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在骨折手术围术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3-01-11仲华路坦周甲思杨雪王亚南李赛超闫雪云赵玉河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围术血栓骨折

仲华 路坦 周甲思 杨雪 王亚南 李赛超 闫雪云 赵玉河△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输血医学科 ;(2.骨外二科病区;(3.检验科, 河南 新乡 453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折术后一类常见并发症,以往临床通过常规凝血指标评定有无发生DVT,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能反映出凝血酶及凝血因子水平,在外科创伤或者大手术后凝血状态检测中存在不足,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只能提供出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数量,无法对二者功能活性开展判断[1]。血栓弹力图(TEG)作为一种以细胞学为基础凝血检查手段,和机体中真实凝血环境更贴近,无需分离血液检测,能在短时间中动态分析凝血生成至纤维蛋白溶解的整个过程[2]。有研究显示[3],TEG属于预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DVT的一项敏感指标。本文探讨TEG和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该类患者围术期DVT生成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围术期有无出现DVT分成DVT组22例和无DVT组58例,DVT组男13例,女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0.24±5.36)岁;骨折类型:切开复位内固定12例,髋关节置换8例,其他2例。无DVT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75±5.20)岁;骨折类型: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髋关节置换23例,其他5例。纳入标准:均为在本院开展手术的骨折患者;DVT组围术期超声图像中观察到DVT,无DVT组围术期超声图像中未观察到DVT;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下肢存在静脉曲张者;近期开展过大手术或者口服影响到凝血功能的药物者;血液系统存在疾病者;存在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7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液2~3 mL,总共收集2份,其中1份血液放在真空抗凝试管内,以5 cm离心半径、3 000 r/min离心速度进行5min离心处理,得到血浆,经日本希森美康CS2000i血凝设备与配套试剂对两组PT、APTT、TT、FIB、D-二聚体(DD)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开展检测;另外1份全血标本放在含有3mL的3.2%柠檬酸钠真空抗凝管内,使用广州阳普医疗TEG设备中对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生成时间(K)、最大振幅(MA)及α角开展检测。

2 结 果

2.1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DVT组的PT、APTT、TT低于无DVT组,FIB、DD高于无DVT组(P<0.05);两组INR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2.2两组TEG指标结果比较 DVT组的R、K低于无DVT组,MA、α角高于无DVT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TEG指标结果比较

2.3凝血功能及TEG指标对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DVT的预测价值 凝血功能及TEG指标联合预测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DVT的AUC值是0.932,高于各项指标单一预测。见表3。

表3 凝血功能及TEG指标对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DVT的预测价值

3 讨 论

PT、APTT、TT、FIB、DD属于5项常见的凝血检测指标,也是检验科使用最多的一类临床检测项目。当PT、APTT、TT降低,FIB、DD升高时,说明机体的血液处在高凝状态[4]。本文结果发现,DVT组的PT、APTT、TT低于无DVT组,FIB、DD高于无DVT组(P<0.05),反映出结合PT、APTT、TT、FIB、DD水平能协助临床预测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有无DVT发生。骨折手术中,手术和麻醉药使用会将机体凝血和纤溶动态平衡打破,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血液黏滞性、纤维蛋白浓度,将凝血酶激活,引起下肢DVT[5]。但机体受炎症、感染、肿瘤等各类非血栓因素影响,也能产生凝血指标水平上升现象[6]。因此,单一凝血功能指标用于预测围术期DVT存在局限性。TEG能提供出整个凝血功能动态曲线图,全面分析由生成凝血块、生成纤维蛋白、活化血小板到纤维蛋白联结和血栓生成最终溶解的过程,完整独立对凝血机制做出解释,在迅速、全面评定患者机体的凝血状态方面较传统凝血实验优[7]。TEG的主要参数包含K、R、MA以及α角等,其中K能反映出血凝块的生成速率;R能评定参与凝血启动过程凝血因子的活性;MA能提供出生成血凝块最大强度和稳定性;α角能提供出血凝块的生成速度,但不会被低凝状态影响,和K值相比更为全面和准确[8]。本文结果发现,DVT组的R、K低于无DVT组,MA、α角高于无DVT组(P<0.05),说明围术期出现DVT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与血凝块生成速度及最大强度较无DVT患者高。说明临床能同时对常规凝血指标、TEG指标开展检测,为预测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DVT带来更加可靠和准确的信息。

综上,TEG和常规凝血指标在骨折手术围术期DVT预测中有着重要价值,且联合各项指标检测能更有效预测DVT发生,给临床制定有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围术血栓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