除传统的人声、音乐、背景音外,环境音响在VR影视中也更为重要,VR技术为孙子兵学思想的传播打开了一扇大门。

通常情况下,可以声音引导画面、带动剧情。VR语境空间的无框特点,使观众在自由视角下可能会忽略关键点而误解剧情,以声音引导观众注意力为有效技巧之一。故事在展现人物即将出场时,先让观众听到出场人的声音,然后引起观众循声注视,成功地展现360°全景画面的中心内容,观众本能地抓住影片中的关键情节。以吴国“三师以肄”疲楚之计为例,可选几个精彩片段进行VR虚拟漫游节目制作。先以缓缓古筝为主旋律,起奏文韬武略之声,先声夺人,拉开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庙堂筹策序幕。音乐由缓变急,将阖庐“谋欲入郢”的急迫心理与孙武、伍子胥冷静沉着待敌,形成鲜明对比。进而VR呈现吴军三师,轮番袭扰楚军,楚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这要在一个或者多个视点上进行360°全景式拍摄,全面反映当时情节,实现情景的逼真再现。同时要吸引观众第一视角。就主体而言,在VR语境中要使观众“入戏”,且尽可能地成其为主角,观众的视角趋同于第一视角,更具有沉浸感。就客体而言,受众对剧情的感知必定有真实感,这种虚实难辨的叙事技巧便是VR语境追求受众沉浸的高深境界。此手法更有利于孙子兵学的世界传播。

另外,可以声音渲染气氛、充实内容,以营造逼真的环境。如《孙子兵法》有隐真示假,出敌不意之法。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受命镇守雁门关,防范匈奴。李牧修筑防御工事,坚守不出,相持数年,赵军向匈奴挑战,交战未过几合,赵军诈败。单于信以为真,率军尾追。李牧巧设奇阵,歼匈奴骑兵10余万,单于大败。这可先在VR中奏出狂风卷起飞沙发出的声音,再伴着战马嘶鸣之声,以渲染出平沙茫茫,寒气逼人的北方浩瀚边塞之景,定能收到良好艺术效果。

(三)多样化的叙事视角预定

VR作品拍摄,要灵活调度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和表达画面内部人物等影像之间的关系、画面由于影像运动而形成的变动关系、画面摄影机运动的自身变动而形成的构图关系等,要以形式的自然转换,凝结时间,变换场景,以保持观影体验的连续性。

选取多样化叙事视角。在VR语境中以360°全景观影时,受人眼视度特征的限制,观众就要以眼睛为轴心,随着头部的转动而变换视角,这就给VR叙事带来一定难度。叙事结构上时空连续的逻辑性以及故事视角多维的必然性,决定叙事视角必须采用独特方式,从多重视角使故事情节交替呈现,拓宽观众的视角。柏举之战是孙武在战争史上留下的带兵作战经典之作。其中穿插多种战法,如进攻路线的以迂为直,策略上的怒而挠之。此战,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20万,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如在付诸VR镜头创作时,应注意多角度的叙事视角,更是惟妙惟肖,为受众营造出全方位、立体的战场空间,以更加逼真地展现孙子兵学思想的灵活性。

又如,三国时期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演绎的是孙子兵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隐真示假之法。从吴蜀吕关双方持久对峙,到关羽丢失荆州,可以分成片段,从多角度以VR镜头分别展演,首先呈现两军对垒僵持,悄无声息紧张氛围,拉开战争序幕,吸引观众。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4版。

〔2〕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

〔3〕于秀娟:《VR(虚拟现实)电影生产瓶颈及管理政策研究》,载《当代电影》2016年第8期,第6页。

〔4〕严恪:《传统文化与VR技术如何无缝对接》,载《中国文化报》2016年9月17日第4版。

〔5〕新华网. VR投资风向标:30家投资机构组团调研数字王国科技文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6-01/15/c_135013411.htm,2016-01-19/ 2022-5-16。

猜你喜欢

兵学孙子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孙子壵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跟踪导练(三)2
研究孙子兵学文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