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先创优

2023-01-09吴陈舒李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初心使命

吴陈舒 李平

摘要:革命战争年代,贺页朵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保存了我党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彰显了强大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和实践力量。贺页朵的后代深受影响,将贺页朵的红色家风代代相传。贺页朵的红色家风生成逻辑与贺氏家族的传统家风家训影响、革命斗争的大环境熏陶、贺页朵个人的崇高精神追求等相关。并形成对党忠诚、助人为乐、不畏艰难为内核的红色家风传统。在百年新征程新起点上,传承贺页朵的红色家风,对于夯实对党忠诚的家风基石、坚守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在平凡岗位争创事业的个人境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贺页朵;入党誓词;红色家风;初心使命;对党忠诚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7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注重家风家教家风建设”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挖掘中国共产党现存最早入党誓词保存者贺页朵及其红色家风内涵与时代价值,有助于在进一步了解和阐述好共产党人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承传统。

1贺页朵红色家风的生成逻辑

1.1贺氏家族的传统家风家训影响

《永新清塘贺氏族谱》记载历史上的北田弦上贺氏家族,于1428年由永新城南清塘居家迁往北田(时称北玲)定居置业。清塘贺氏是永新县的名门望族。家教严明,家风淳朴,教习有方,这是一个家族传承的基因,是子孙后代讲仁义孝悌、讲规矩道德的基础。贺氏宗祠笃亲堂门联——笃厚博文唐学士,晋儒宗名传万古,亲民明德作忠诚,为孝子庙享千秋。真切反应了北田贺氏族人的祖辈业绩和后来向往。《永新清塘贺氏族谱》载有《贺氏家训》、刘髦书《恒规字箴》、史经国《刲股记》及《协千翁刲股说》,训示贺氏后裔恪守尊崇做人的规范,约束做人的德行,捍卫做人的尊严。其中《贺氏家训》提到“孝悌忠信”人之本,“礼义廉耻”国四维;“勤俭智勇”应做到,“温良谦让”好自为。贺页朵就是在贺氏家族的家风、家教、家训的熏陶中成长,并身体力行将家风家训传承给下一代。

1.2革命斗争的大环境熏陶

1926年北伐部队攻下永新县城后,农民群众成立农民协会,高举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旗帜。贺页朵也积极参加农民协会组织,开展各种农民运动,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得到提高,后被群众推举为北田村农民协会副会长。井冈山斗争时期,贺页朵以榨油职业为掩护,在榨油坊设立地下交通联络战,为红军收集情报,配合红军转运粮食、筹备食盐、运送伤员。此外,贺页朵还积极主动参加了三次攻占永新城、“永新困敌”的战斗、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等。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并将为人民谋幸福、解放全人类成为贺页朵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思想上向往革命、要求进步的心聲融入贺页朵的日常工作实践中,这为贺页朵红色家风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3贺页朵个人的崇高精神追求

入党后,贺页朵更是心系百姓,听从共产党和红军的指挥,不顾个人安危,以榨油坊为永新县地下交通联络站作掩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为党和红军排忧解难、苦干实干为党和红军工作。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岁月里,贺页朵牢记“永不叛党”的誓言,默默帮助老百姓渡过难关。除了榨油,贺页朵还给乡亲治伤,面对保安队的严密监管,贺页朵仍始终如一地帮助他人。这成为贺页朵这位普通农民一生的追求和目标,也是贺页朵红色家风形成的个人魅力基础。

2贺页朵红色家风的核心内涵

红色家风来源于红色基因,孕育出红色气质。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文明。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贺页朵对党忠诚、对革命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品质,通过对子孙的日常教育,形成了一份誓词、代代坚守的壮丽篇章,是共产党员红色家风代代相传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2.1对党忠诚:贺页朵红色家风的核心内涵

(1)对党忠诚是贺页朵的政治品质。由于贺页朵在革命事业上的表现出色,1931年1月,永新县的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并为他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在贺页朵献出这份誓词之前,他从未告诉任何人,因为他始终牢记组织的叮嘱,保守党的秘密。革命胜利后,他仍然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信不疑、矢志不渝,经常教育后代,听党的话,跟党走。1951年,中央派慰问团到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时,贺页朵将这份保存多年的珍贵的入党誓词亲手交给慰问团负责人。贺页朵的入党宣誓书,也就成为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

(2)对党忠诚是贺页朵对子孙的教诲。贺页朵对誓词的坚守,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子孙后代心中。他传给子孙的家风家训,就是以入党誓词为核心内容的精神体现。在党组织的教导下,贺页朵懂得必须推翻压迫剥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成为他毕生追求的目标。贺页朵对子孙的教育重在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树立,重在对子孙骨气、节气、正气的凝练和引导。贺页朵经常说“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做人要不怕吃亏、做事要不怕吃苦,做人做事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贺页朵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孙后代都继承和弘扬了贺页朵践行入党宣誓书的精神品质,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

(3)对党忠诚是贺页朵子孙的信念传承。贺页朵的大儿子贺世发,志愿奔赴抗日前线,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在上海英勇参加了淞沪大战。二儿子贺世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积极主动参加党的革命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可以说,贺页朵的儿子以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传承了贺页朵的红色家风。

贺页朵的三孙子贺佐文,入伍时就把祖父贺页朵的入党誓词照片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学习的榜样。参军后,贺佐文报名参加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在哥哥贺佐智的信中,贺佐文写道:“我的一生都已经交给了祖国。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全,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是应该的。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家庭,就应该为保卫祖国而斗争。如果我牺牲了,你们一定搞好家庭团结,照顾好母亲、伯父母,对弟弟要加强培养教育,把我一生没有做完的事情您要给我们做好。”可以看出,贺佐文汲取了贺页朵身上强大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并付诸实践。

贺页朵的四孙子贺佐武,在三哥贺佐文对越自卫还击战英勇牺牲之时,刚正好年满18岁的贺佐武化悲痛为力量,牢记爷爷贺页朵的教诲,积极要求到哥哥所在的部队参军,接过哥哥的手中的枪,保卫祖国大好河山。并于1982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后,贺页朵为吉安电力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2.2助人为乐:贺页朵红色家风的真切实践

(1)贺页朵热心助人情怀。革命时期贺页朵热心帮助侦查员贺龙雪。贺页朵坚信共产主义,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并且为之浴血奋战。在井冈山地区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感召下,他满怀热情地投身其中,把自家的榨油坊提供给红军当作秘密联络点,开展革命工作。侦查员贺龙雪通过装扮成可怜的要饭盲人或是疯癫的要饭癫子等形象开展侦查工作以减轻敌人的注意。当贺龙雪来到贺页朵的榨油坊时候,贺页朵看到又要饭、又发癫的“盲人”,非但没有赶走他,相反,尽力帮助他,并腾出位置给他吃住睡觉。在慢慢熟悉中,贺龙雪带领贺页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成为了贺页朵的入党介绍人。和平时期贺页朵热心为百姓服务,新中国成立后,贺页朵宣誓书在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尽管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了,但贺页朵依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百姓服务。这份乐于助人的情怀不断浸润、熏陶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孙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贺页朵子孙热衷公益事業。贺页朵子孙即使事业有成,也始终不忘祖父贺页朵的谆谆教诲,无私回报家乡。大孙子贺佐才于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事医务工作行业,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德品质。每次回家乡都会给村民义务看病,从不收取分文。二孙子贺佐智,从事教育工作,热爱家乡,还先后为龙安小学、才丰中学、任弼时中学捐赠款物。贺家子孙斥巨资在家乡永新县的中小学设立奖教基金,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为家乡修桥修路,积极引进凯迪绿色能源项目,建设生物质能热电厂,发展高产油茶,造福当地百姓。

2.3不畏艰难:贺页朵红色家风的重要品质

坚忍不拔是贺页朵的高尚品格。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贺页朵因身负重伤留在当地坚持斗争。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将入党誓词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保存下来。无论斗争多么残酷,环境多么险恶,他都勇敢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贺页朵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但他意志坚强,从不低头。1970年,84岁高龄的贺页朵去世。在临终之前,还嘱咐后代要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上的话。贺页朵不仅在革命斗争年代践行了入党誓言,在和平生活中也从未向困难低过头。正是贺页朵誓死保存入党宣誓书的可贵行为,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并形成了鲜明特色的红色家风。

贺页朵不畏艰难保存入党誓词书的精神品质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不惧困难,勇挑重担。现如今,贺页朵子孙还常常不计个人得失、不求经济报酬、不顾年老体弱、不辞劳顿辛苦,义务接受全国各地的报刊及宣传媒体的跟踪采访,义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学校师生、部队官兵、企业职工等进行宣讲,讲述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弘扬优良作风,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3贺页朵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贺页朵管好了个人、教育好了家人、影响了家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保存者贺页朵的精神及其红色家风,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3.1夯实对党忠诚的家风基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家风滋养好作风,好作风塑造好党员。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忠诚奉献的党员不断铸就、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爱党护党的家庭文化,是最生动的信仰传承,也是最有效的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身为党员干部,就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用生命守护入党誓词、终身坚守“永不叛党”的贺页朵,树立了初心使命薪火相传的光辉典范。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尤为重要。

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入党誓词教育、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把“红色”之魂融入家教、家规、家训中,赓续初心使命,让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在一代代人中传承下去、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3.2坚守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全社会的好风气。家国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是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论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把个人信息写入宣誓书,还是积极参加红军战斗,抑或是十几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保护入党宣誓书,都体现了贺页朵不畏艰难为国为民的精神情怀。贺页朵的子孙后代也在努力践行入党誓言中报效祖国,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因为有无数像贺页朵及其子孙后代一样的共产党员初心如磐、信念永驻,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3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了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使千千万万个家庭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几基点。“对党忠诚、坚韧不拔、无私奉献”是贺页朵红色家风的核心内涵,其体现的“爱国、敬业”导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二者具有非常高的耦合性。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并在家庭中传承的先进的、蕴含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价值系统和行为规范。”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红色家风具有独特的作用。传承红色家风既是永葆共产党人初心的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江西好人陈志娟,原本幸福的家庭,因接连遭遇三次重大意外,不惜卖掉自己的房产救治父母和哥哥,命运一再给她以痛击,她却始终以“最早入党誓词宣誓人”贺页朵的坚韧不拔精神为引领,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悉心照料病残长辈家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仁、爱”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更要深挖红色基因,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大力宣传像贺页朵及其子孙一样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孕育好人文化精神家园,以平凡人铸就的精神丰碑成为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3.4提升在平凡岗位争创事业的个人境界

贺页朵的一生,是平凡普通、勤劳俭朴的一生,但是他這种忠于理想、追求信仰、对党忠诚、严守秘密的精神,却激励、教育、影响着后代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积极为党工作,成了贺页朵这个普通农民一生的追求。贺页朵的后人牢记贺页朵的革命精神,发扬贺页朵的光荣传统,在各个的岗位上以身作则,积极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新时代,弘扬贺页朵红色家风,就是在新征程中融入大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良好家风家教涵育道德品行。”也正是像贺页朵革命前辈誓死保存入党宣誓书并用一生践行宣誓书的言行,将贺页朵宣誓书的强大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和实践力量转化为中国梦的强劲动力,激励鼓舞着更多的革命后代传承红色家风,牢记入党宣誓,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道喜,贺静.初心与誓言:贺页朵其人其事[N].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14-16.

[2]许罡.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131.

[3]夯实对党忠诚的家风基石[N].人民日报,2020-07-08(4).

[4]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党风政风[N].人民日报,2017-02-21(3).

[5]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江西日报,2019-11-2(1).

[6]习近平.在会见第1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7]家国情怀润家风[N].四川民族教育报,202-05-08(03).

[8]申艳丽.新时代传承红色家风的几点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1):7-12.

[9]黄德锋.朱德红色家风及其时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4):107-113.

[10]“全国最美家庭”陈志娟,肖志凌夫妇孝老爱亲诠释传统美德[EB/OL].http://pc.yun.jxntv.cn/p/216021.html.2020-01-0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贺页朵‘入党宣誓书的重大价值研究”(21DJ25D)。

作者简介:吴陈舒(1990-),男,硕士研究生,萍乡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李平(1990-),女,硕士研究生,甘祖昌干部学院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初心使命
基于高校辅导员初心使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肩扛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光荣使命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何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