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营地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及途径研究

2023-01-11周海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营地智慧生命

周海魁,江 超,钟 翔

(1.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2.巢湖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教育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与和善的性格。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学生是青年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希望。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2020年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人才的推送。因此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是输送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不能够忽视。高校开展智慧营地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营地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生存能力、帮助大学生获得了生活常识。智慧营地教育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 智慧营地教育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营地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认可,人们普遍认识到智慧营地教育的价值所在,充分肯定了营地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智慧营地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不可替代的。智慧营地教育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的身心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1.1 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即让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认识生命,爱护关心自己以及他人等。智慧营地开展具有主题色彩的生命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和体验活动内涵来认知生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此外,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和民族前途及命运的主宰者。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智慧营地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学会珍爱生命,更多的是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价值。当今高校也有跳楼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脆弱、抗压能力不强。而生命教育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生命价值。智慧营地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是让大学生切身体验“生命”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得出情感与心得,与他人分享体会,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感受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与需求。通过活动的体验,让大学生感受生命的真谛,体验生命的价值。

1.2 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则是在模拟生存环境中组织开展一系列与生存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传授参与者们知识、生存技巧,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培养学生们的生存能力。在营地,学生通过系绳结、搭帐篷、游泳等学会生存技能,还有最为学生喜欢的真人CS活动。营地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着积极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精英,在大学不仅仅只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多的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生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当今大学生的自主能力、自我防范意识较差,新闻头条不缺乏大学生被骗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究其原因还是大学生生存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而智慧营地教育作为新颖的教育方式,是提升大学生生存能力的新举措。通过几天的营地生活与教育,锻炼大学生的自主生存能力,从而避免此类不良现象的发生,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

1.3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教育源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促教育。智慧营地教育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学生在营地里体验各项活动和学习生活的基本常识,营地导师通过教学并指导学生实践,秉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营地是进行教育的校外课堂,学生在营地接受教育,不同于学校课程教育,营地更多的是让大学生主动、积极、不受约束的沟通交流,不在受传统课程教育的约束,释放学生的天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潜力。营地不仅仅是校外课堂,也是学生进行户外生存的场所。学生通过露营学习生活基本常识和生活小技能,从而得到身心锻炼。营地提供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场所,让学生了解生活,探索生活的真谛。智慧营地教育“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智慧营地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1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不难看出,此类现象的发生是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无法有效解决,心理素质太差。从另一层面看,大学生完完全全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不到生命来之不易以及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校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主要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刻不容缓。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展智慧营地教育,将积极影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智慧营地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大学生放下包袱去体验去享受,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活动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引导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困难。同时加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智慧营地教育“以人为本”,受教育者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参与体验,通过活动体验,体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大学生荣誉感、成就感等,使得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正视生命。

2.2 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当今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不占少数,而父母过度溺爱导致他们的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日趋下降,此种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良性发展。按常理来讲,大学生已经作为成年人,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家长时常来校园送一些关于吃喝住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真的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吗?大学生不得不长期离开父母,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现实的需要和各种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自觉选择生存教育[1]。可针对此现象,结合智慧营地教育,开展生存教育主题性活动,让大学生在营地当中体验学习各项生存技能,提升大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2.3 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大学生全面发展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2]。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灌输式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予学生实际性的帮助。营地生活教育秉行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陶行知也指出:“老教育坐而听,不能起而行,新教育却是有行动的。”课堂教育应充分结合课外教育,而营地生活教育即是课外教育,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3]。营地提供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通过营地这一平台展现运用自身的才华。坚持“教学做合一”,作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理所当然,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学会的知识。大学生参与体验智慧营地教育活动无论是在身体或身心都得到相应的锻炼。智慧营地教育活动核心点不在于活动,而是在于育人,培育人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发展。

3 大学生身心孱弱现状及原因

当今的大学生是在和平年代下出生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再加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照料下,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父母的无微不至关怀下,孩子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年龄段主体为“00后”,其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耐挫力较弱,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大学生在参与活动和体质测试时,不免有些学生认为项目难度过大,直接放弃体验,否定自己的能力,可谓身心孱弱的一代。此现象已经影响到高校学校教育,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忧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高等学校教育中智慧营地教育被忽视

我国智慧营地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必定需要摸索前行,发展过程曲折在所难免。随着国家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智慧营地教育逐渐受到了认可。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4]鉴于此,智慧营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就目前看,我国高校建设营地并不多,只有部分高校建设了营地,如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等,可见智慧营地教育是被这些高校认可的,但我国高校智慧营地教育的开展并没有普及,目前还处于发展摸索阶段。智慧营地教育的价值以及影响力没有“深入骨髓”,但高校智慧营地教育开展趋势呈现良好态势,这也是高校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智慧营地教育的开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3.2 大学生对于智慧营地教育的认知度不够

大学生对智慧营地教育概念只限于“营地”二字,而其“教育”并没有得到学生深入了解。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其高校智慧营地教育课程是划分到体育选修课之中,学生选择此课程的原因主要有:受到专业课程影响,只能选择智慧营地教育课程;出于自身的好奇心;受到室友、同学的影响等。可看出,学生对智慧营地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其价值意义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片面地认为营地是提供娱乐健身的场所,而营地的内涵价值没被学生所认知,再加上智慧营地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自然对其不够了解。另外,学生片面理解智慧营地教育活动只是通过体验带来乐趣和锻炼,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价值。不可否认,智慧营地教育的确给学生带来乐趣和健身效果,其核心的教育意义并没有被学生吸纳。

4 智慧营地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智慧营地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肢体活动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也包括影响学生认识生命、生存、生活。基于现状,应利用时代资源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优势,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当下的主要任务。

4.1 “营地+体育”

智慧营地教育涉及体育教育,二者关系密不可分。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体育强国的战略,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但从《2014年体质监测公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竟不如初高中学生。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极力推动素质教育。而智慧营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能有效改善学生身心素质现状。营地活动形式主要是以人的身体活动、亲身体验得出真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智慧营地教育与体育颇有相似之处,体育给学生带来健康作用无可厚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智慧营地教育的发展必定要受到体育的影响,二者的结合模式也是将来智慧营地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家对全民健康非常重视,国家和高校也意识到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较差。智慧营地教育与体育密不可分,体育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二者结合,一是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二是智慧营地教育能被高校和社会所认可。

4.2 “营地+冰雪运动”

营地的发展受到了季节的限制,营地在冬天几乎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高校开展智慧营地教育频繁时期为春、夏、秋时期。由于受季节的影响,学生的运动热情也会受到影响,营地应开展与季节相适应的运动。高校营地应与时俱进,成立冰雪运动相关专业,丰富群众冰雪活动,大力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借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积极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近几年,冰雪运动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冰雪运动产生兴趣。营地应充分拓展冰雪运动。营地开展冰雪运动,可利用场景模拟或道具器材替代,避免高投入。因地理因素南方开展冰雪运动代价较高,完全可通过主题性场景模拟和道具器材代替,让全国学生都能体验冰雪运动,让营地不再感受冬天的“尴尬”。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智慧营地教育不能停滞不前,让学生在冬天走出寝室,感受不一样的冰雪运动,让营地在冬天不再“冷”。

4.3 “营地+互联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深深地影响当今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开展新型的教育模式。高校应建立智慧营地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智慧营地教育APP。每个营地因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具有的特色也各不相同。营地可将智慧营地教育理论研究以及作用价值,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推送给大学生。让大学生认知智慧营地教育,从而认可智慧营地教育所带来的作用价值。让大学生认知智慧营地教育,提高学生参与营地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营地的活动也可推送给大学生,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活动。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高校营地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将主题色彩的活动放入微信公众号内推送给全校学生,学生通过自身报名(报名人数应限定),达到一定人数营地就开展活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基地,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其身体是生命根本,心理健康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智慧营地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但智慧营地教育在我国处于初始阶段,教育方式、手段有待提高完善。待在原点,既不利于智慧营地教育的发展,又不能最大化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智慧营地教育离不开体育、冰雪运动和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应充分结合时代优势,培养大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营地智慧生命
Camp welcomes kids back
回归营地活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