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2023-01-15

广州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堂

李 政

(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互联网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并向教育界扩展,成为传统教育的良好补充。融合传统教育与互联网资源的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1]。互联网+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交流互动方面,教师布置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在互联网上开展互动交流,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随后开展课堂面对面教学,探讨知识难点和重点,课后复习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传播[2]。各大高校应顺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培养能熟练应用专业技能、顺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顺序有所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学大纲为核心,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思考,课堂中对知识要点进行深入阐述,并教导学生归纳总结,举一反三;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翻转课堂的出现有可能挑战传统课堂的教育模式[3]。

1 有机化学课程现状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学科,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及有关理论、变化规律和方法学的科学。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与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密不可分,在医药、化学、能源、材料和国防工业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贡献。有机化学作为医药高等院校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所学知识交叉渗透于多个学科中,是药学类学生深入专业学习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他们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故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4]。目前高校的有机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和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课上讲授知识,学生课下借助单调的习题内化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常常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为了进一步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与效果,让大学生对有机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6]。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手段和翻转课堂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有望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7]。

2 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在当下“抓三基(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基本方法)、推三新(新方法、新内容、新体系)、促三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教学思路下,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学手段和翻转课堂的现代教学方法,对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引导、互动和课后答疑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2.1 课前教师教学准备

传统教学模式下,有机化学的学习往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可制作教学幻灯和讲解视频(每个知识点约5 min),从而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如讲授醛酮知识点时,可按如下方法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1)醛酮的分子结构需要1个短视频,阐明醛酮的羰基碳氧双键结构,并与醇分子的碳氧单键做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结构决定理化性质的因素,从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

(2)醛酮分子中羰基的反应性是极为重要的性质,对此制作短视频详细分析影响醛酮羰基反应性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和给电子效应对于醛酮反应性的影响规律,加深学生对结构影响性质的掌握。

(3)羟醛缩合反应需制作短视频,细致讲解该类反应的机理,并从机理出发引出碳负离子反应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归纳思维。

(4)醛酮羰基的还原制作短视频,讲解醛酮羰基还原与双键还原的不同点,分析硼氢化钠、四氢锂铝在上述两种还原反应中的不同之处;此外,醛酮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还原为亚甲基,需引导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在教学视频基础上,还需对重点难点内容设置考题,起到评估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可在学习通平台上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我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自学,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必经过程。传统教育中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知识,而学生没有经过主动思考,主动消化过程,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原发动力。此外,大学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之后,需要接触到大量的新理论新知识,需要不断的探索,只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预习能力,才能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因此,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授人以鱼,更应该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如何高效快速地提高大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教师最为值得探究的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在线进行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有大致了解,并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还要根据短视频中教师拓展的内容,积极借助检索平台涉猎相关文献,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来解决,并开展课堂面对面探讨。如羟醛缩合反应短视频中,通过布置一些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置,引导学生借助于Scifinder、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百度文库等现代主流数据库查找合成路线及合成条件,培养学生查找文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课堂引导、互动与课后答疑

在课堂上,需要对重点、难点知识做系统阐述,如在醛酮这一章中,详细分析影响醛酮羰基反应性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和给电子效应对于醛酮反应性的影响规律,加深学生对结构影响性质的掌握。教师对于在学习通平台掌握的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深入交流互动。课后可通过多种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开展讨论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握。

3 结 语

时代在进步,国家在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深化教育改革”的号召。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有机化学》教学中较为理想化的模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能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保证学生高效研习与全面发展。笔者对于有机化学在翻转课堂模式中的探索和实践,希望可以在创建新教育模式、新学习环境方面提供可行的思路,也希望脚踏实地实施翻转课堂模式,不盲目从众,充分发挥其优点,为社会、国家输送能力更强、学习体系更完善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做好课前预习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