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陆军转型发展需求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提升途径探索与实践

2023-01-12汪旻达

高教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测控教员

王 鑫,张 金,姚 莹,刘 芳,汪旻达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机械工程系测控工程教研室,合肥 230031)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明确指出军队院校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必须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要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把握陆军转型建设要求,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为深入贯彻习主席军事教育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适应陆军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必须积极推进军队院校教育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提升途径,以能打仗打胜仗为培养导向,反向设计教学体系,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切实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时俱进。

一、军队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作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唯一的本科专业,是集光、机、电、算、控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专业,是沟通信息技术与武器装备(装备技术)之间的桥梁。随着陆军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装备信息化程度极大提高,当前我军武器装备已发展为集信息感知、信号传输、信息处理、控制为一体的综合测控系统,这对部队指战员“测控”技术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对指挥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培育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必须着力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从突破传统本科教学模式出发,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探索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践应用等多维度强化首次任职培训能力培养,才能让学员在未来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实战环境中立足,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打下坚实的“测控”基础。

二、军队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现状

当前陆军转型发展要求军队院校工科专业(基础)教学以新军事变革及其由此带来的军队转型和战争形态转变作为基本出发点,立足军队的长远发展需要和人才的终身发展需要,着力培养知识化、智能化的初级指挥员。针对陆军的转型发展和部队岗位任职新需求,对照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发现,本专业的发展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现有教学体系是围绕地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员工程素养,与部队转型后的新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其一,专业设置缺乏与岗位的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知识和能力体系还没梳理出整体联动关系。其二,主干课程脉络较为清晰,但由于分类设课不够,部分专业课程体系内部逻辑关系还需进一步捋顺,有的缺少前导课,有的装备技术基础课程缺乏依据。其三,四年制融合培养模式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高等教育专业始终与培养目标存在衔接缝隙,面上表现出来的是学员感觉课程多、缺少自主学习时间,实质上是培养模式不顺畅。

(二)课程教学改革有待深化

当前很多教员仍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学员主体地位不突出,学为中心、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还未落到实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升。教员上课的严格管控,只能将学员强制性地留在课堂,却无法保证学生的“心”也留在课堂,表面上看学生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心思却不在课堂上。这就很容易使教员与学员产生矛盾和隔阂,让学生对课程形成“枯燥、无聊”的刻板印象。

(三)课程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军队院校作为军队人才培养的主体,课程教学必须体现军事特色,但是实际授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课程整合还不够,部分课程与首次任职培训之间相互界定不清,而且教学内容陈旧、学时比例不合理,涉及的专业课程理论概念偏向工程学科,未能紧贴实战装备。二是课程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未能融入军事教育新理念,设置课程与专业背景课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关系。三是军队编制体制内,没有直接对口装备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教员对军事装备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现状了解不深,军事案例解学难免流于形式,乏善可陈。

三、提升军队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多措并举着力建强专业教学队伍

一是狠抓学习强思想,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支部工作的首位,为立德树人把好源头关,坚持支部集体学习、讨论辨析、参观见学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长效制度,融合推进主题教育与学院思想作风专题整顿,营造了“勤谨教研”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集体凝聚力。二是选聘转改调结构,教研室3 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新教员6 人,其中1 人为安徽省教坛新秀,4 人为90后。教员队伍现有10 人,平均年龄34.7 岁,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 人,讲师5 人,助教3 人。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逐步优化。三是教研实践育新人,以课程建设为牵引,加强传帮带,坚持统一课、示范课、试讲课和教学反思制度,通过“结对子、搭台子、铺路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动起来”等多种形式,帮助新教员尽早进入教学角色,提升团队整体执教能力,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梯次配备的教员队伍。经过三年的建设,教研室在学院组织的专业评估考核中得到全面检验,评估结果为优秀,2019 年被学院推荐为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教学团队。

(二)需求牵引逆向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按照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要求,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的教学改革方向,构建面向首次任职岗位需求的云融合经纬协同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云融合经纬协同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概括为“1 个目标、2 条主线、3个实体、4 个模块”通过“教学资源云平台”融合互通、线上线下同步实施,机器人创新俱乐部创新实践衔接互补,分层递进目标驱动。

1 个目标: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素养的部队专业分队指挥员(侦测)。

2 条主线:模块渐进式信息流纬线,分层递进式能力培养经线。

3 个实体:测控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室、测量技术(炮兵)测地专修室、创新实践基地。

4 个模块:传感、测试、控制、测量。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以“模块渐进式信息流纬线”为主线,依据信息流传递的不同阶段,以及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思路,设置了“1+3+X”课程体系,见表1,即1 门装备技术前导课(限选,自动控制原理),树立系统观念、建立控制思想,培育总体全局意识;3 门工科专业背景课(必修,传感与测试技术、侦测装备原理、测量技术基础),增强学员信息感知、传感器、控制论及工程测量原理、应用等知识、技能,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及任职培训夯实基础;X 门选修课如惯性测量及应用、先进测控、天文测量、GPS 及北斗等,补齐首次任职岗位技能所需知识模块。同时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结合竞赛指导、学术讲座、创新科研等教学活动,增加知识深度、融入军事元素、有效拓展学员知识面,确保学员发展有潜力。

表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分层递进式能力培养经线”为主线,构建基础、应用、提高、创新4 个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根据开设专业课程和学员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测控技术实验室”“炮兵侦测装备专业教室”和“先进测控技术创新实践中心”三个实体教学作用,将陆军炮兵侦测装备原理、技术构造、状态检测与维护,实战化训练战术技能培养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技能培训、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全过程。以参加“学院、省、国家、国际”4 级学科竞赛为目标,驱动牵引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有效训练学员首次任职岗位适应能力。

(三)突出实战动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部队编制体制复合作战力量调整优化,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作战打击任务发生重大变化,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研室严格按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向岗位看齐,教学内容向需求聚焦”的教学改革思路,将课程知识点与装备进行深度融合,将部队主战装备测控技术素材和部队训练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内容,提高军校学员装备素养。

以本专业传感与测试技术课程为例,根据传感与测试技术课程体系化改造方向,合理设置传感与测试技术教学内容,结合国防题材教学资源库,增添炮兵侦测装备、火炮随动系统、智能战场感知等实战应用装备知识。针对陆战场典型物理量测试,课程教学增加声阵列传感器、陀螺仪、倾角传感器和激光探测器等多种典型装备常用的传感器,涉及到测距、测温、测振等十余种实战化军事场景,典型教学案例见表2。以装备牵引教学、以实战营造氛围、以内容吸引学员,使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表2 传感与测试技术实战化典型教学案例

(四)分层递进升级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经前期关于军地院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及首次任职培训知识技能需求调研,教学对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掌握炮兵保障专业侦测方向指挥员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能力需求,依托测控技术实验室和测量技术(炮兵)测地专修室,开展实践教学质量提升途径研究。一是根据能力需求设计课程实践项目,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完善现有的教学设施,发挥综合优势,用好现有教学设备、器材资源,探索专业基本知识体系与装备操作技能培训的和谐统一,努力推进学员启迪思维与训练创新能力。二是加大信息化教学保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学院网络资源集成平台系统,不断丰富教研室电子图书资源、课程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和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课程教材修订,实现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自主学习等功能。三是加大炮兵侦测装备模拟训练器材设备系列建设力度,遵循“军事应用、突出装备、特色鲜明、引领未来”的指导原则,以首次任职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制定实验教学课程教学计划,着力构建符合首次任职岗位能力要素的测控专业课程实践环境,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求的同时训练任职岗位装备实践技能,达到共性要求与突出培养特色相统一。

(五)注重改革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95 后、00 后学员群体认知特点,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以首次任职岗位核心能力要素和任职培训知识需求为导向,探索实践“五步混合式教学”,如图2 所示。

图2 “五步混合式教学”内涵及实施策略

1.教学准备阶段

在面向首次任职培训需求的经纬协同式测控专业教学内容基础上,将教学准备贴近学员训练学习任职环境,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资料,选定教学案例,优化教学策略,编写教学方案等。

2.教学实施阶段

包括创设紧贴任职培训的实战化教学情境,以实战装备科研成果、装备应用案例、竞赛作品等反哺教学,研究课程教学重难点匹配合适的教学策略,内化教材内容并设计重现等,力求将首次任职培训能力培养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适应部队需要与促进学员发展相统一。

3.学员创新阶段

依托本科生导师制,学员选择导师进行拓展创新,导师根据研究特长,开展学术沙龙、指导学科竞赛和研讨军事热点,增加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等。

4.教员能力提升阶段

一是鼓励教员参加教学竞赛、课题申报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员教学素养,鼓励优秀教员赴基层代职锻炼,加深教员对部队作战,主战装备等军事知识的了解,提高实战化教学能力。二是邀请军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科研合作等,实现教员自身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养,着力于教学中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力求教法的“精”和“新”。三是加强师资梯队建设,采取送出去、引进来、传帮带等方式培养年青骨干教员,优化教员队伍结构,选送优秀教员参加各类教学培训,提高教员的教科研素养,使测控专业师资队伍形成稳定结构和发展优势。

5.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效果

通过队伍建设、体系重构、内容更新、平台升级和教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学员独立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团队协作的能力显著提升,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也得到大大提高。本文采集2016、2017、2018 级连续三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员笔试成绩,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经过专业改革后的2017 级和2018 级学员学习成绩较2016级学员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如图3 所示。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持续实行,师生组队多次参加ICAN 原创中国精英挑战赛、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暨作品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着力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2019—2021 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赛事最高奖5 项,二等奖10 余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3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员成绩对比图

四、结束语

军队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提高教育质量是军队院校的核心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军队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质量,本文从陆军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入手,构建面向首次任职岗位需求的经纬协同式测控专业教学内容体系,贴近实战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有效解决了军队院校工科专业“教学内容与实战化训练脱节”的现实问题;升级实践教学平台,克服理论学习与部队实践之间关联度小、知识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矛盾;同时利用五步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势,以实战装备案例、科研成果、竞赛作品等反哺教学,将装备技术构造、信息流、控制流融入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着力提升教员综合教学素养和专业教学质量,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测控教员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昆山祺迈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校长问题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装备测控中的应用
晚安,教员先生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