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肺腺癌亚型的预测价值

2023-01-17杨建丽牛海亚韩文倩祁马莉亚穆学涛

武警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性亚型腺癌

杨建丽,牛海亚,于 静,韩文倩,祁马莉亚,穆学涛

肺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肺腺癌的亚型与肺结节的生长方式及成分相关[1]。根据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 GGN)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GGN通常生长缓慢,但也有些结节在随访期间生长迅速,导致对这些结节的治疗难以作出规划[2]。肺腺癌根据浸润程度可分为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性肺腺癌(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3,4]。现阶段GGN诊疗方案一般根据肺腺癌亚型进行制定,许多胸外科医师更愿意直接手术切除来进行诊断和治疗,主要原因是手术能更好地发现 CT 特征和组织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5]。而非手术活检仍作为可疑结节明确性质的诊断标准,在放射诊断基础上经皮 CT 引导下对 GGN的活检具有高特异度和敏感度,但磨玻璃成分较少或直径<1 cm 的GGN 诊断准确性往往较低,这使得胸外科医师不愿对这些小GGN 进行术前活检[6,7]。如果能够根据CT量化参数对肺腺癌亚型做出预判,对后续的治疗决策非常重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基于医学影像的肺结节辅助诊断(检测和分类)领域已有广泛研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师的工作效率[8]。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可解释性问题仍然是AI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肺结节分类(良性/恶性)的区分不是很好[9]。本研究旨在探讨AI肺结节辅助诊断软件分析GGN的CT定量参数预判对肺腺癌亚型的诊断效能,为GGN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2017-01至2021-12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97例。纳入标准:(1)患者术前30 d内行胸部CT检查;(2)连续薄层扫描,所有病灶在CT图像上大小为0.5~3 cm;(3)病理切片保存完整,能够复审。纳入本研究患者93例,共97个结节,90例1个结节,2例2个结节,1例3个结节。年龄27~82岁,平均(59.08±11.35)岁。

1.2 宝石能谱CT扫描 均使用 HDCT 扫描仪(Discovery HD750,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US)进行胸部扫描,从胸廓入口到肺基底部。扫描参数设定:120 kV,100~200 mA,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125 mm。同时采用标准算法、高分辨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并行多平面重组。

1.3 图像分析 依据GGN病灶病理诊断上的浸润程度设立非浸润组(AAH、AIS、MIA)和浸润组(IAC),将术前胸部CT图像导入AI肺结节辅助诊断软件(北京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版)分析GGN:在推想配置后台可选择AI肺结节辅助诊断软件自动测量的GGN的CT定量参数,配置后对全局成效。病灶列表即可显示结节最大径、体积、实性成分所占比和平均CT值。

1.4 病理诊断标准 (1)AAH,局灶性病变(≤0.5 cm),上皮细胞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沿肺泡或呼吸性支气管壁生长,无间质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增生;(2)AIS,局灶性病变(≤3.0 cm),肿瘤细胞沿肺泡壁伏壁式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3)MIA,局灶性病变(≤3.0 cm),腺癌细胞以伏壁式生长为主且浸润灶≤0.5 cm;(4)IAC,局灶性病变(≤3.0 cm),病变浸润范围>0.5 cm[10]。由两名具有中级职称的病理科医师共同认定。

2 结 果

2.1 CT及病理结果 典型病例CT图像及病理切片见图1、2。

图1 右肺上叶前段浸润性腺癌(女,68岁)

图2 磨玻璃结节病理切片(HE,×200)

2.2 AI分析两组GGN诊断指标的比较 经检验非浸润组44例(AAH 7例,AIS 14例,MIA 23例)和浸润组(IAC 53例),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径、体积、平均CT值及实性成分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AI分析两组GGN诊断参数指标的比较

2.3 ROC曲线分析 各CT定量参数对GGN侵袭性的预测价值从高到低依次是实性成分占比(AUC=0.925)、平均CT值(AUC=0.897)、最大径(AUC=0.837)、体积(AUC=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图3)。综合分析GGN的实性成分占比、平均CT值、最大径及体积可明显提高预测价值。

表2 各CT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亚型的价值

图3 GGN的受试者各项诊断指标工作特征ROC曲线

2.4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GGN的实性成分占比(OR=1.264,P<0.05)和平均CT值(OR=1.010,P<0.05,表3)为预测侵袭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

表3 肺腺癌亚型CT参数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民众健康意识增强,肺结节的发病率及检出率明显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肺结节患者,具有肺癌高危风险[11]。GGN是早期肺腺癌或癌前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而CT作为肺部检查的重要手段,对肺癌早期筛查及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尤其近年来CT结合AI技术应用于肺结节的检出和评估[12]。

3.1 AI分析GGN的长径和体积的预测效能 目前,关于GGN的大小对病灶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恶性GGN的平均直径长于AAH,GGN越小,密度越低,良性可能性越大[13]。但也有学者认为GGN的大小对其良恶性的诊断无价值[14]。本研究数据经检验最大径、体积在非浸润组和浸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邓灵波等[15]指出,与测量GGN直径长短相比,体积测量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更高,能够反映GGN在三维空间内的变化,更加准确地评估GGN大小及有无生长。然而,本研究结果通过ROC曲线分析在GGN侵袭性的预测价值方面,GGN的体积相较直径长短并没有显示出优势,不排除与样本量较小且分组后数据出现偏倚有关。

3.2 AI分析GGN的平均CT值、实性成分占比的预测效能 本研究纳入的97例GGN中,根据GGN实性成分进一步分类,包括26例pGGN和71例mGGN。其中浸润前病变44例中,AAH 7例中包括6例pGGN,1例mGGN;AIS 14例中有12例pGGN,2例mGGN;MIA 23例中8例pGGN,15例mGGN;IAC 53例均为mGGN。AAH、AIS在CT图像上多为pGGN,而MIA和IAC多为mGGN,少量为pGGN。这可能与pGGN病灶较小,血供不如实性结节丰富,易受呼吸、心脏、大血管及血流伪影、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并初步证实平均CT值和实性成分占比对预测肺腺癌的浸润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与胡小琴等[16]和梁云等[17]的研究基本一致。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CT定量参数可以预判肺腺癌的侵袭性,最常用的定量参数是平均CT值。据报道AAH和AIS的CT值-500~-400 HU范围内的平均CT值作为临界密度值,提示GGN的平均CT值在其良恶性判断中有一定价值。CT值小于-700可能为良性,随CT值渐进性增高时,恶性率也逐渐增大,这是Eguchi等[18]对pGGN的动态随访中得出的结论。本研究中非浸润组的CT值范围为-812~-499 HU,浸润组的CT值范围为-604~-50 HU。

肿瘤组织的浸润在CT图像上多表现为实性成分,目前在CT图像上如何测量GGN内实性成分比例的相关标准尚不明确[19]。目前研究发现mGGN中体积、平均CT值的升高与病理分级相关,是诊断IAC的有效预测因子[20],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有些GGN在随访时直径长短没变甚至缩短,但密度增加,即其内实性成分增加,对于这样的结节单纯测量直径长短和体积可能会误判。故相比GGN的体积和直径长短,平均CT值及实性成分所占比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GGN有无生长变化。提示术前通过AI在CT图像上分析所显示出GGN的平均CT值及实性成分百分比,对预判肺腺癌亚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病理诊断基本相符,结果显示诊断正确率较高。

目前人工智能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AI分析CT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对肺腺癌的诊断效能已被不断证实。比较此类不同文献发现也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提示个体或者软件分析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需要进一步通过大数据证实。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病例选择方面小于5 mm的GGN未入组,但这种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容积效应的干扰而引起的平均CT值和实性成分占比的测量误差;其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存在统计差异,在后期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AI用于临床影像肺结节的诊断明显提高了GGN的检出率和敏感度,并且AI可通过分析GGN的实性成分占比和平均CT值对肺腺癌亚型作出有效预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实性亚型腺癌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