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11张大兴杨召强王少飞晁建虎杨嘉王登峰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椎间隙孔镜椎间

张大兴 杨召强 王少飞 晁建虎 杨嘉 王登峰

(1.宝鸡市中医医院脊柱一科(微创脊柱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1;2.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损伤肩肘科,陕西 西安 710000)

椎间孔镜技术,现在也称为脊柱全内镜技术,它的手术方法可以通过椎间孔入路或后路,或者经过侧后方的入路。现在椎间孔镜技术发展到了可以再去进行椎管内360°减压,对椎间盘内髓核摘除,对神经根松解,前方松解及后方松解[1]。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疗法的术后恢复影响因素包括退变程度Pfirrmann分级、病程、年龄等因素。本文旨在探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5.2±3.6)岁。纳入标准:本研究经本院患者知情同意,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伴有免疫系统性病变;伴有感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重要脏腑器官相关病变。

1.2方法 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是否出现终板炎改变、纤维环破裂、有无合并糖尿病(餐后2 h血糖超过11.1 mmol/L、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临床特征(腰腿痛并重、仅腰腿痛、仅腰痛)、手术方式(YESS技术、TESSYS技术)、平均病程(低于12个月、超过12个月)、性别等。回顾性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

1.3评估标准[3]根据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分析髓核信号的强度和纤维环的改变,对退变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级:I级:椎间隙高度正常,和纤维环分界清晰,均匀信号,髓核呈高信号;II级:椎间隙正常高度,和纤维环分界清晰,不均匀信号,水平方向低信号条带有或无;III级:椎间隙无狭窄或狭窄轻度,和纤维环分界不清,信号欠均,髓核呈灰色;IV级:椎间隙高度狭窄中度或轻度,和纤维环分界模糊,信号不均匀,髓核为低信号;V级:椎间隙狭窄重度,髓核为黑色无信号。术后恢复良好: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I~II级;术后恢复不佳: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III~V级。

2 结 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疗法的术后恢复影响因素包括:是否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手术方式、Pfirrmann分级退变、终板炎改变、纤维环破裂及年龄等因素(P<0.05)。见表1、表2。

表1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经皮椎间孔镜疗法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n(%)]

表2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经皮椎间孔镜疗法术后恢复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椎间孔镜椎间微创技术的目的是在椎间盘纤维环外手术,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力造成的疼痛[4]。手术采用的是局麻治疗,术前也不需要禁食禁水。术中患者意识清醒,可以把手术中的感受与手术医生交流。另外,椎间孔镜系统从腰椎一旁进入,利用了人体骨骼结构的自然通道,所以不用切除骨骼、韧带,对患者腰椎的稳定结构没有损伤和破坏[5]。

本文结果显示,年龄、纤维环破裂、终板炎改变、Pfirrmann分级退变、手术方式、临床特征、否合并糖尿病均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经皮椎间孔镜疗法术后恢复情况的因素(P<0.05),与J.W.Ying等[6]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患者年龄越高,因伴有神经根粘连、椎间关节增生等多种病变,促使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手术的难度增加,对手术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手术时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予以系统的干预,降低神经根粘连的程度,降低椎间关节的增生程度;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腰椎退变程度逐渐加重[7-8],对术后的恢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的Pfirrmann分级程度越高,说明腰椎退变程度越严重,术后出现复发的风险系数越高。手术方式中TESSYS技术对于患者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根具有一定的损伤,患者的恢复程度不佳。临床特征中出现腰腿痛并重的患者术后恢复不佳,主要源于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疗法,对患者的机械性压迫引发的疼痛治疗较好,而对因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刺激引发的疼痛改善不显著。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疗法的术后恢复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纤维环破裂、终板炎改变、Pfirrmann分级退变、手术方式、临床特征、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需要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猜你喜欢

椎间隙孔镜椎间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