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理评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实施护理效果分析

2023-01-11刘海霞申雪莹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微血管负性肾病

刘海霞 申雪莹

(1.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肾病内分泌科,陕西 宝鸡 721006;2.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静配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类型,视网膜和肾脏是微血管病变的常见部位[1]。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突出,如蛋白尿、血压升高、下肢水肿、肾功能损害等[2]。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目前的健康管理以长期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保持规律科学生活及合理饮食为主[3]。而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个体情况差异较大,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情绪状态都对其知否能遵医遵护治疗均产生较大影响[4],因此,本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基于护理评估实施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优化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护理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92±8.13)岁,体质量指数(24.01±3.32)kg/m2;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89±8.07)岁;体质量指数(24.03±3.29)kg/m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5]中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24h尿微量白蛋白超过20μg/min;年龄18~65岁;学历初中及以上,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严重疾病者;合并泌尿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对照组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发病原因、健康管理方案、血糖、血压监测时机、检测方法,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定期回院随访,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回院随访检查,耐心解答患者提问。(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护理评估护理方案:患者入组后,对其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个体情况,患者疾病情况,初步评估患者对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血管知识认知情况及情绪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药物使用情况内容等。总结患者在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护理对策。重点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使其知晓健康管理质量的重要性。进行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健康管理专项培训,降糖药物使用方案及监测提醒方法,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患者应树立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有益的意识,建立适合自己的心理减压方法等。发现并发症苗头,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配合改善并发症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率,或减缓并发症发生进程等。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采用自制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相关知识认知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入组时、治疗护理3个月后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估负性情绪测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的遵医遵护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62.26±6.53)分与对照组的(62.38±6.4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均较入组时明显提高,且观察组(86.13±4.79)分高于对照组的(72.38±5.27)分(t=4.791,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均较入组时下降,观察组SAS、SDS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指标比较(分)

2.3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并发症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各1例,并发症率7.50%;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3例,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各1例,并发症率17.50%。治疗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χ2=4.207,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遵医率及遵护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遵医治疗率90.00%(36/40)及遵护率80.00%(32/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26/40)和52.50%(21/40)(χ2=7.314,P<0.05)。

3 讨 论

糖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肾病微血管病变即予以有效的治疗及健康管理,可延缓肾衰竭时间,提高患者存活时间及生存质量[6]。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需要长期治疗及严格遵循医护的健康管理,患者遵医治疗或者遵护健康管理难度大[7]。对患者个体情况、病情及心理情绪状态、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存在的可能影响遵医治疗的弱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遵医遵护率,是充分发挥治疗及健康管理方案的基础[8]。

本文结果显示,较之于单纯的常规护理,早期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患者在护理后对疾病认知水平提升效果、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治疗护理期间的遵医遵护率也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明显高,治疗护理期间的并发症率的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综上,基于护理评估基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遵医遵护率,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率,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微血管负性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