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的探索

2023-01-11颜华娜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本双减家长

颜华娜

(厦门市蔡塘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9)

“双减”政策对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必须随着“双减”进行改革,那么“双减”之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减负增效,笔者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家校齐努力,促进“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质量,促进主题式项目的深度学习,向评价要质量,在学科中减负增效,在评价中减负增能,在家庭中减负增信。

一、双维课程减负增效

“双维课程”是指学校课程结构中的两个维度——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个维度的课程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同步优化。课程实施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积极运用家长资源,推动“三百两千”特色校本课程的落地,“三百两千”即“百花、百城、百健、千诗、千艺”校本课程,发展学生多元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指的是“学为中心”,追求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方法结构和教与学评价的优良效果,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学习方法结构、优化教与学的评价。在“双减”中由“赋时”向“赋能”转变,“减”中有“增”。

(一)国家课程的学科整合学习增效

学校结合校情从课堂、教师、学生层面进行双维课程优化的实践,整合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学校课程优化建设的方法,减负增效。通过“德雅教育下的双维课程优化实践研究”,构建德雅教育下的双维课程研究模式;探索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结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力,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达到减负增效。

一是关注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利用跨学科知识点进行融合教学,既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又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再见了 亲人》一文,教师结合《长津湖》,让学生进行各科的横向学习:数学学科计算当时敌我军队的数量和各种武器的数量装备等;音乐学科则让学生学唱抗美援朝的相关歌曲和学习朝鲜民族舞蹈等;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之战,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美术学科则让学生进行冰雕连战士的国画创作和皑皑白雪的场面素描等;道德与法制学科则让学生画思维导图——绘制长津湖战役的路线图以及志愿军战士的感人场景的片段介绍等……通过这样各学科的横向学习,让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学习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同时联结更多相关主题的知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能用于解决不同学科间整合衔接的问题,学生深刻体会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为什么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为什么志愿军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再见了,亲人!”的感人场景。这样的学科横向联系,“减”中整合,“减”中增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是关注不同学科间的纵向联系。利用跨学科知识点进行融合教学,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又有众多的基本概念支撑[1],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再见了 亲人》一文,教师结合《长津湖》,语文学科让学生写观后感或者读后感;道德与法制让学生描绘出志愿军战士当时的心境——学生深深感受到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年轻的人们必须拿起枪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只为我们现在能有宁静的生活,学生对志愿军战士油然而生的敬佩无需教师多言;综合实践活动则让学生思考——假如没有长津湖这场战役,将会是怎样情况?志愿军战士采用的是什么战术?学生明白了:“这场战役志愿军战士不打,就是我们这一代要打。”在敌我力量和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采用夜间的游击战争等战略战术,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死伤无数,不得不投降……为了保家卫国,“冰雕连”让人潸然泪下!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故事都浸满着淋漓的鲜血,让我们铭记历史!这样的学科纵向联系,“减”中探究,“减”中增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力,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二)校本课程的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增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学校层面制定的校本课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完整且系统化,保证学校校本课程具有逻辑清晰且全面的文本内容[2]。学校结合校情、师情、生情和家长资源,开发“三百两千”特色校本课程,即“百花、百城、百健、千诗、千艺”,引领学生进行主题式的项目深度学习,让学生聚焦一项主题任务,不贪大求全,不流于浅表,让每个学生对一项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进行有深度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对其中某个知识点拥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可。同时面对学习主题,学习小组进行一定的分工合作,将每一个主题内容有机分解。每个学生分担一项任务,主要负责一个知识板块的学习研究,这样学生锁定任务沉下去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在减负中提质、增效,减轻学生的负担。

一是“百花”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3]。结合校情——学校校园绿化面积占40%,校园的植物小到凤仙花、鱼腥草,大到四五层楼高的落叶乔木大王棕树和榕树等,100多种的植物,学校组织教师开发出“百花”电子书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主题有校园植物我知晓、校园“百花”课程我制作、校园植物名片我制作、养绿护绿我参与等,让学生通过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志愿服务等活动方式,既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关心植物的意识,又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懂得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等情感,学生在开展护绿活动中“救救凤仙花”的活动让人感动——“我们是护绿抢救小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校小中庭的绿化带,今年9月份开学新种的凤仙花种下去一周后就蔫了。同样是这块地、同样是这样的凤仙花,以前开学种下去,至少可以常开常绿三四个月。今年怎么啦?我们小组开展了‘救救凤仙花’的活动。我们请教花工,和花工一起观察土壤,记录凤仙花的浇水、生长情况。两周后凤仙花还是没办法救活,我们和花工重新翻新土壤,重新种下凤仙花,再次进行观察,同时在一个角落种下万年青进行对比观察,是土壤问题?还是浇水问题?是虫害问题?还是其他问题?第二次的凤仙花也还是种不活,我们只好和花工重新换成种植万年青,现在的万年青长得很好。但我们对于凤仙花养不活的谜还是不气馁,我们让花工把学校的土壤拿到天地物业花木部进行检测,我们希望救活我们的凤仙花。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通过这样的主题项目式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减负中增效。

二是“百城”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50%是农民工孩子,家长整天忙于生计,很难有时间陪伴孩子,如何让孩子了解世界、了解中国及福建与闽南的名城、名人,学校开发《美丽城市》校本课程,通过家长课堂、运动会等让学生演绎一城一风情,每一届运动会学生精心查找资料、自学了解自己喜欢的城市风情进行演绎,如:云南傣族风情演绎、闽台文化龙狮舞、河南少林寺风情演绎、海南风情演绎、巴西风情演绎等,学生了解世界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城市各地风情的主题式项目学习中,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三是“百健”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健康的体魄很重要,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学校开发了各年级百年保健校本课程,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保健技能主要聚焦:最好的饮料是开水,拒绝碳酸饮料;洗手、洗脸的方法与好处;根据天气、季节学会穿衣;正确刷牙及刷牙的重要性、龋齿的预防;预防近视的方法、眼睛保护,做好眼保健操等。中年级学生学习的保健技能主要聚焦:消毒棉签的使用、创可贴的使用;认识人体腹腔重要器官;体温计的使用 ;合理健康饮食;中暑的预防处理方法;认识人体重要穴位(合谷、涌泉、人中、足三里、三阴交等);拒绝毒品及毒品的危害。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保健技能主要聚焦:学会包扎急救(八字形、环形、三角巾包扎方法学习);出血的止血方法;电子血压计使用;高血压与低血压药;青春期教育及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烫伤急救处理;抽筋的急救与预防;心肺复苏的掌握;心脏病的预防与保健;艾滋病的预防与保健等。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可以学到这些保健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保健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家、校、社的拓展延伸,创新和应用保健知识和技能,凸显校本课程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的显性成果和应用。

四是“千诗”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如何让学生外塑形象,内养雅气,学校开设了千诗的校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学生幼小的心灵,涵养学生,让学生成为儒雅少年:低段学生开设“我是小明星”诵读会;高段学生开设“英雄联盟演讲团”活动,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沟通,会演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五是“千艺”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深度学习。千艺校本课程主要从艺体类手艺、生活类手艺、科技类手艺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特长,学校结合班级教师、学生特长制定《“千艺”进班百花开——班级特色活动》,既有班级个性,又有共性,如:一、二年级每周一节种植、武术、国际象棋课;三年级每周一节陶笛课,陶笛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学生人人学得起,陶笛加教材一套200多元,亲民、实惠,学校有厦大师资和专家,三年级学生全员普及,每一位学生人手一把陶笛,由音乐老师每周一节课教学,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小学毕业掌握一门乐器。学校举办各级陶笛夏令营活动,让三年级学生参与展示,学生自豪感倍增;创设陶笛迎新春快闪活动,让学生尽情演绎,学生非常喜欢陶笛。同时每周为学生创设国旗下舞蹈、合唱、话剧、相声以及各种乐器等展示活动;校园的走廊文化用学生的国画作品来布置,学生成为小画家!每天大课间让学生展示足球、篮球、舞龙舞狮、跆拳道、花样跳绳等体育项目,学生在愉悦的项目学习中,掌握艺体类特长和本领。

生活类的千艺主要通过家长入课堂教会学生各种生活本领,如家长进课堂,教会学生包水饺、做蛋挞、做月饼、炒菜做饭等,让学生在体验制作中享受劳动的乐趣。科技类的千艺主要通过班级制的科技制作活动,如开展手抛飞机活动、制作各种船模、摔不破的鸡蛋、编程等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感受科技的魅力。

通过“三百两千”校本课程主题式的项目深度学习,学生在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自我领域等素养提升,同时学生将校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情境,学生的学习从三维目标达成学习延伸到核心目标达成提升的学习,转知成智、转识成慧、化平凡成经验,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知识、创新和应用知识,增效。

二、多维评价减负增能

多维评价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要,已发展成为鞭策教师成长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评价理念,为“双减”的学科教学与评价指明方向,教学是开展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评价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改进作用。评价犹如一面“旗帜”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又如“阶梯”一般帮助学生到达核心素养的目标[4]。“双减”中的双维课程优化需要多维评价来支持,在减负中增强师生的能力和信心。要想在课堂层面真正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课堂学习评价体系,即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提倡绿色评价理念以及倡导教育公平等特点。

教师评价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落实、成效的检测及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2012年我国颁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教师专业能力层面将“激励与评价”纳入其中[5]。因此学校采用360度的全角课堂评价,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堂文化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从清晰、准确、教具应用、启思、创新、多元等角度进行评价;课堂文化评价主要从激情、互动、合作、尊重、和谐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学习主要从专注、自主、参与、探究、思维、达成等角度进行评价。让师生在绿色评价中赋能和增能,给教师“双减”后的教学评价导向,让学生沐浴“双减”后学习的快乐和动力!

三、家庭教育减负增信

“双减”除了学校层面的落实,还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家庭是每个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其影响会伴随人的终身。因此我们应意识到“双减”绝不是单边行动,亟须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合作。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双减”的政策一致,才能让学生、家长更有信心,在“双减”中配合与支持学校,实现双赢。

因此作为学校应该了解家长对“双减”的感受如何?学校采用问卷调查,家长普遍认为“双减”学生作业确实减少了,但家长对于“双减”后该如何引导孩子很茫然,学校通过家教培训,让家长与学校、老师形成共识,明白“双减”后更要注意孩子学习背后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价值的引导,让孩子有学习的自信,保持良好的学习力。如:家长反映“孩子很烦做重复的事,比如老师的小测,孩子要么不写,要么只写一半……和孩子聊过,孩子说,我都会,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重复呢?”通过家教引导家长:“充分肯定孩子在这个过程的情绪:你是说重复的事让你做觉得很烦对吗?烦是因为你已经会了,可是还要写,你希望只要会了就可以了是吗?你喜欢学习新知识是这样吗?妈妈看到你有很强的求知欲,这是很棒的学习品质哦。你这么烦还在写,妈妈看到你很遵守规则,很了不起!”家长根据家教引导实践,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顺畅了,孩子也在不断进步。另一个家长则反馈“孩子回家就是一直在看书,不写作业,等到晚上很迟了才要做作业。做不完则告诉妈妈明天六点叫他起来做作业,家长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通过家教引导家长:“看到孩子想六点起来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孩子希望自己能做好。大人需要看到这一点,再和孩子一起看看什么让他做不到,支持孩子做到,孩子写完了作业就表扬他战胜了自己,他会很开心……”通过这样的家庭教育引导,既减轻家长的亲子障碍,也减轻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让家长在减负中看到了孩子学习行为背后的学习动机和良好品质,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双减”减的是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作为学校和教师可在“双减”背景下从双维课程的优化中“三增”,增效率、增能力、增信心,从“赋时”转型为更注重教育教学的“赋能”,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在校本课程主题式项目学习中积极参与,有自我学习的空间,由被动式的学习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教师的教从原有简单的知识传授过渡到“赋能驱动”,让学生学习的动能,由外在的压力转化成探索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内驱力。课堂中、活动中洋溢着师生双主体互动共生、教学相长、和谐温馨的氛围,使教与学的双主体都能聚焦自身内在素养的提升,实现真正绿色育人。

猜你喜欢

校本双减家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我心中的好家长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