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勘单位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2023-01-19翟振飞

甘肃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财务单位管理

张 乐,翟振飞

(湖北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 荆州 434020)

地勘单位改革自从2011 年中央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来,各省因地制宜,改革力度和步伐不尽一致,从地勘单位分类到事业单位转企,改革方案也有较大差异,但是国家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对不是简单的改制问题,改革旨在提高地勘队伍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地勘单位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再者就是确保地勘从业人员能够分享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带来的红利,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从我国20 世纪50 年代建立完整的地勘系统以来,地勘工作始终关系着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目前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大背景下,地勘单位在涉及地方民生的项目实施中扮演先头部队的角色,承担着民生发展奠基人的重要作用。近几年,受国际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或突发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地勘单位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财政预算额度消减,市场项目回笼资金较难,应收账款变大等问题,导致因缺少资金影响设备购买和新技术的引进等问题,造成项目周期变长、工作效率降低和项目质量下降问题。对此,地勘单位需要加强内控管理水平,强化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保证地勘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地勘单位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现存问题

1.1 内控观念滞后

2008 年6 月28 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首次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该规范较完整地提出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知识体系,是企业实施内控管理的准绳,该规范提出内控管理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合法地运行,采取对财务、人、资产、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系列活动,企业内控要求保证企业资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保证对企业员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的监督机制[1]。该规范实施有利于企业提高内部控制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由于国有地勘单位较多实施公益性地勘项目及事业单位差额财政拨款等历史原因,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权相对比较集中,很长时间以来形成决策权相对集中弊端,地勘单位部分管理人员对该规范较陌生,内控意识薄弱,为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很少重视内控岗位的建设,甚至少数管理人员对于内控管理的认知存在误区,将之与会计财务管理混淆,导致内控流程不完整。地勘单位职工也有因缺少内控管理的概念和意识[2],不能按照已经建立的有关内控规章制度要求做事,导致内控管理工作执行力差,给内控管理工作造成不小的阻碍。

1.2 财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地勘单位改革转型后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市场新军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可能会被人为。但地勘单位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财务风险意识薄弱[2],没有予以财务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深刻,无法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和管控,很多是风险转化为问题后才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做到有效防范。

虽然地勘单位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但由于区域差异,改革程度和改革方案差异性较大,目前地勘单位尚未形成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机制[3],缺少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导致风险问题一旦失控就会带来严重损失。

地勘单位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地勘单位财务预警机制停留在过去从会计报表分析获取风险信息的预警模式上,主要监督财务指标,对于非财务指标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地勘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影响具体工作的开展;已建立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单纯模仿和借鉴其他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未考虑地勘单位财务特点或存在制度和实际需求脱节,建立的制度落实难度大,效果不佳等问题。

2 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1 合理调整内部控制政策

加大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构,可以通过在地勘单位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知识,在每年例行专业技术培训中增设合理课时的内控控制课程等措施,保证广大干部职工完整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意义,逐步打下建设适合地勘单位自身特点内控管理制度的群众基础。针对地勘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和地勘单位自身特点,结合规范提出的内控控制一般措施,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1]提出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以下7个方面:

(1)建立合理的地勘单位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的管理岗位,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文确定,做到权责清晰,如地勘项目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必须分工,其要点是地勘项目财务管理实施财务授权与执行必须分工,财务执行与审核必须分工;项目执行与记录必须分工。此外,地勘设备等资产或财物的记录与保管必须分工;设备资产保管与核对必须分工;财务记录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必须分工等。

(2)地勘单位会计系统控制措施,一般是通过会计的核算和监督系统进行控制,内部审计是会计系统控制重要监督手段,在地勘单位内控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审计部门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工作质量要求等,逐渐细化审计标准内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尤其是立足于大数据时代数字科技应用的新环境,应根据数字科技应用带来的新要求和单位业务实际特征,适时对审计标准进行调整和创新,提高审计制度有效性和适应性,并应加强经济业务事前、事中审计。

(3)地勘单位授权批准控制,合理的授权批准控制要求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以内,不需请示便可处理业务,这样可以尽快地进行业务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均有“一把手”决策的传统意识,为了更快摒除这种传统意识,建设适合行业的单位授权批准制度。目前地勘系统引进了具备地勘单位特色的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OA)和财务管理系统金蝶(EAS)进行网上申请、审批等流程,大大方便和简化了之前繁琐的审批手续,客服类因有审批权的出差而不得已搁置的弊端,提高了审批效率。其也需要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修正,继续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解决授权批准控制问题。

(4)地勘单位财产保护控制,要求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单位财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权利控制,采取设备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报废、处置及账务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这项工作也可以纳入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控制。

(5)地勘单位预算控制,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数字化管理系统已经具备初步功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改进可促进地勘单位预算控制力度和质量。

(6)地勘单位运营分析控制,可针对单位部门进行季度运营分析控制,或针对具体项目周期进行阶段运营分析控制,通过成本支出与计划目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寻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让成本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形成利润或既定经营目标。

(7)建立相对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控制机制。通过考核评价的形式规范企业各级管理者及员工的经济目标和经济行为,地勘单位考核兼顾岗位分工、参与或负责项目数量和质量等,对干部考核兼顾政治、思想、业务、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将主观因素降到最低,通过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样,我国地勘单位改革的进程也不尽相同,后改制地勘单位可以吸收先进地区优秀地勘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域和本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内控制度体系。

在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专职内控岗位职责明确且权责具体清晰,受控各部门工作标准要统一,各部门之间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沟通网络[5],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更好地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2.2 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力,必须从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管理人员方面按照岗位和职能分配权限,如单位顶层把握发展大局和分管领导具体审批等职权,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凌驾于管理制度,内控制度详细条款由专业内控岗位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报分管领导批准实施。另一方面,对于内控管理,单位所有员工受到约束机制,这就需要员工掌握制度条款和操作事项,以便实现管理制度运行高效化,让他们能够从以前繁琐的管理体制下解放出来,更多的精力用在实际业务工作。

总之,地勘单位内部控制的构建需要地勘单位员工发挥积极性共同架构,才能有利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

2.3 引进和培养内部控制相关人才

内控管理制度建设,风险方法措施实施都离不开人,在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信息化背景下[2],地勘单位应加强从管理人员到普通职工现代化内控管理体系的培养,更应加强内控管理从事人员尤其是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和业务水平提升。针对地勘单位缺少内部控制专业人员的问题,提出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1)要面向社会招聘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专业人员,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和晋升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

(2)要针对现有的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组织定期学习和培训活动,也要针对普通职工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通识教育;也可以积极探索与高校联合培养或定向培养模式培养有关人才。

(3)职工专业知识再教育时添加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的内容,并有相关激励制度每年评选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业务能手与绩效挂钩,激发职工积极性。

2.4 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针对传统地质从业人员对财务和管理方面概念不清,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地勘单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财务风险意识,采取正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2.4.1 加强队伍财务风险知识和能力储备

(1)地勘单位管理人员尤其是各职能部门主管应具备综合能力,尤其具备财务方面有关知识和理论,在工作中遵守各项财政法规,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

(2)财务人员更应加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学习,注重培养财务风险意识,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防范财务风险,时刻绷紧风险防范之弦,在单位内部加强财务风险宣传,加强对日常经济业务全程分析,事后做好财务总结工作。

(3)技术人员或业务经办人员要按单位规章制度办事,遇到问题多与财务人员沟通,确保单位经济业务规范运行。

2.4.2 规范财务管理活动,落实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内涵外延,形成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要注重掌握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明确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重点进行监管,避免风险转变成问题造成损失;地勘单位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可以采取“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党纪监察与审计监察制度、关键岗位强化管理制度等。

(1)“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在委托业务或采购设备等达到5万以上需要单位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三重一大”会商决策,会议记录备案存档备查。该项制度避免了由主要领导一人决策产生财务风险的问题,也减轻了领导决策的压力。

(2)地勘单位党纪监察与审计监察制度。监督监察重在事中监督,比如在“三重一大”决策会商时,党纪监察和会计审查监督人员必须是参会人员,对整个会商过程进行监督备案,另外对管理部门的决策也进行监督,并记录存档。

事后审计也很重要,专门监督审计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对各只能部门业务和经济账务进行审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被查部门或人员做到及时整改,将风险降到最低或可控范围内。

(3)地勘单位关键岗位强化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会计、安全生产、主管或分管干部管理、地勘项目经理等关键岗位提升人员能力建设,规范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人岗匹配程度,做到权利和责任对等,避免出现在岗不懂行或者在岗不能胜任反而放大风险的情况发生。

2.4.3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根据主要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构建合理、科学、有效的指标,对包括融资、投资和资金运营尤其是贷款负债比例或应收账款占收入比例,营业利润阈值等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出防范管理措施。

加强非财务指标在预警系统中所占比重和作用,地勘项目具备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可以引进全周期管理风险预警,设置项目运营关键节点,建立财务收支和项目运营节点耦合制度,偏差达到一定阈值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纠偏或者采取其他降低风险措施等。

目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已经纳入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金蝶(EAS),其是一个良好的管理框架和手段,但也需要根据地勘单位业务特色对系统进行逐步改善,丰富和创新该系统地勘行业管理特色,达到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地勘单位良性发展的目的。

3 结语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恰逢千载难逢稳定发展时期,世界百年一遇大变局时期,地勘单位从管理人员到普通职工做到全员共建先进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塑造积极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内控体系并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使得地勘单位管理经营工作更加科学高效,从而促进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民生和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财务单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看错单位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