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扎染 时尚符号

2023-01-18宋小芹

中国新时代 2023年1期
关键词:扎染白族大理

|文·宋小芹

时尚不断轮回。

如今,扎染仍然像以前一样流行。

黄绿橙的配色,似丹霞地貌光鲜夺目;墨蓝与白相间,宛如蓝印花布清新典雅……

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一方小小的庭院内,白族老人穿针走线,在布上细细扎花,这是白族古法扎染的重要步骤之一。一方白巾,要经过绘图、制版、印刷、扎花、浸泡、脱浆、沉染、氧化、拆线、漂洗、晾干等一系列工序,最终成为一件精美的扎染手工艺品。

扎染,是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智慧结晶。一块布、一扎皮筋、一盆染料,蓝白相间的图案之中晕染出的是一份韵味,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千百年来,扎染技艺不断衍变,传承着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

千年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等,即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扎染亦称草木染,染料为植物染料,常见的有红花、紫草、蓝靛、板蓝根等。染出来的颜色以红、紫、蓝为主,深浅相叠,变化万千。

在我国,扎染已有数千年历史。

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扎染这种工艺就已经成熟了。

南北朝时期,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汉族妇女的衣着。

唐代,扎染因品种丰富、技艺精湛,广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薛涛在《海棠溪》中一句“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把扎染后的丝绸与海棠相媲美,表达了扎染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水平及审美标准。除了诗歌赞美外,唐三彩、绘画、壁画等艺术形式也记录了扎染在民间的“记忆”,如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生动描绘了唐代妇女们扎染时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到了北宋,扎染发展更为深远,民间盛行扎染服饰。但因其制作复杂、需耗费大量人工,在宋仁宗时期被诏令禁止。但这一时期,远离京城的农村仍流行着扎染技艺,尤其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白族传统蓝底白花的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明清时期,扎染开始复兴,种类丰富,技法多样,染色植物的扩展使色彩变得更加丰富。这一时期,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代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至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近代,扎染更是有了1000 多张的纹样。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扎染产品风靡一时,其主要产地包括云南的昆明、大理,四川的自贡、南充,江苏的南通以及湖南的湘西。在云南大理,随着染织业的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1984 年,周城兴建了扎染厂,带动近5000 名妇女参加扎花,80%以上销往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

进入21 世纪,扎染这门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 年以及2008 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申请的南通扎染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开发出了丰富的文创产品。在这些文创产品中既有家居用品、床上用品、布偶系列、服装、各类特色纯手工伴手礼系列等;也不乏以当地文化为载体的茶席、茶杯垫、各种手工包、折扇、团扇、香包,装饰类的花卉系列文创、旅游产品。

不仅如此,2022 年3 月23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相互配合,开讲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其中,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空间站制作了一幅蓝白相间的扎染作品。通过这次线上授课,扎染技艺得以“出圈”,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瑰丽,体现了我们深厚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让更多的人看见扎染,走进扎染,传承非遗。

时尚符号

2022 年11 月15 日晚,丝路云裳·七彩云南2022 民族赛装文化节盛典之夜暨昆明民族时装周首秀发布在云南广播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举行,大理白族服饰惊艳亮相。

其中,设计师李薇采风“白族扎染之乡”大理周城,以大理苍山洱海的一抹蓝为灵感,创作了系列服装。李薇表示,这一次采风她用扎染表达了对大理、对白族人民和对西南文化传承者的敬意和爱意,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真正感受到西南文化的魅力、大理的浪漫与美好,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传承之中。

其实,作为时装潮流圈的“大IP” ——扎染,这种传统技艺因为强烈而丰富的视觉冲击力一直处于历史时装的元素之中。

20 世纪60 年代,嬉皮士运动期间扎染技艺传到美国,并结合嬉皮士文化成为一种潮流装扮。为了彰显独特个性避免撞衫,嬉皮士们选择到古着服装市场去购物,然后选择了DIY 降低撞衫几率,扎染元素正式在时尚界中流行起来,成为大众经典的时尚符号。加上摇滚歌星的“带货”和逐渐被主流时尚接受,扎染技艺日益壮大。

从那以后,扎染风格成为了嬉皮士的代表衣着,不仅是服饰上,独特的旋涡型纹路也被应用到当时的横幅、袋子、毯子等日常用品上,成为极具标志性的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受先进的染整技术影响,扎染技法再一次革命性地突破传统技艺的局限,从捆扎造型方法上、从染色的技法与原理等多方面展开的工艺改良创新研究,使扎染技法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被搬上了新的时尚舞台。这一时期,扎染首次出现了“Modern Multicolor Tie Dye”的新名词,其意为多彩的现代意味扎染,也可理解为现代彩色扎染,是对当时这种流行的、新颖的扎染样式的特定称谓。

这些年,随着古着的流行,扎染元素也呈现着回流的趋势,而许多品牌更是从以前的迷幻文化、嬉皮士文化中汲取灵感,共同燃起扎染炽烈的火焰。

现代扎染对于工艺又有了更多种的特殊方式,有采用扎花、浸染等各种方式,结合产品的需求进行美学设计。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容,使扎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由以前的基本工艺形式转变为现在新颖化、时尚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扎染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地设计者的青睐,设计师们开始将这种风格逐渐融入他们的时装秀中。经过服装设计师的巧妙构思,采用质地飘柔的天然真丝面料或天然的棉麻面料等,进行配色和纹样的设计创作,使人们感到舒展、流畅,具有独到的民族特色。五颜六色的色彩、千姿百态的图案,就像用多种彩墨渲染而成的油画,原本简简单单的一件衣服,一下子就变得缤纷绚烂了起来,不仅穿出了丰富的层次感,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扎染这一复古的“时尚IP”如春笋般不断涌现,注入扎染效果的服饰有着强烈而丰富的视觉感,也给了如今时装潮流圈极大的创作灵感。据全球时尚数据平台Lyst 报道,扎染已经成为当下增长最快的时尚搜索关键词之一。

时尚不断轮回。如今,扎染仍然像以前一样流行。

猜你喜欢

扎染白族大理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做梦都要去大理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大理好风吹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白族敬酒歌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