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钢琴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实现路径*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钢琴育人

王 丹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做出的指示这一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中,在学科基础上发挥课程所特有的育人功能,让各门学科都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思政内容的教育理念。钢琴艺术历史发展百年,有其自身的教学体系,内含浓厚积淀的文化艺术资源与教育优势,钢琴课程作为地方院校音乐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可以将之与“课程思政”进行完美融合的一门音乐学科,因此探索钢琴教学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是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优势,使其成为地方院校音乐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隐形推力。

一、“课程思政“理念与钢琴教学的契合点

(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钢琴教育理念相契合

课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首先,课程思政是“育人教育”,其作用是提高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它要求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其他各门课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其次,课程思政要求“全课程育人”,它与一切现有的课程相结合,同向同行,使所有课程在传达知识、技术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使学生心灵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课程思政还要求“显隐结合”,在充分发挥各科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层面的引导,将显性的知识技术学习与隐形的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高校的重要任务就在于给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只有通过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专业课教育上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填补专业课教育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育人环节的空缺,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钢琴教育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指导学生掌握钢琴演奏技术技能的同时,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它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外,在“育人教育”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钢琴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及精神层面上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演奏技术的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内容和价值观的教育上。

(二)“课程思政”育人主体与钢琴教学育人主体相契合

钢琴艺术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它也富含着人类文明的养分,在西方钢琴艺术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科学的学习系统,并且在中国钢琴艺术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它们沉淀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学生在钢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钢琴演奏技术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是对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发展,使自己养成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共同发展,从而担负起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重任。

(三)“课程思政”育人内容与钢琴艺术文化内容相契合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教育的产物,是教育领域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育理念,其育人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建立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国家战胜困难的伟大精神力量,更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钢琴艺术虽然多集中于西方钢琴作品,但中国钢琴艺术作品中的由中国民间歌曲改编的作品,中国传统调式改编的作品,中国民族器乐曲改编的作品这些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及特定的时代精神,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传承优秀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正与钢琴艺术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文化内容相契合,钢琴艺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文化的非典型性的传承,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

二、地方院校钢琴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钢琴教育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技术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思想文化层面的升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钢琴艺术中伟大的人类文明、爱国主义文化及科学发展观等和谐思想的感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身心发展,同时使人类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钢琴教育中这些丰富的育人内容与课程思政不谋而合,无论环境的改变,时代的变迁,这些富足人类内心的育人内容的内涵是不会改变的。但在地方院校音乐学科钢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钢琴艺术的育人资源和教育优势。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关于高校及地方院校钢琴教学现状研究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整理了钢琴教学“课程思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有待加强

教师是钢琴课程教学的主导者,是在专业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执行者,同时更是把控钢琴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钢琴教师具备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钢琴课程的“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德育培养的意识,只有具备这种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地方院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了钢琴艺术中丰富的育人价值,将钢琴教学作为一项技能技术类课程进行教学,以最终的技术考评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当代大学生都是已具有独立思想和完全人格的成年人,个性鲜明且比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在钢琴教学对学生进行机械性生硬植入,学生是难以体验到钢琴艺术所具有的思想性、文化性等思政的价值。教师缺少了对学生思政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钢琴课程的积极性。在钢琴教学中,钢琴作品大多以西方的作品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课题,因此如何能够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钢琴教师提高自身的育人意识,在钢琴教学中主动植入钢琴艺术的思想性、文化性等思政元素,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体现技术技能的同时体现出德育内容,才能真正达到钢琴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钢琴课程“课程思政”目标设立尚待明确

课程目标制定的正确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地方院校钢琴专业钢琴程教学大纲的深刻探究可知,其中大部分课程目标设置仍以专业钢琴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而对钢琴课程“课程思政”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程目标中基本无涉及或涉及极少。本人通过梳理,总结出地方院校钢琴课程目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知识目标,让学生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知识,弹奏技法和技能及钢琴艺术的基本发展史。第二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钢琴的教学规律,具备演奏中小型钢琴作品及初级钢琴教学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第三价值目标,通过有关钢琴艺术发展史的讲授,让学生感悟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地方院校的钢琴课程目标分析发现,现有的课程目标中主要将重点放在了钢琴演奏技术技法的掌握以及将来能够胜任初级钢琴教学及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任务方面,而对钢琴艺术所蕴含人类文明的文化积淀、中国钢琴作品背景中的中国文化基因及中华民族气质的思政元素涉及少之又少。虽然思政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在2016年已被提出,全国各级学校也围绕着思政教育进行了研究探讨及教学实践。但目前为止,地方院校的钢琴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目标也尚未明确,因此钢琴课程“课程思政”目标中所涉及的思政元素不丰富,钢琴艺术文化的育人价值在钢琴课程目标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钢琴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欠缺

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结合不能凭空想象,要落到实处,要与教学紧密结合。钢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更是涉及了哲学文化、美学、伦理道德文化等。而现实教学中钢琴理论知识学习并未得到重视,课堂中涉及内容少之甚少,且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选用也并未设置在钢琴课程教学大纲中,这些作品不仅能体现文化自信的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内涵,也能使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深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发掘时代发展历程中优秀的、被传承的中华音乐文化基因,从而展示中国钢琴作品所具有的中西文化兼容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具有实际意义的。目前钢琴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使得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学生鲜少有机会接触,最终可能造成他们对钢琴文化艺术的理解不够全面,也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人类文明和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四)钢琴课程“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尚需完善

通过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地方院校钢琴课程的考核评价形式虽已发生改革性的变化,如“线上+线下”混合式评价模式的运用,但考核方式还是以钢琴作品演奏的终结性评价为主,钢琴理论知识的考核一直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由于尚未建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钢琴课程评价体系,导致了在钢琴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除学习钢琴演奏技术技能及了解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相关内容外,与钢琴演奏的理论知识、钢琴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等内容还未被纳入评价标准范围内,以致学生对钢琴艺术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内在价值等内容掌握极其少,因而很难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精神文化内涵的学习和感悟。这种课程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会对钢琴课程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长期以来,教师对于钢琴教学评价关注主要集中在钢琴学习的表层功能也就是作为音乐技能的功能,而未能深入地挖掘与钢琴艺术文化中的丰富育人功能、文化功能并将其纳入评价内容的一部分,通过简单的量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作为钢琴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这种现象将钢琴艺术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基本忽略了,因此,在钢琴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应融入“课程思政”加以完善。

三、钢琴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建设

钢琴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积极融合是钢琴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通过对地方院校钢琴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研究,个别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缺乏思政认识,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缺乏有机结合。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注重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坚持文化自信,本着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在课程中贯穿培养学生高尚的价值观念意识,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及人类优秀文化思想传播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提升,满足高校钢琴课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需求。

(二)深挖钢琴课程的思政元素

钢琴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产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涉及了哲学文化、美学、伦理道德文化的智慧结晶。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构建钢琴“思政”曲目曲库,设计思政目标的课堂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既有政治思想理论又有思想意识的内容。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养成过程中形成立足艺术、心系国家、勇于担当的个人修养。此外,要将艺术价值与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清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在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中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明价值及爱国爱民族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钢琴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美育功能。

(三)改变钢琴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观念,将爱家、爱国、爱民族、爱社会等价值观与自身的爱国意志密切结合,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的共荣辱共发展,课程思政和钢琴专业教学的积极融合是突破了传统钢琴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局限,因此在钢琴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成为:以钢琴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作为基本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发掘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主题,并在主题教学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丰富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四)完善钢琴课课程评估体系

全面的评估体系是推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先决条件,评估体系的优化有助于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在钢琴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后,对学生的评价需要考量学生思政方面的实际表现,钢琴专业教学属于实践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以钢琴演奏作为主要方式,在教师向学生讲述、引导、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以后,学生可以通过作品的演奏、表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自信心,从而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上升到更高水平。

目前,通过调查发现在地方院校钢琴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情况并不理想:首先地方院校教师对于钢琴艺术文化思政内容的认知较浅,其次现有的钢琴课程目标也限制了思政元素的发挥,再次钢琴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欠缺及“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尚需完善也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融入。本文通过展现钢琴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探究当前地方院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为地方院校钢琴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钢琴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