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龙镇山区玉米高产增效栽培技术

2023-01-09吴福秀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长龙籽粒粉剂

吴福秀

(连江县长龙镇综合技术保障中心,福建 连江 350500)

长龙镇地处连江县东北部山区,全镇总面积68 km2,辖7个行政村,全镇人口12 000人左右。长龙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600~2 100 mm,山高雾重,平均海拔380 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气温18℃。长龙镇属典型的农业山区,玉米在当地广泛种植。传统栽培技术模式下,玉米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理想,积极推广应用玉米高产增效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播前准备

1.1 选用良种

结合当地环境、土肥、用途、茬口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良品种,优选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玉米品种。以长龙镇为例,可选择黑糯600、大爱12、辽禾308、华试919、巨龙998等玉米品种。

1.2 种子处理

①晾种。在晴天摊铺晾晒玉米种,杀灭种子表层病菌,同时也激发种子酶活性,保证发芽率。②选种。利用风选、机选等方式,将破碎、残缺、霉变、虫蛀的种子剔除,留下饱满、大小均匀的玉米种备用。③包衣处理,使用由杀菌剂和杀虫剂组成的玉米复合型专用种衣剂,按照规定比例拌入玉米种当中,可有效降低玉米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率。经过包衣处理的玉米种,不可再用水、药液浸泡,避免失效[1]。

1.3 选地整地

一要坚持轮作,优先和小麦、大豆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倒茬,减少田间菌源残留,防止病害的发生。二要选择机械入田方便、浇水排水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pH值在6.5~7.5的地块种植玉米。三要在上茬作物收获后,清理干净田间残留的枯枝败叶,针对需要秸秆还田的地块,应提前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并施腐熟剂加快腐熟发酵,提高地力。四要对尚未秸秆还田的地块深翻晾土,深度控制在25 cm,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松散度和透气性,便于玉米植株扎深根,同时还要利用阳光暴晒土壤,杀灭部分虫卵和致病菌。

1.4 施足基肥

基肥主要包括条施、撒施、穴施3种施肥方法,其中条施法效果最佳,便于后期玉米植株根系吸收利用。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加适量的化肥。建议每0.067 hm2施加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氮肥15 kg、磷肥30 kg、钾肥20 kg、锌肥1 kg,将肥料深翻入土后,耙平表层备用[2]。

2 精细播种

2.1 适时播种

在地温稳定在10℃~15℃时播种,此时温度适宜,播种后出苗率高。若采用覆膜栽培,可提前1周进行播种。

2.2 合理密植

山区玉米种植时,用种量控制在2 kg左右,紧凑型品种每0.067 hm2种植4 800~5 500株,披散型品种每0.067 hm2种植3 500~4 000株,早熟品种每0.067 hm2种植5 000~5 500株,晚熟品种每0.067 hm2种植3 500~4 000株。

2.3 种植质量

使用玉米精量播种机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培土等多道工序,不仅效率高,播种量均匀,株行距一致,而且能够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要确保深浅一致,正常情况下深度为4~5 cm,若土地较黏,深度为2~3 cm,避免过深阻碍出苗,墒情较差的土地播深8 cm,避免土壤水分蒸发影响出苗[3]。此外,玉米播种时,建议采用宽窄行播种法,宽行90~100 cm,窄行40 cm,株距控制为25 cm左右。

2.4 及时覆膜

针对需要覆膜的地区,应在玉米播种后及时盖膜。覆膜前需清理干净田间的秸秆、残留根茬、石块,避免将地膜划破或顶起。要合理选用地膜,建议使用幅宽60~70 cm、厚度为0.005 mm的超微可降解膜。要随播随盖,确保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四周应用土压实,避免大风天气将地膜刮起。需要注意的是地膜边不可压土过多,以免影响采光。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3.1.1 检查地膜

玉米种植后,农户要定期检查地膜状况,尤其是大风天气过后,若发现地膜有破损,要及时用细土封严,营造良好的增温保墒效果。

3.1.2 及时放苗

大部分玉米苗出齐后,要及时开口放苗,要遵循“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放,晴天避中午,大风不放苗”的原则和要求,开展放苗工作,建议每穴放壮苗1株,苗孔控制在3.3 cm左右。放苗后要封严放苗口,避免跑风漏气、降温跑墒。

3.1.3 补苗定苗

放苗时,若发现有缺苗的现象,要及时进行补苗,将密集处的苗移栽至缺苗处,最好带土移栽,尽量在阴天移栽,移栽后应浇灌充足的定根水,保证移栽成活率。同时,玉米植株长出6片叶时,要做好定苗工作,将弱苗、病苗以及杂苗去掉,留下壮苗即可。

3.1.4 打杈除蘖

玉米植株出苗3周后,及时除去分蘖,避免其和主茎争夺水分及养分,阻碍植株生长。

3.1.5 追肥中耕

苗期配合中耕进行追肥,每0.067 hm2追施尿素20 kg、钾肥5 kg,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3.1.6 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病虫害主要包括根腐病、黏虫、地老虎等。玉米根腐病防治时,建议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黏虫防治时,建议用甲敌粉2.5 kg拌细土15 kg制作成毒土,傍晚撒施在玉米心叶内即可;地老虎防治时,建议在幼虫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施玉米苗四周土壤,成虫可在玉米田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将其诱杀,效果显著[4]。

3.2 穗期管理

3.2.1 重施攻穗肥

玉米植株生长至大喇叭口期后,一方面要做好中耕培土工作,提高土壤透气性,另一方面要配合做好追肥工作,建议每0.067 hm2追施尿素30 kg,将其施加于玉米两植株之间,施肥后应及时培土,避免养分流失。

3.2.2 科学排灌

玉米植株进入穗期后,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大,此时若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但禁止大水漫灌,将含水量稳定在75%左右为宜。若遇到持续雨水天气,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引发涝灾,影响玉米植株根系呼吸和生长。

3.2.3 病虫害防治

玉米穗期常见病虫害包括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大斑病防治时,建议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效果显著。小斑病防治时,建议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玉米螟防治时,可在田间悬挂黑光灯将其诱杀,亦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将卵消灭,减少田间玉米螟数量,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2 000倍液灌根,亦可起到不错的效果[5]。

3.3 花粒期管理

3.3.1 巧施粒肥

玉米进入花粒期后,要重视对粒肥的施加。若玉米植株长势好,叶色浓绿,无早衰现象,可不追肥或少追肥,避免影响生育期。若玉米植株长势弱,叶色发黄,出现早衰现象,要及早追施粒肥,建议每0.067 hm2打穴深施尿素5 kg,或者碳铵15 kg,防止玉米植株脱肥早衰,提高叶片光合功能,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玉米产量。

3.3.2 灌水排涝

玉米灌浆期,农户应结合天气状况做好浇水、排水工作。灌浆期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5%左右为宜,若低于该标准值,应及时浇水,确保正常开花授精;若高于标准值,则要及时排水,避免水分含量过高发生涝灾。

3.3.3 隔行去雄

隔行去雄是玉米花粒期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在玉米抽雄时,农户应及时开展该项工作,建议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整田的去雄量控制在2/3左右,保持田间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减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节省养分和水分,增加玉米产量。玉米去雄时,要保证操作规范性,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2且尚未散粉之前,隔行、隔株去除雄穗,优先去除弱株和虫株的雄穗,靠近地边的玉米植株不可去雄,避免对授粉造成影响。此外,去雄时要避免对顶端叶片造成损伤,防止影响产量。

3.3.4 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盛花期若玉米植株遭遇大风、持续高温干旱、持续降雨,会对自然授粉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工作非常重要。农户应选择在晴天9时—11时授粉,一边采粉一边授粉,将新鲜花粉颖壳去掉之后,用毛笔蘸取少量的花粉涂抹至雌穗花丝上即可,或用花粉筒授粉,亦可起到不错的授粉效果。人工辅助授粉,有助于提升玉米授粉率,促使玉米颗粒饱满,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3.3.5 防虫防鼠

防治蚜虫时,建议喷施50%抗蚜威3 000倍液、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要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现象;鼠害防治建议用磷化锌毒饵,用磷化锌40 g拌玉米等饵料1 kg,然后加入适量的香油,将其充分拌匀后撒施在老鼠活动位置即可。也可使用敌鼠纳盐毒饵,用1%敌鼠纳盐1份拌玉米、小麦等饵料30份,然后加入适量植物油,将其投放至田间,可有效毒害老鼠。

4 适时收获

在玉米籽粒胚下端出现黑色层,籽粒乳线消失、脱水变硬,果穗苞叶变黄时进行收获,此时籽粒饱满充实、个头均匀,籽粒含水量小,收获后易于脱粒储存,商品价值最高。收获时,建议采用玉米自走式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输送、剥皮、茎秆切碎、果穗收集、根茬破碎还田等多道工序,减轻劳动强度。收获后的玉米,要再晾晒一段时间,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3%左右时再储存。储存时要控制好温度,不可超过30℃。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发霉变质。要做好防鼠防虫工作,保证玉米籽粒安全。

5 结语

综上所述,长龙镇是纯农业山区,玉米种植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新时期,在玉米种植中要积极创新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玉米高产增效栽培技术,掌握玉米高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确保玉米安全稳定生产,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长龙籽粒粉剂
刘长龙教授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勇闯长龙阵
机收玉米籽粒破损率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暴雨后长龙大坝书所见
孟长龙美术作品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