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实效
——以德州市齐河县为例

2023-01-21中共齐河县委党校刘晓彤

办公室业务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两新开发区产业链

文/中共齐河县委党校 刘晓彤

“两新”组织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组织,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包括私营个体、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组织。从2001年开始就有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研究,现阶段“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背景及开展情况较之前相比发生了向好性变化,由原来的党建工作需要得到“两新”组织的认可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性开展转变。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阐述齐河县“两新”组织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并通过调研齐河县“两新”组织党建活动,总结归纳其中的创新做法和成熟经验,最终试图阐释“两新”组织中党建工作的功能,例如: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健康、稳健、长效发展。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

目前,齐河县“两新”组织的聚集地在齐河经济开发区,是全县“两新”党组织增加最多的园区,也是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园区。因此,研究齐河经济开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一)齐河经济开发区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背景。齐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7月,2002年3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3家。2007年2月实现“政区合一”,2011年5月设立晏北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实行“管委会+公司”、代管街道管理模式。2021年,引进京东智能产业园、瑞鑫新能源动力电池、中国传化智联及泓德智慧物流共享产业园、盈创3D打印建筑等过亿元项目14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4个,过50亿元项目1个,合同投资总额112.4亿元。截至到2022年7月,齐河经济开发区共有“两新”党组织42个,党员906名,1个省级党建示范单位,3个市级党建示范单位。2020~2021年上半年新增“两新”党组织7个,新吸纳入党申请人264人,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8名,新发展党员37名。2022年,开发区工委先后组织企业党建座谈、观摩学习等交流活动6次,并新成立开发区联合党支部,19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涉及12个企业)。2022年8月开发区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工作室,通过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基础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生产力。

(二)园区党建,“书记工程”。党工委书记亲自参与研究部署“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班子成员带头联系重点企业,全体机关党员包保“两新”组织,制定党建指导员指示牌,在“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室悬挂公示党建指导员、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等内容,就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指导。此项举措解决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缺少行政权力依托的核心问题。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紧扣“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并推动了党建工作同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的有机集成。

(三)项目落地,党建跟进。开发区对新入驻的企业实行项目服务和党建指导同步推进,形成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局面,积极跟走,排查摸底,坚持企业入驻园区后,第一时间做到“五清”:即经济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出资人(负责人)情况清、建立党支部情况清,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各类信息及时查询,为扩大党建、产业链覆盖面打好基础,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指导建立党组织。其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单独成立党组织;达不到3名的,纳入2021年5月成立的齐河经济开发区综合(联合)党支部,通过实行“火种计划”(建立联合支部),进而发展党员,推动建立相应党组织,最终达到单独党组织、联合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全覆盖、服务产业园区的目的。

(四)搭建平台,规范提升。针对50人以上企业没有党组织、企业入党申请人找不到党组织的问题,开发区工委成立开发区综合(联合)党支部,拓展了园区党组织覆盖面。在组织实施方面,开发区建立了完善的园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情况,研究工作,开展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严格规范和落实党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事业”的一贯做法,在制订、完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中,进一步加大对党建工作质量和各项任务完成状况的量化管理和考核,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对党员活动室、党建资料进行统一规范,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同时,随时接洽工信、发改、人社等部门资源信息,详细了解企业党组织设置情况和党员队伍情况,使园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有序扩大,2021年新成立8个独立党支部(阿尔卡迪亚酒店、奥邦机械、盛奥数控、奇鲁新能源、建设投资公司、综合党支部、金马首、中品),新建27个功能型党支部。目前,全区独立党支部44个(党员430人)。党委2个(永锋15个支部,党员496名;江河5个支部,党员89名),永锋挂牌成立市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功能型党支部27个(党员111名)。

(五)党建引领,整链建强。齐河经济开发区现已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联盟”和“快递物流行业产业链党委”。

1.开发区产业链上建党委的背景。(1)成立“快递物流行业产业链党委”背景。开发区属于物流企业众多的园区,目前形成了以盖世物流、普洛斯、安博、京东齐河亚洲一号等为代表的公路港,以济铁物流为代表的铁路港,以宏运通国际物流为代表的国际陆港“三位一体”大物流格局,现代物流产业企业达到19家。其中,京东齐河亚洲一号是京东集团在全国布局的第14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山东济铁省会中心物流城是铁路总公司布局规划的全国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节点园区;宏运通国际物流已与黄岛港、青岛港、日照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通有非洲国际贸易专线;普洛斯(齐河)仓储物流年吞吐货物量已达300万吨;山东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年物流吞吐量约2500万吨。2022年以来,开发区依托物流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引进网络货运新兴产业,先后引进物泊科技、新赤湾、满意物流等数字经济企业7家,目前纳税总额已达1.92亿元,引进千立方-云谷国际冷链产业园、传泓智慧物流共享产业园2家生态型物流企业,进一步壮大提升了齐河县物流产业。作为物流企业众多的园区,全面加强党对物流业的领导显得迫切且必要,开发区基于现实需要探索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径,打破了快递物流业“一企业一支部、零散管理”的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成立了快递物流行业产业链党委。(2)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联盟”背景。开发区拥有以奇瑞、御捷马、奇鲁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企业及以凌工科技、兴奥塑料、悦荷新能源为代表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近30家,相关从业人员4500余人,目前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为适应新形势下非公党建的新任务新要求,开发区秉承“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的政治站位,做足产业链条上“党建引领、党组织建设”文章,注入产业链条上的“红色引擎”,构建“党建引领、行业归口、产业链接、融合发展”行业(产业链)党建工作新体系,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党的建设与产业链建设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2.开发区产业链上建党委的主要做法。(1)成立“快递物流行业产业链党委”的主要做法。①完善“1+1+N+X”的组织架构。以组织链串起产业链,按照“典型带动、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开发区物流产业布局特点,以物流产业聚集区为重点,打造一条布局合理、基础完备、党建特色鲜明的“快递物流行业产业链”。由开发区党工委引领,龙头企业示范点党组织带动,组建产业链党委,搭建“1+1+N+X”的开放式组织体系,第一个“1”为开发区党工委,第二个“1”为产业链党委,“N”为已建立党组织的链上企业,“X”为拟培育建立党组织的链上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联盟等。通过在产业链党委实行“火种计划”,开展党组织孵化专项行动,确保把党组织建在链上、把各类人才聚在链上、把作用发挥在链上。②配强产业链党委工作力量。党工委围绕“政治素质好、党建业务好、服务发展好、组织凝聚好”的总体要求,择优从机关相关业务领导中选拔产业链党委书记,从示范点党组织中选拔副书记,从其他“两新”党组织及其相关企业中选拔委员,配强“关键少数”。推行“企业点单、部门服务”工作机制,选派项目招引、营商服务、规划建设、安全护航、法治保障、党群共建等“红齐帮办团”,强化党建、生产发展指导力度,有效激发产业链党委内生动力。③发挥“1+1+N+X”组织联动作用。强化产业链党委统筹协调功能,聚焦行业发展难题,按照“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休闲有去处”的原则,在企业打造产业链党群活动阵地,确保每季度在阵地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推动产业链党委内外企业同频共振、抱团作战,共同应对危机、协同转型升级,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利用“红齐帮办团”及时收集汇总需求、资源、政策、项目“四张清单”,通过产业链党委,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以党建引领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形成联系紧密、互帮互助的企业发展共同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各企业“服好务、办好事”,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向纵深推进。(2)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联盟”的主要做法。①党建领航,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联盟”。党建联盟的成立,将在整合产业资源、加强行业交流以及汽车产业党建和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区内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配套企业搭建协调、沟通和交流平台,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建联盟将由企业、机关部门等单位组成,活动方式实行轮值制度,每年由一个联盟成员单位轮流负责牵头本年度联盟开展各项党建活动。要求联盟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党建联盟的必要性、迫切性,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创新力、整合力,推动党建联盟运转的常态化、规范化,打造出党建服务民营企业新样本、新标杆。党建联盟的设立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效应能逐步显现,成为开发区的重大项目、重要支柱产业之一。②组织护航,实现“项目落地、党建跟进”。对新入驻产业链的企业实行项目服务和党建指导同步推进,形成“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局面,做好跟走排查摸底,坚持企业入驻园区后,第一时间做到“五清”。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指导建立党组织。③发展助航,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党建资源,推动融合发展,形成紧密联系、互促共进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链融合发展过程中引领、助推、凝聚、服务职能,打造产业链党建和业务一体化融合的创新模式,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引进、质量提升、投资融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延伸工作抓手,组织相关部门牵头整合企业和各类组织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补助,发展联促工作机制,助力企业发展和党建双提升。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

(一)管理与引导。从齐河经济开发区管理、服务主体的角度出发,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时为“两新”组织提供服务,引导“两新”组织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双提升。开发区以活动载体为抓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针对园区企业党建覆盖率低、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缺少活力、发挥作用少等问题,开发区党工委结合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对企业进行宣传引导,明确“抓党建就是抓企业管理、抓企业文化”“抓党建就是抓齐河向心力、组织力”,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提高企业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结合在党内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齐河经济开发区先后开展了“党建引领、助企发展”企业家交流座谈会、“党建引领聚合力、慰问职工暖人心”慰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工作者,“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颂歌献给党”主题诗歌朗诵比赛,“弘扬三种精神、共圆百年梦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书画摄影比赛”等20余场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原本到企业讲政策、做工作,要求企业成立党组织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企业主动联系党工委,咨询、要求成立企业党组织的良好局面。

(二)经济与发展。从企业发展主体出发,党建与企业文化有契合之处。通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组织在园区企业产业链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助推、凝聚作用,有利于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引进、效益提升、投资融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通过开发区工委组织相关部门牵头整合资源,实现共享、优势互补。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能转化为企业的向心力和核心力,党建和企业文化耦合有助于企业经济发展。

(三)先锋模范与自我实现。从党员个体来讲,在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与自我实现是相统一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将独立奋战在一线的个人力量凝聚成企业中的整体力量,在实现“个人争当先锋”中找到同向人,形成内在追求与外面表象的统一。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发展壮大,如何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力量,创新性开展党建工作?齐河县晏城街道对此进行了探索。晏城街道党工委立足“高质量引领、高效率组织、高水平服务”的总思路,结合“两新”组织共性特征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依托党建活动持续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例如:开展以“流动微光 点亮多彩城市”为主题的“一分钟微行动”,包括“先锋有我,一分钟微学习”“志愿有我,一分钟微公益”“文明有我,一分钟微治理”,用小行动汇聚大能量,引导新业态、新就业人群向阳而行、微光成炬,为推动辖区发展增光添彩。

三、实践与实效转化中的困境及突破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需要落脚到发展生产力上,用实效说明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

(一)实践与实效是否能转化的认知模糊。目前部分“两新”组织对党建工作是否能够促进组织稳健、长效发展上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党建工作是一件麻烦事,无法在党组织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渠道等。这种思想误区根本原因是将党建工作功利化。其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围绕着程序化解决问题或者解决非程序化问题而展开,开展的方式多以活动、会议为切入点,部分活动、会议能够体现党建工作的显性功能。例如:疫情期间,某汽车公司的上游生产厂家在辽宁,长途运输成为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一情况,新能源企业产业链联合党委,找到企业的上游产品供应商,成功引进安徽某企业,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物流风险,带动公司产能增长近三倍。党建工作也有隐性功能,这是一个长期且无形的过程,党建工作与家风、社会风气、企业文化等是互相促进且同向而行的。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企业文化的浸润都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员工的自我实现又反作用于家庭、社会、企业。所以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作用出发,实践与实效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二)实践与实效的转化程度不够。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过程中,举办的各类活动、会议部分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既不能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现实问题,也不能充分展现凝聚人心的作用。针对此类现象,需要在保障“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各类机制运行通畅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研“两新”组织的所思、所困、所盼,帮助或者助力“两新”组织排忧解难。

(三)实践与实效的转化速率不高。“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凝聚人才的优势,但是人才成长需要时间,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例,百多安是齐河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2013年6月公司成立党支部,现有党员21名。目前,仅有3名科研人才骨干发展为党员,2名党员成长为科研项目负责人,5名党员担任企业中层管理职务。历时9年,百多安“两新”党建和人才培育共融共建模式为其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实践与实效的转化速率过低问题,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增加发展党员的数量,通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共融共建模式提高实践与实效转化速率。

(四)实践与实效的转化方式单一。开展“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党员考核与举办党建活动两个环节对实现实践与实效的转化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如果党员考核制度与党建活动开展符合实际,则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实现实践与实效的转化;如果党员考核与党建活动开展脱离实际,则会减少甚至抑制转化的进程。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制定党员考核制度,举办合适且具有符合行业以及企业的自身特色的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协作。

四、结语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德州市实施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四个全覆盖”工程,齐河县在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实践方面有比较完善的经验和独到的创新之处。同时,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有效举措进一步提高实践与实效的转化程度、提升实践与实效的转化速率以及丰富实践与实效的转化方式。

猜你喜欢

两新开发区产业链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