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2023-01-16

临床护理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置换术关节

吴 芳 戴 玲 黄 芬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功能改变的退行性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1]。数据显示[2],预计到2032年全球OA患者数量将达到总人口的30%,截至目前我国OA患病率约为15%,且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80%。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OA疗效最佳的手术方式,其主要以人工关节假体替换坏死关节,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压力性损伤(PI)是骨科手术发生率最高的皮肤组织损伤[3],通常是由于压力或剪切力导致骨隆突处皮肤受损,易引起脓毒症或肺炎,使患者面临高风险死亡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分析可能引起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I的因素,以定量化的危险因素预测其发生率并及早介入其预防和治疗,最大程度减轻PI对患者的伤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行关节置换术的1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PI组53例和非PI组144例。纳入标准:(1)行关节置换术;(2)术前皮肤未出现PI;(3)认知功能无障碍。排除标准:(1)关节或皮肤组织伴有严重感染;(2)明显水肿;(3)其他影响评估的合并皮肤疾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由经培训合格、熟练掌握调查流程的调研员统一进行调查,分别于患者行关节置换手术前1d和手术结束后进行现场面对面访谈,收集人口学资料并评估其皮肤PI情况。人口学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酗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贫血、空腹时间、术前感知能力、精神状况及术中出血量、术中体温、术中出汗、手术时间和手术体位等。感知能力[4]通过患者关节活动选择感知程度(未受限、轻度受限、中度受限和重度受限)评价。精神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5]进行评价,≥50分为存在焦虑。判断符合国际PI分期标准(2016)[4]:1期皮肤出现红斑,手指按压不褪色;2期部分皮层缺失,露出真皮层或伴有水疱;3期所有皮层缺失,腐肉、脂肪或肉芽组织显露;4期全皮层、组织缺失,可见肌肉、骨头或筋膜;5期焦痂、腐肉完全掩盖损伤;6期表皮有黑色伤口、充血性水疱,深部组织严重损伤。数据收集完成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以ROC曲线进行模型预测效果的内部验证。另外,收集其他患者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预测PI的发生概率,统计实际发生PI的患者数量,与预测值比较,计算其实际应用时的准确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Ridit和χ2检验;危险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studio绘制ROC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PI单因素分析,表1

表1 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PI单因素分析 n(%)

续表1 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PI单因素分析 n(%)

197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PI发生率为26.90%; 两组年龄、体重、糖尿病、贫血、术中出汗、术中低体温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P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2~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P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者是否发生PI为因变量,以表1中P<0.05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贫血和手术时间是患者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2.3 模型预测效果检验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2.757,P=0.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P<0.05,95%CI:0.762~0.817),灵敏度为66.00%,特异性为83.30%,最大约登指数为0.493,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75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排除标准同前文所述,采用该预测模型评估PI发生的概率,并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预测27例患者发生PI中实际发生PI患者15例,预测48例患者未发生PI中实际未发生PI的患者41例,预测准确率为74.67%。

图1 模型ROC曲线

3 讨论

PI作为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加大护理难度,更不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和疾病的预后。近年来,有学者针对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但引起PI的因素有多种[6],单独对其中某一因素进行分析无法准确对PI作出预测,且目前临床上尚无关节置换术PI预测评估模型的研究,故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早期PI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197例关节置换术患者PI发生率为26.90%,表明我院患者PI发生的风险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贫血和手术时间是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年龄较大的患者皮肤干燥,且弹性变差,血管硬化、血供不足等使机体血液循环障碍,耐受能力降低;过度肥胖患者的肢体皮下脂肪较正常人肥厚,压迫血管、血流阻力大导致供血不足、耗氧过度。偏瘦患者由于脂肪层过于薄弱甚至缺乏,术中骨突与器械之间形成的剪切力较大,患者自身皮肤缓冲减压的作用力不足以抵抗,PI风险增加。同时,偏胖或偏瘦容易导致糖尿病或贫血,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功能异常,蛋白质分解作用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加强,使机体代谢紊乱,提高了PI的易感性。贫血患者血液的供氧较常人低,术中受压情况下局部缺氧情况容易加剧[7]。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时间超过2h,患者发生PI的概率为67.92%,可能原因是患者骨突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皮肤组织受累,易引起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术中出汗、麻醉和冲洗液等手术因素均可造成机体体温降低或受压部位潮湿,此时外周血管收缩和肢体末梢血循环发生变化,角质层强度减弱,增加摩擦,降低患者皮肤的抵抗能力,从而抑制或阻断毛细血管的血液灌注量,增加PI发生风险[8]。与胡敏岚[9]、黎芳珍[10]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根据PI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了风险模型并进行模型预测效能的检验,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2.757,P=0.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P<0.05,95%CI:0.762~0.81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00%和83.30%,最大约登指数为0.493,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同时外部验证结果显示,预测27例患者发生PI中实际发生PI患者15例,预测48例患者未发生PI中实际未发生PI的患者41例,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临床实际预测准确率达到74.67%。危险因素量化为具体模型,医护人员术前可通过模型对患者的年龄、体重、贫血和手术时间进行干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患者术中出现损伤,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生存率。张国慧[11]指出,预防外科手术中的PI发生,除术前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外,还可通过调整手术体位,借助辅助用具避免骨骼的损伤,同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涂抹润湿烧伤膏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张娟等[12]报道提出,高龄患者需要长时间外科手术时,可采用泡沫敷料结合体位干预,缓解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减少PI发生。吴波等[13]研究表明,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根据受压局部皮肤进行检测,选定合适的管理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构建科学的链式管理,可改善骨科手术患者PI的发生和照护结局。但该模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患者例数有限,且目前缺乏相关研究报道,模型的准确性有待验证。

综上所述,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PI受多重因素影响,以此建立的PI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置换术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最严象牙禁售令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