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点、难点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3-01-08陈方媛蔡小莉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陈方媛 蔡小莉

(郑州财经学院)

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高尚情操、理论政策素养及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一门必修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随之而来的是各类鱼龙混杂的信息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带来挑战,迫切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守牢思政课主阵地,占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高地。同时要线上线下相结合,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促使其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并努力实现“三全育人”,达到传道授业和润物无声“双赢”的效果,构建协同高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有效地发挥大思政课的引领导向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性的现状调查

(一)分析影响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实效性的因素

1.教学内容偏“题”

在课堂教学时,有些任课教师受专业背景影响,有些教师受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会导致对自己有一定积累或者感兴趣的内容多讲,而对于自己比较陌生的内容略讲。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为例,任课教师有的学习的是近现代史专业,那么他在讲到有关历史事件的时候,可能会讲得很细致,而对于相对不熟悉的理论政策部分,很可能仅是点到为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引用正面和反面的案例,而有些教师随意扩大负面内容的比重,而且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没有把问题讲透,没有对负面内容加以解释和引导。

2.教学方法偏旧

根据调查显示,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在访谈时,有些学生反馈,教师在上课时经常会照本宣科,教案中的案例也已过时,课件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这势必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受师资、教室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的思政课都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会给教师设置课堂上的实践交流、分组讨论等带来很大困难,即在有限的课时里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同时,大教室里坐在后排的学生的听课效率势必会受到很大影响,也为教师有效地把控整个课堂带来较大挑战。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剖析

1.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参与意识增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1.23%的教师认为将思政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99.01%的教师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着力把握思政教育元素和课程专业知识的融合点,卓有成效地把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等思想精准地融入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学中,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发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由此可知,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认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及其作用。

2.高校大学生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认知加深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推进,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接受程度有所改善,认同感不断增强。从调查问卷来看,70.21%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模式非常认可,也能正确认识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所产生的良好效果;80.2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自己未来想要什么,能够科学地做好大学规划,并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且对于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遇到问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点、难点

(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

1.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较难达成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专业课教师也在尝试找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点,并采用各种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地嵌入课堂中去。然而很多时候,专业课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工作任务,生硬地加入带有思政色彩的内容。因为自身教学方法的处理不当、对思政内容理解不深等原因,使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无法和谐相融,从而造成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2.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明确界限较难确定

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度如何把握,即在每堂课中融入多少内容、占用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则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的目的;若花费较大篇幅去进行思政教育,无疑会影响专业课程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所以,思政教育与专业授课之间的界限比较难界定,若没有相关的限制措施,则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

(二)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存在难度

1.“课程思政”理念未深入人心

“课程思政”是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所有教育者都参与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少专业课老师对于传授知识和引领思想之间的“桥梁”没有真正打通,依然持有“专业课教师只需要把专业知识教好就行了”的传统思想观念,只顾埋头拉车而不会抬头看路,漠视当前形势政策,这种状况就使得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纽带断裂,使思政课陷入“孤岛”的困境。长此以往,倘若专业课教师只知教书而不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终将成为思政课的“独角戏”。

2.“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未达标

“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传道授业的质量,同时也要追求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很多专业课老师倍感压力,因其在读书阶段和工作期间都未系统学习思政课程的知识,政治素养和理论积淀有欠缺,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因受专业限制,他们本身所学思政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课程思政”没有走心地了解,找不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切入点。还有一些老师对时事政治不甚关心,也没有主动学习党的理论政策,缺少知识积累,也会导致在试图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时捉襟见肘。因此,倘若教师自身素养不达标,势必会制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与建构存在难度

1.战略定位不明

高校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首先要进行科学定位。然而,现在许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都缺少对目标、功能、内容、方法等的明确定位,没有系统全面、统筹全局的教育教学规划。因此,缺少明确定位就好像施工缺少图纸一样,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要么是没有融入思政教育内容,难以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么是在专业课教学时太偏于“思政课化”,使学生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合作过程中无法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同时也削弱了二者协同育人的成效。

2.运行机制不健全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个有机运行的系统工程,需要健全有力的运行机制。然而,目前大多高校都需要健全和完善多方、多渠道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比如,有的高校在统筹、规划、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水平还有待提升,部门与部门、学院与学院之间的相互联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较普遍,同时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不足。另外,老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例如有的老师只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而忽视了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这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无法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成效。运行机制不完善使思政教育很难实现“全面开花”。

3.制度保障缺位

考核激励制度和监督反馈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但是,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思政一直都是高校教学成果考核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也较难做到量化考核,这就给“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考核激励制度的健全完善带来较大难度。另外,很多高校的监督反馈制度并不完善,获取信息滞后,甚至不准确,无法及时解决新问题,从而抑制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

三、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应对策略

(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好思政课攻坚战

1.提高教师质量,发挥主导作用

高校应充分考虑到思政课教师的发展,积极搭建教师自我“修炼”平台,激发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使其有获得感,从而使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师能留得下。另外,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作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转变其课堂“灌输者”的传统理念,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生事物,了解不同时期教育对象的特征,善于将他们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方式引入教学中,比如开通思政微信公众号,分享学生感兴趣的思政话题;还可以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制作微视频,分享感受等。

2.改革“教-学”理念,实现知行合一

思政课堂应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由传统的重“教”转变为重“学”,构建双向“教-学”关系。比如,在每节课上课前给学生一个热点话题,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上课前二十分钟设置课前分享环节;根据课程中的某一个主题,如爱国主题,为学生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等等。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成长成才特点的实践育人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3.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

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直接受到教学内容质量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正让学生感兴趣。还要树立“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媒介生存”的新特征,秉持教学“内容为王”的理念,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迎接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挑战。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思政课师生可以通过这一交流平台分享学习心得等。

(二)强化组织顶层设计,优化分层落实机制

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出台专门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政策,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费保障。

从高校层面来讲,在建设课程思政过程中,应确保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各部门的联动作用,推动各二级学院重点落实,真正实现顶层设计和分层落实的有机结合。首先,课程思政可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和教师党支部的联动作用,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其次,要充分发挥部门与部门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院系的联系,推动各学院相互学习,共建、共享、共惠教学平台,共同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第三,组建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专项方案,开展专项研究和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并及时分析总结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改进方案,提高整体协同效应,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从学院层面来讲,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在学校组织领导下,积极动员学院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为之提供不可或缺的师资保障。

(三)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1.培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强化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每一个教师都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思想引领的“指南针”,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的系统教育的任务,真正将思政教育的“养料”输送进学生的头脑。同时,应注意把思政教育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能结合自身实践有所思考感悟,并可以将所学理论作为方法论来指导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自觉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明确教师自我提升方式,加强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

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和立德树人的能力。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搭建不同专业教师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的平台,不断丰富广大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等和“课程思政”相关的主题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不断提升他们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

3.明确教师团队发展思路,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可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生力量,因此,高校首先应统筹谋划全局,明确教师团队的发展思路。首先,高校可根据校情选拔优秀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培训,组建课程思政建设精品课程团队,进而开展试点计划。其次,在学院内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推动师资有序化、梯队化发展,并对精品课程经验进行总结升华,从而推广至各个课程进行创新应用。最后,要特别注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从而调动各专业师生自觉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四)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开展有特色的课程思政

1.结合学校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等因素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取向,明确学校课程思政的具体着力点。例如以文科类为主的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四史”文化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则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承袭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与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校友故事等的思政元素,将价值观协调统一地导入课程中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结合课程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高校的各个学院要立足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充分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要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课程,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相统一。比如在笔者所在学校的会计学院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中,从会计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针对专业教学的不同知识点,科学设计并有机融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遵纪守法”等教学内容,在弄清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也领悟了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3.结合教师特色开展课程思政

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教学的独特风格,它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结合教师特色,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在笔者所在学校的会计学院,有的教师采用“双向互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十分钟”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根据教师所给出的任务点收集资料,制作 PPT, 并选派代表上讲台展示,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先进技术文化的讲解,对典型案例、职场经历的分析,不断引起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关注与思考。还有的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步骤实施教学,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将会计职业道德融入到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让课程有“思政味”。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