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2023-01-1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稳定期阻塞性穴位

魏 丽

(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 河源 517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持续损伤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2]。该类疾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主要认为与空气中的恶性气体或者有毒颗粒吸入机体有关[3]。目前主要通过β2受体激动剂、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毒副作用较大,且易形成药物依赖[4,5]。有学者[6]指出离子导入仪中药贴敷在COPD治疗中效果显著。为进一步观察该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可行性。本文选取50例COPD患者,对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85岁,平均(59.18±9.26)岁。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60.05±9.4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7]中相关标准;(2)处于COPD稳定期患者;(3)静息条件下呼吸空气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8%;(4)年龄20~85周岁;(5)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严重营养不良患者;(3)不能配合治疗,有精神心理障碍、言语或活动障碍患者;(4)严重皮肤病、局部皮肤破溃或手术后有刀口患者;(5)对中药或胶布敷贴过敏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Glaxo Well come S.A,注册证号H20150673)治疗,每次200μg雾化吸入,每日4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8]:取山萸肉、淫羊藿、丹参、茯苓、白果各10 g,粉碎研磨后以黄酒浸泡,2周后作为贴敷药液,将药棉浸润后选取肺俞、天突、大椎、肾俞、足三里进行贴敷,取超声电导仪(荆门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UE200A)进行热疗,放置电极片后固定,选择导入模式进行治疗,时间为2 h。2组患者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显效:胸闷、气短、咳痰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胸闷、气短、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胸闷、气短、咳痰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2)肺功能指标:对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expiratory flow,PEF)进行比较。(3)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х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00%(16/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4.152,P<0.05)。见表1。

表1 2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肺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比较 (±s)

表2 2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比较 (±s)

2.3 生存质量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稳定期COPD患者SGRQ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稳定期COPD患者SGRQ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

3 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呼吸道纤毛功能失调,气道黏液分泌增加,阻力增大,呼吸系统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且毒副作用较大。沙丁胺醇为短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扩张支气管、减轻炎症及水肿的作用,被普遍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疗效尚不明确。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症表现主要在肺部,并逐渐涉及脾肾,后期病及于心[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为本虚证,肺、脾、肾的亏虚,因此主要治疗原则是温养[11]。山萸肉、淫羊藿、丹参、茯苓、白果具有祛风通络、活血祛瘀、宽胸理气、祛痰止咳平喘、补肺健脾纳肾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穴位贴敷作为中医治疗的典型手段,同时兼顾了经络学说和中医理论,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药物刺激,促进经络吸收药物,向身体传输药效,对身体起到调整的作用,同时达到宣肃肺气、透表达里、调节气血津液的效果。经络与药物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促使气道通畅、瘀祛痰消,从而实现病症的消失[12,13]。同时,外敷治疗避免了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不良反应。通过离子导入法进行中药贴敷,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及利用,保证局部药物浓度充足,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00%(16/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西医的基础上辅助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这主要与山萸肉、淫羊藿、丹参等多种中药具有补肺健脾纳肾、祛痰平喘的功效有关,通过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药效的作用,能够起到温补肾气、宣肃肺气、透表达里的功效[14,1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PEF)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单一西药治疗相比,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主要与中药穴位贴敷能够透皮吸收入,使药物脉络发挥温肺行气、祛痰平喘之功效,改善经络之气,调理脏腑阴阳有关。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西医治疗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措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安全性高,治疗成本低,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稳定期阻塞性穴位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