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探索*

2023-01-15刘红霞葛成艳郁桂云

广州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分析仪器仪器设备仪器

刘红霞,葛成艳,戴 勇,郁桂云,吴 静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0451)

在我国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购置经费得到明显的提升,各类实验设备在质量和规模上迅速提升,能够为高校科研、教学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盐城工学院陆续购置了大量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如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电子能谱仪、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等,设备主要分布于分析测试中心及各教学部门。分析测试中心能够为材料、化工、食品、环境、卫生等行业提供各种试样的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物相分析、形貌分析等测试技术服务。分析测试中心的设备满足校内的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对外测试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而分布在各教学部门的设备主要服务于本部门的教学,也服务于本部门有需求的老师,不收取费用。教学部门的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缺少维持经费,缺乏共享,不同部门间部分设备重复购置,因此科学有效地利用各教学部门现有的大型分析仪器设备资源,推动大型分析仪器的共享开放,规避盲目引进与重复购置,是我校设备主管部门关注的基本问题。对此,文本主要针对学校各教学部门的大型分析仪器设备,从共享开放的实际问题出发,初步探究出相应的共享开放机制构建策略,以期为提高大型分析仪器的利用效率提供支持。

1 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共享开放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观念滞后

我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分布在不同学院及专业的实验室中,普遍用于各学院的科研、教学工作。受传统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影响,我校实验室的开发与开放程度相对有限,致使特定的大型分析实验仪器长期为特定领域或学科服务,难以为其他相关专业及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另外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下,部分大型分析仪器管理教师存在开放共享思想落后的问题,导致实验仪器(尤其是通过科研经费采购的实验仪器)在开放共享的过程中,难以得到真正的开放,利用率非常有限。

1.2 缺乏维持经费

我校通常采用专款专用的方式购置大型分析仪器设备,但该方式只包括仪器购置的经费,并没有充分考虑实验仪器后续的维持配套经费,致使实验仪器在出现故障后,难以得到有效地维修和保养。而在维持经费缺失的背景下,共享开放机制便难以得到有效地推进,无法提升设备管理者落实开放共享机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致使大型分析仪器出现使用率低、设备闲置等现象。因此在构建共享开放机制的过程中,应确保充足的设备维持经费。

1.3 对外开放程度低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地方高校的大型分析仪器设备除了满足自身的教学科研外,还应对社会开放共享。学校按照政策要求对社会开放,但对外开放的水平较低。主要有以下原因:高校对地方企业的需求不够了解,无法获知各行业的现状及技术服务需求;另外社会对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情况也知之胜少。社会与学校缺少相应的对接机制,合作通道不通畅,导致社会需求与学校服务相脱节。

1.4 评价体系不健全

大型分析仪器是科研、教学的重要保障和资源,其种类多样,功能各异,目前我校缺乏完善的大型仪器共享过程中评价考核体系,如难以明确大型分析仪器年度使用效益、共享服务质量等指标,导致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难以得到充分地落实。其次,学校缺乏较为科学的奖惩机制,如没有明确共享过程中仪器管理者的工作量,没有明确大型分析仪器共享产生的成果对参与共享的单位或个人是否产生影响。因此,无法调动相关部门及设备管理者的积极性。

2 我校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共享开放机制的构建策略

2.1 转变传统大型分析仪器设备的管理观念

首先学校应提高对大型分析仪器共享与开放的重视力度,为共享与开放大型仪器提供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并通过帮助科研人员与学科带头人转变思想观念的方式,打破科研与教学的边界,推动大型分析仪器设备的共享和开放。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应通过加强管理、注重宣传的方式,转变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开放共享”的认识。其次通过赋予部门管理权的方式,转变仪器私用、私有的观念。即在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过程中,学校应结合科研、教学的具体需求,将大型分析仪器委托给特定的部门,并赋予该部门一定的管理权,而其他教职人员或学生只拥有仪器的使用权。

2.2 构建大型分析仪器的校级管理组织

高校在构建共享开放机制或体系的过程中,应成立专门的大型分析仪器管理委员会,由设备管理处牵头,以仪器所在部门学科专家为主体,统筹大型仪器管理工作,制定仪器运行机制及评价体系。大型仪器管理委员会对学校所有学科及专业的大型实验仪器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督促实验设备切实实现“共享”和“开放”,提高大型仪器的应用效率和价值。此外,大型仪器管理委员会在推进实验仪器共享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根据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质量、服务社会的质量,对仪器管理者或部门进行奖励或惩罚。

2.3 构建大型分析仪器设备的维持基金

构建大型分析仪器维修与管理基金,能够更好地推动仪器的开放和共享。通常来讲,当共享开放机制拥有资金保障时,才能确保大型仪器得到良性运转和高效开放,使大型实验设备更好地服务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各部门的大型仪器设备在满足学院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应积极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对外测试服务,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这样大型实验设备的维持基金可以通过共享开放过程中有偿使用仪器获得,有偿使用经费可作为设备维修、维护及管理等环节的经费支持,也可用于仪器新功能开发及升级改造的经费支持,同时也方便了广大科研经费相对不足的科研需求者,降低其为单独购置科研仪器所产生的支付压力。当然,有偿使用所得的经费可能不足以支付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费用,因此,学校还需要结合大型实验仪器的维持情况进行财政拨款,资助设备正常运行,为开放共享保驾护航。

2.4 构建激励机制与效益评价的运行机制

将激励机制与效益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切实提升高校大型分析仪器的共享效益与开放力度。首先,大型分析仪器管理委员会应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从日常管理、机时利用、教学及科研成果、功能利用与开发、人才培训、对外服务等方面进行指标划分,明确大型分析仪器在开放共享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设备开放程度及共享收益情况对设备管理员进行评价。其次,明确大型仪器共享过程中的惩奖方案,对综合效益显著、利用率较好及效益考核佳的的管理者或部门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于不合格的个人或单位予以约谈、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建议学校人事部门应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业绩纳入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考评体系,充分调动设备管理者的积极性。

2.5 构建高水平的仪器管理维护人员

管理维护大型仪器设备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深入了解仪器的结构与原理,能够为实验提供科学的指导及培训,还要熟悉仪器的养护及故障处理方法。因此,构建高水平的仪器管理维护人才队伍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学校应出台相应政策,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从校内外交流培训、海外研修等方面提升设备管理者的能力;多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以优化设备管理者的结构;强化设备管理人员的对外服务水平,打通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壁垒,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与资源优势,积极承担企业检测技术难题,满足服务社会的发展需要。

3 结 语

地方高校大型分析仪器开放共享是较为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能够切实解决高校所面临的资源紧张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对外服务的整体质量。本文从管理观念、管理组织、维持资金、运行机制及人才构建等层面出发探索了我校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共享开放机制,期望能有助于提升我校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效率,能够促进共享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分析仪器仪器设备仪器
《分析仪器》征稿简则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医学检验与分析仪器》教学与实验设置探索
关于检测技术与分析仪器的现代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