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阳县东河沟东城社区段治理方案浅议

2023-01-11徐亚萍程丽荣

陕西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行洪河沟山洪

徐亚萍,程丽荣,邱 娣

(1.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2.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1 概况

千阳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陈仓区,东与麟游、风翔县毗邻,西同陇县接壤。千河是渭河中游左岸较大支流之一,东河沟属于千河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千阳县南寨镇王家山村白火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邓家塬、余家庄,于千阳县城东侧汇入千河。

拟治理的东河沟河段工程上游起点为宝汉高速公路桥,下游末点为东城社区广场末端的东大街涵洞,设计治理长度1.057 km。拟治理河段位于县城区附近,位于东城社区广场以北,距离城区1 km。该段河道两岸高岸坎以上为耕地,右岸中部为东河沟村,沿高岸坎半坡和顶部修建房屋,左岸为生产道路和高岸坎。下游末段为东城社区广场公园,两岸高岸坎以上为县城企事业单位及住宅楼、村民房屋。两岸高岸坎因植被少,崩塌现象严重,雨季泥土顺坡冲刷至河道内,对岸坎安全及河道行洪均造成严重影响。该段河道两侧滩地为台阶耕地,主槽因群众耕种侵占,已萎缩至宽度约1 m。河道内为上游泉眼出流的常流水,下游段因沿河群众取水及下渗,河道内基本无水。河道内树木杂草丛生,未经整治,河道杂乱,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天然土坎未经防护,即使不发生大洪水,也会自然垮塌,另外常受雨水冲刷形成冲沟。

2 主要问题

(1)工程区一直没有进行综合治理,与县城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该段河道两岸高岸坎以上为耕地,右岸中部为东河沟村,沿高岸坎半坡和顶部修建房屋,左岸为生产道路和高岸坎。下游末段为东城社区广场公园,两岸高岸坎以上为县城企事业单位及住宅楼、村民房屋。两岸高岸坎因植被少,崩塌现象严重,雨季泥土顺坡冲刷至河道内,对岸坎安全及河道行洪均造成严重影响。

该段河道两侧滩地为台阶耕地,主槽因群众耕种侵占,已萎缩至宽度约1 m。河道内为上游泉眼出流的常流水,下游段因沿河群众取水及下渗,河道内基本无水。河道内树木杂草丛生,未经整治,河道杂乱,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天然土坎未经防护,即使不发生大洪水,也会自然垮塌,另外常受雨水冲刷形成冲沟。

(2)工程区洪水灾害频繁,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立体气候明显,大风、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损失惨重。山洪灾害是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

(3)管理范围不明确,群众防汛意识差。近年来河道内乱倒、乱弃现象严重,影响河道行洪,使防汛抢险工作增加更大压力、难度。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是贯彻落实中央治理山洪沟精神的需要。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形成相对完善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增强沿岸居民、重要基础设施等防护对象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减少应急避险频次,在突发较大山洪灾害时争取应急避险转移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本工程属于国家安排的山洪沟治理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后将完善工程区的防洪体系,降低保护区山洪威胁,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是抵御山洪侵害,安全防洪的需要。本次治理范围内没有修建系统的山洪防护工程,沿岸居民、农田等都得不到有效保护。若不修建完善防护工程,再发生大洪水,其损失将无法估量。从防洪安全角度需要对河道进行治理,减小山洪造成的危害。

(3)规范河道管理和防汛抢险的需要。近年来河道内乱倒、乱占现象加剧,造成河道行洪不畅,防汛抢险工作增加更大压力、难度。防洪工程建成后,管理部门将管护责任及管护范围予以明确,使沿河群众行为约束在治理堤线以外,保障河道行洪宽度和群众安全。

(3)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工程区河道进行防洪治理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改善沿河两岸居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工程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对本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4 治理方案

根据洪水分析计算成果,设计洪水位均位于现状天然河道主槽岸坎内,因此不用修建堤防工程,因洪水流量、流速较小,本次对河道主槽岸坡进行生态防护。因河道两侧滩地被群众耕种侵占,如不划定范围,明确边界,将影响河道行洪断面,因此,对原河道范围种植灌木等绿化隔离带,与群众耕地明确边界,同时对耕地造成的水土流失起到防护作用。因两岸边坡植被较少,山坡黄土裸露,雨水冲沟明显,陡坎可能坍塌,随雨水冲到河道内,造成山洪灾害。因此,对岸坡种植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及减弱山洪灾害。

4.1 治理工程平面布置

依据该段河道现状、现状岸坎,以及所保护的对象分布,结合工程区总体规划,在满足河道行洪、上下游衔接平顺、封闭的要求下综合考虑工程总体布局。共分三段进行治理:

(1)高速公路桥至东河沟村段:该段长度600 m。该段河道为峡谷型,沟道宽约20 m,两岸高岸坎高度约20 m,坎顶以上为耕地,右岸坎顶为东河沟村,沿高岸坎顶修建房屋,左岸半坡零星几户房屋。该段河道在高速公路桥以上有63 m长河道主槽被土覆盖,通过涵管过流,本次设计对该段河道开挖疏浚,边坡采用生态植物防护。该段河道主要沿右岸高岸坎坡脚,左岸为台阶耕地,主槽因群众耕种侵占,已萎缩至宽度约1 m,河道内树木杂草丛生,河道内为上游泉眼出流的常流水。因此,对该段河道断面进行整修,对岸坡进行生态防护,对耕地与堤防明确边界。维持现状浅滩、宽潭、台地等自然地形,因地制宜,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多样性生态河道。利用泉眼处现状河道较为宽阔地形,修建跌水,形成蓄水水面,提升该处环境品质。东河村现状跨河木桥,下游侧现状河道为天然深潭,修建跌水,形成蓄水水面,提升该处环境品质。

(2)东河沟村至县福利中心桥段:该段长度153 m。该段河道两岸为耕地,两岸高岸坎以上左岸为耕地,右岸为东河沟村,沿高岸坎半坡和顶部修建房屋,左岸为生产道路和高岸坎。该段河道在福利中心桥上游侧为接近直角转弯,在右岸形成较宽的三角形坡地滩区,左岸为生产道路和高岸坎,主槽因群众耕种侵占,已萎缩至宽度约1 m,河道内常流水因沿线群众取水逐渐变小。两岸高岸坎因植被少,崩塌现象严重,雨季泥土顺坡冲刷至河道内,对岸坎安全及河道行洪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该段河道断面进行恢复,确定行洪区范围,对岸坡进行生态防护,对耕地与堤防明确边界。对洪水淹没范围禁止耕种,采用植被覆盖,保持河道稳定,滩面生态。对两岸高岸坎增加植被措施,保障岸坡稳定。

(3)县福利中心桥至东大街涵洞段:该段长度304 m。该段现状河道两岸为东城社区广场公园,两岸高岸坎以上为县城企事业单位及住宅楼、村民房屋。该段河道较宽,主槽明显,但未经整治,河道杂乱,乱倒垃圾现象严重,河道内基本无水,天然土坎未经防护,即使不发生大洪水,也会自然垮塌,另外常受雨水冲刷形成冲沟。因此,对该段河道断面进行清理、整修,对岸坡进行生态防护,在新民村处、公园中部、广场段分别修建3 处跌水,形成浅水湿地环境,与现状广场公园相协调。

4.2 治理工程措施设计

本区域绿化中,尽量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如灌木林地、草地以及湿地、人工水面等,满足不同物种对环境特质的需求。同时尽量丰富植物种类,保证物种与群落的多样性。植物布置除注重季相时序、疏密关系外还考虑纵向的植物群落变化和横向植物层次变化。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典型植物群落设计效果。根据绿化部位、景观需求等不同,选配植物主要类型为:护坡草坪、耐旱野花、灌木、乔木、浅水区湿地植物、水陆两生植物等。

(1)河道滩地带工程措施设计

本次设计河道及漫滩地带,现状为野生植被,河槽两侧被群众耕地侵占,植被防护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尤其冬季地面裸露。本次设计分段采用不同的植物措施进行防护治理。

高速公路桥至东河沟村段长540 m,在水中种植湿生植物,水边种植亲水开花植物,滩面种植多种开花及常绿植物形成舒适自然的花带生态植被。对滩面和道路两侧进行简单合理的绿化,形成林下带绿,绿中有彩的景观效果,改善沿河生态环境。在现状泉水和生产桥处修建1#、2#跌水,形成水面,在湖底种植黑藻等水生植物,湖边分层次点缀亲水草本与花卉,岸坡搭配常绿与开花灌木。

东河沟村至福利中心桥段长220 m,水中种植水生植物,水边种植亲水开花植物,滩面及两侧缓坡地带种植多种开花及常绿植物形成舒适自然的花带。

福利中心桥段至东大街涵洞段长297 m,配合现有公园风格,在河道内修建跌水,形成水面,两岸采用生态植被方式进行防护,水边布置多年生亲水植物,边坡种植深根植物实现防冲兼绿化的目的,同时搭配多种开花植物提升景观效果并改善沿河生态环境。

(2)高岸坎山坡带工程措施设计

宝汉高速公路桥至福利中心桥段长750 m,两岸高岸坎现状植被较少,且种类单一,本次设计对其进行生态植被防护。采用在坡面种植多年生常绿灌木及乔木对岸坡进行植被防护及美化。植物搭配疏密适当,高低错落,旨在通过立体配置形成多层次生态防护效果,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乔灌木进行搭配。色彩丰富,尽量避免地面裸露,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使设计区域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效果。植物选取以乡土树种为主,降低养护成本,在防风固土的同时兼顾美化环境的作用。

(3)高岸坎坡脚挡墙防护工程设计

左岸直立高岸坎较多,有坍塌的可能,因此,对居民区附近群众生产生活有影响段,对坡脚进行挡墙防护,并设置植物措施,减小因水土流失造成岸坎坍塌的影响。设计挡墙防护段位于福利中心桥以上,靠左岸高岸坎坡脚,总长93 m。对高岸坎坡脚进行防护,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型式,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挡墙顶宽60 cm,高2.5 m,基础埋深1 m,临河边坡1∶0.3,背河侧垂直。挡墙距离现状高坎坡脚宽度1 m~3 m,挡墙背侧填土种植植物防护,填土顶部至挡墙顶部留有一定高度,为岸坎塌落土方留有空间。为使挡墙外表美观,对挡墙临河面贴花岗岩,长度50 m,刻字作为工程简介牌。

5 结语

本文针对千阳县东河沟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方案,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有力措施,是维持提升东河沟生态健康的重要工作、是造福沿岸人民的幸福河的有益工程,是促进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行洪河沟山洪
江苏平原沙土区河沟边坡土壤侵蚀机制及模拟研究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拟定行洪通道方案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花园湖行洪区启用条件与分洪效应研究
优雅地表达
致命山洪
蒙城县河蟹河沟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父亲迎着一场山洪
钓鱼捞虾摸泥鳅
桥梁行洪论证的分析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