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危化品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
——再读响水爆炸案

2023-01-15晔,刘

江西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危化品预案应急

谢 晔,刘 伟

(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西 南昌 330022)

引言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18年全国化工总产值约占世界的40 %,居世界第一位[1],与此同时,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亦十分严峻。仅2019年,国内危险化学品领域共发各类事故生1653起,其中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有181起,共造成500人死亡;火灾爆炸事故718起,造成239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47 %[2]。其中影响较大的3.21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事故中导致 78 人死亡、 76 人重伤,640 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 19.86 亿元[3]。加强危化品生产领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是社会安全生产则殆解决的问题。

1 事件回顾

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经国务院事故组调查,认定事故直接原因为该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因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继而引发肥料爆炸。认定组认为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自身无视国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存在刻意瞒报、违法贮存、违法处置硝化废料,安全环保管理混乱,日常检查弄虚作假,固废仓库等工程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如安评、环评,出具虚假失实评价报告,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履职不到位,应急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不到位,生态环境部门履行危险废物监管职责不到位,工信、市场监管、规划、住建和消防等部门履职不到位,均不同程度存在违规行为;四是响水县和生态化工园区招商引资安全环保把关不严,在日常监管中对天嘉宜公司长期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复产把关流于形式[4]。

2 事件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2.1 企业对安全重视不够,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高,诚信缺失和违法违规问题突出,采用弄虚作假等手段躲避检查或整改,对自身安全生产极端不负责任。

天嘉宜公司主要负责人曾因环境污染罪被判刑,仍然实际操控企业。该企业自2011年投产以来,其对固体废物的处理为节省处置费用,都以偷埋、焚烧、隐瞒堆积等违法方式自行处理[3]。企业的安全评价报告、环评报告等资料往往被用来当做分析资料。在响水爆炸案中,一些环评和安评中介机构唯利是图,没有基本的职业操守,出具虚假报告,替企业掩盖问题,沦落为企业违法违规的“帮凶”: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5家中介机构出具的论证报告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江苏天工大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价报告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事故隐患整改确认表未签字确认[3]。

2.2 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齐

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设备、工艺安全等关键岗位员工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5]。一些从事管理、设备操作的相关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化工生产工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安全防护,管理质量无法达到预期[6]。2019年,应急管理部对部分危化品重点县危化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业务测试,平均成绩仅40分[7]。

2.3 企业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缺少投入,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强,未建立应有的远程监控或者智能联防系统,技防不到位。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事故发生后,员工不懂正确处置方法,不懂得正确逃生方法,造成小火控制不了,大火跑不掉的惨剧发生。

全国现有各类危化品企业25万余家,安全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不高,安全风险历史欠账很多。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化工企业尤其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踏踏实实做好防范措施。

3 火灾预防措施

3.1 企业选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化工企业在建设之初,应符合城市规划原则,考虑其常年主导风向,与重要场所间距、消防水源的情况,尽量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带,减轻事故发生后灾害。

3.2 严把建厂审核和设备选型,规范建厂

对于化工生产,应该严把建厂审核关,选用成熟工艺可靠的生产流程及工艺,对设备选型应严格把控。充分考虑到易燃易爆物化性质,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明火、电气火花、高温物体表面等着火源出现,提高生产本质安全水平。根据危险度等级和评估建议,推动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加强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淘汰更换老坏设备,推广应用机械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提高安全防护等级与保障能力[9]。

3.3 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投入,加强防火防爆技术设备防控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应大力推广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安全仪表系统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8]。企业应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设置燃气报警,高温预警等自动化报警系统,达到智能监控的效果。一旦达到报警限度,通过智能监控达到预警目的。

3.4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压实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压实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完善落实安全承诺、安全诚信、舆论监督和举报奖励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政策在各个环节得以落实[9]。

3.5 加大企业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强化企业员工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职工综合素质。企业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并设置考核环节,培训考核和补考均不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对于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资格证书才能上岗[9]。

4 全面提升化工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事故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但只要有发生的可能性,就应该做好相关应急准备与处置能力建设[10]。目前我国危化品生产行业应急处置能力较低,未按企业规模配置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演练走过场没有真操实练,应急物资配备不足、应急物质失效等现象,对员工应急处置技能培训不到位,各类应急人员职责不明确,导致应急管理水平低[7]。

4.1 重视事故风险评估。

事故风险评估是应急预案的基础工作,它通过识别不同类别的事故存在的特点与危险因素,设定不同场景分析不同事故后果的影响与危害,并进行全方面的评估[11]。系统梳理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运用风险评估方法,按照危险源的数量以及特征指标,来明确风险等级[12]。

4.2 完善应急预案编制。

应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急预案编制中应遵循全面、简便、使用原则,表述管理程序、工作流程等,一目了然,相关人员对具体措施、处置步骤、自己所处的链接环节等内容了解清晰,及时应对紧急问题,从而保证预案的可行性[12]。 预案应根据人员、生产内容、危险源改变等情况适时调整或者修改,使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不应一成不变。

4.3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应当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预案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修正,做好更新工作。应急预案的演练应融入企业日常生产与经营管理中,定期演练能提高优化企业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企业生产全流程规范性、标准性,最终实现闭环动态化管理。

5 结语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化工生产易燃易爆物质多,引发火灾爆炸几率大。安全生产不能盲目大意,必须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认真细致的防范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安全,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猜你喜欢

危化品预案应急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紧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