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发展策略

2023-01-09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油松苗床

王 芳

(合水县自然资源局,甘肃 合水 745000)

绿化造林活动是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要想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必须要培育大量的优质苗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苗木培育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对苗木培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在北方地区,油松是较为常见的树种之一,在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很多地区的造林树种之一。将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到油松种植中,可以使苗木质量和成活率大大提升,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因此,总结北方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并进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油松的生物学特征及应用价值

油松属于松科,又称为红皮松,是我国北方地区造林活动的先锋树种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油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适应能力强、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方面。油松喜阳,具有很强的抗贫瘠能力与排水性能,而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得到了广泛种植。据相关资料记载,油松自然分布在辽宁、山西、青海等地区,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具有材质坚硬、耐腐蚀、抗压强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油松可以应用在建筑、枕木等方面,是我国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1]。此外,油松的枝叶非常茂密,富含松脂,形态非常雅观,既可以单独种植,也可以成片栽种,在北方地区多应用于城市的园林绿化,综上可见,油松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2 容器育苗发展现状

过去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影响,我国油松育苗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常是将黏土用塑料薄膜或者纸包起来,为苗种创造出封闭的育苗环境,技术含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出的苗木,幼苗的成活率很低,即使有的幼苗成活,也会在后期生长中出现树苗卷根等状况,不利于苗木的生长。

近年来,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塑料化工产业取得了发展,为容器育苗提供了一些先进技术,也提供了多种包装材料,促进我国容器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应用容器育苗技术,但是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应用,加上受到资金、技术以及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我国容器育苗技术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1世纪初期容器育苗技术才得到我国多个地区的广泛应用[2]。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外先进的容器育苗技术逐渐传入到我国,对我国容器育苗技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容器育苗技术是在传统育苗方式上创新出的科学育苗方式,是将一些有养分的土壤放置于特定容器内,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基质,保证幼苗生长所需养分、水分供应,有效改善幼苗的生长环境,在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同时,确保幼苗后期的正常生长,进一步提高苗木质量,达到良好的绿化造林效果。

3 容器育苗技术

3.1 容器育苗前准备及播种方法

3.1.1 做好整地与作床工作

需要根据育苗场地实际,合理设计苗床高度,将其设计成可以顺利排水的低苗床,在做好苗床之后,要压实地面,并且做好消毒工作。通常情况下,消毒水使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将消毒水的喷洒量控制在0.5 L/m2。苗床的宽度应当大于0.9 m,但是不超过1.2 m,最好可以放置10个育苗容器。

3.1.2 合理设计油松容器的规格

通常情况下,苗木不同,育苗容器也不同。油松苗木的生长比较特殊,苗木初期生长缓慢,但是后期苗木生长速度加快。油松的育苗容器直径为12~15 cm,高度大约15 cm。同时,苗床上的育苗容器数量大致为80~90个/m2。

3.1.3 做好育苗土壤养分的分配工作

需要根据油松对养分的需求情况,合理控制土壤的酸碱度,确保营养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最好就地取材,将当地现有的养分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比如,可以收集周围农户家里动物粪便等农家肥[3]。另外,在容器育苗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磷钾肥等肥料,合理安排这些化学肥料的配比,保证苗木生长的养分充足。一般情况下,进行土壤养分配置时,营养土中的农家肥占比为15%,化学肥料占5%。

3.1.4 做好消毒杀菌

在容器育苗过程中,在将土壤和种子放入容器之前,需要将营养土过筛,把营养土中的碎石等杂物清理掉,杀菌消毒。如果营养土的质量为100 kg,那么需使用将1.5 L、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到营养土上消毒,消毒后搅拌均匀,留好备用。在播种之前,需要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对种子消毒,将消毒完成的种子放在26℃的环境下,并且层层堆积起来,开始催芽工作,一般催芽的时间为3 d,将发芽的种子筛选出来进行播种。

3.1.5 做好播种工作

在消毒工作完成后,将已经做好消毒处理的营养土均匀打湿,按照标准要求装钵,当营养土装到容器袋口2~3 cm时,将提前挑选出的发芽的种子撒到上边,再用营养土把育苗容器装满,确保整个容器装实。等到容器全部装满装实后,将这些容器有序排放在苗床上,容器中间的空隙使用细土填充好[4]。另外,苗床的周围要用砖和土团团围住,避免中间透风,最后进行灌溉处理,确保苗床底部与容器内的水分充足。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因此在容器育苗时,可以使用地膜将苗床整个覆盖住,使苗床始终保持良好的水分和湿度。

3.2 容器育苗苗期管理方法

3.2.1 水分管理

在容器育苗过程中,要想减少出苗时间,避免苗种腐烂等问题,需要合理把控苗木浇水量,采用少量多浇的方法浇水,为苗木生长提供足量的水分。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把握好浇水时机,密切观察土壤表面的干湿程度,如果土壤表面比较干燥,可以选择增加浇水量,确保浇透浇好;如果土壤表面比较湿润,可以选择少浇或不浇。苗期使用的水需要提前晾晒,可以利用蓄水池提前晾晒,将温度适宜的水浇灌在苗床上,保证土壤湿度在正常范围内,为顺利出苗提供基础保障[5]。

3.2.2 施肥管理

在容器育苗时,苗木都在容器里,容器又在苗床上,因此苗期追肥需要使用液态肥料。通常需要进行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要将0.25%的施磷酸二氢钾均匀喷洒到苗床上,同时施以0.4%的过磷酸钙,提供充足的磷钾肥料;第二次追肥施与第一次间隔30 d,第二次追肥需要将0.5%的尿素喷洒到苗床上,提供充足的氮肥。等到追肥工作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清水清理苗木枝叶上残留的肥料,防止肥料的浪费,让苗木得到足够的养分。

3.2.3 病虫草害防治

容器育苗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将容器内的杂草清除,避免杂草生长吸取幼苗的养分,确保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充足。需要选择正确的时机,注意要在浇水后,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下进行除草,切记不可在土壤干燥时除草。因为如果土壤太干,拔掉杂草时会给苗木的根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油松苗期的病虫害类型与特征。油松苗期需要防治的病虫害有2种,分别是白粉病与介壳虫,这2种病虫害在雨季发生概率更大。防治白粉病时,需要使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防治松树介壳虫时,需要使用1 000倍的粉蚧灵溶液。

3.2.4 做好间苗工作,及时移栽新苗

间苗工作时,需要按照苗木除劣择优原则,将容器里生长状态不佳的幼苗拔除,保留下长势良好的幼苗,确保一个容器内留下一株幼苗。在间苗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容器内的幼苗已经死亡时,需要及时将多余的新苗栽种进去。对于刚栽种的新苗,需要做好遮阴浇水工作,保证充足的养分,促使苗木的健康成长。

4 北方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改进建议

4.1 挑选优质种子,提高发芽率

在油松容器育苗时,要想从整体上提升苗木成活率,需要在育种之前挑选优质的种子,并且做好种子消毒工作,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效减少田间管护成本。此外,油松容器育苗工作开展过程中,育苗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没有污染而且透气性强的育苗材料,避免出现苗木根部腐烂等现象,在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4.2 创新油松育苗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

由于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减少容器育苗成本,简化容器育苗过程,促使其得到更多基地的应用,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苗木生长质量。针对育苗产量问题,需要在育苗时应用立体多层种植方式,实现育苗的规模化,进一步提高油松育苗的产量,将油松的综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4.3 强化容器育苗技术宣传与推广,加大资金投入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业推广服务,积极推广容器育苗技术,让更多地区和基地应用该技术。同时,林业主管部门要重视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加大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容器育苗技术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保证。具体来说,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机构与育苗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改进容器育苗技术,不断提高容器育苗技术水平,实现容器育苗规模效益。除此之外,政府与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活动,围绕先进技术和容器育苗技术展开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培养专业的林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容器育苗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不断提高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管理能力,促进优质油松苗木的发展,形成油松苗木生产的产业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北方地区来说,油松是重要的先锋树种,能够有效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容器育苗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油松育苗质量,而且还能满足我国农林业发展需要,值得推广及改进。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油松苗床
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措施探讨——以东北某村为例
北方地区格宾生态护岸结构形式选择及质量控制
油松种子催芽处理方法与研究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辽西地区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北方地区草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