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案探析*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委员育人

赵 新

(天津城建大学)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危机事件频发,这再次引起社会各部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处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任性走向成熟,升学、恋爱、就业、人际,诸多人生重大课题的加载使得大学生心理发展容易受到冲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与其等危机出现时“灭火”,不如在危机出现前“免疫”,化“脆性”为“弹性”。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些内容均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该只集中于个别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后的治疗,而是应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前的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目前,在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模型中,工作重心也逐渐向如何更好地预防进行转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正在逐渐探索如何将工作重点从“危机干预”前置到“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这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开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探索如何形成积极心理品质是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社会引导及个人因素等。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于学生个人而言,能够更加积极培养心理品质,这就需要多方力量协同作用。“三全育人”是指把高校育人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当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本文将从“三全育人”角度,探索如何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模型。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思政工作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应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展开。当代大学生群体中,“00后”居多,他们身上有着时代的烙印,彰显着独属于他们的时代特点。

(一)自我意识更强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较之前丰富。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对社会、对自我思考更多。与此同时,多数大学生,即使非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也是受到父母的加倍呵护,在成长过程中未经历过多挫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在生活中过于自我,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标榜个性,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有些人漠视纪律,自由散漫,集体意识薄弱,责任感缺失,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遭遇挫折时,也容易出现不合理信念,让自己困在认知误区中。

(二)心理矛盾加剧

网络时代,大学生可以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做到明辨尤为重要。有学者指出,当前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主要体现在:自律与规划能力不足导致的弥散与拖延心态;青春的狂欢,即景观社会带来的消费异化与娱乐泛滥心态;功利化心态背后的集体观念薄弱化态势等特征[2]。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在大思政工作背景之下,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重视价值引领,多渠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减少心理冲突与矛盾。

(三)抗挫能力减弱

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虽生理已成年,但心理发展较为滞后。青年学生群体中,“丧文化”和“佛系文化”显现。丧文化”和“佛系文化”是信息时代青年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的缩影,体现了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导致青年出现颓废、悲观等情绪[3]。大多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未经历过多坎坷,面对挫折时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二、全员育人:形成一张网

目前,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而学校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只有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主要工作,而院系、班级等教学单位,与学生学习生活接触最为紧密,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师资力量略显单薄,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也不够。为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高校应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育人网络,同向同行,共同织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网。

(一)学校层面:发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核心指导作用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心理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学校整体心理育人格局,形成“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危机干预”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课程教学中,要及时加入贴合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学生群体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并加强师资培训及教材编写。同时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感悟,通过案例教学、小班制教学、互动翻转、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心理咨询中,要将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相结合,将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个体心理咨询中要精细研读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心理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等专业理论,熟练运用音乐疗法、箱庭疗法等专业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共情理解学生,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保障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同时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主题工作坊,如临近期末考试开展减压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在开学季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等,与课堂理论课教学内容形成有益互补,促进学生思考自我、感悟生活。宣传教育中要融入时代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将党史学习教育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党旗下、春风里”心理主题摄影大赛、“逐梦百年、你我同行”心理微视频大赛等,既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又能有效实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科研中,要积极探索如何将平时工作经验总结提升,形成系统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工作的开展,并推广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建立常态化专业培训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危机干预中,强化形成“预防—预警—干预”三级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危机处置程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排查工作,针对新生及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大规模心理普测,为筛查出的需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形成“一人一档”,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筛查的重点在于:家庭变故、不愿与同学交流、易冲动、近期变得沉默寡言或兴奋多语、发生人际冲突、连续几天无故不上课、自言自语、网络成瘾、感情受挫、情绪低落的学生,并组织学院辅导员和心理中心教师与他们定期谈话,持续关注。

(二)学院层面:发挥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主体作用

各学院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可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开展适合本院学生的心理育人工作模式。由学院心理工作主管领导、主管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委员共同组成辅导站工作队伍,在五位一体心理工作模型框架下,探索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如各学院可分别建立心理健康类学生社团,或开展优秀心理委员评选活动等。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其建立和运行情况,对于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及落实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研究生导师开展相关心理育人工作培训,有效调动学院上下各岗位教师加入心理育人队伍,不断强化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心理育人功能。

(三)班级层面:发挥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作用

学校应加强制度建设,校心协、院心协分会、班级心理委员组成心理团队,各班级必须设立1-2名心理委员,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对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理论+实践”模式系列培训,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实现朋辈自我教育普及化;编制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明确工作定位和工作任务。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主题班会,丰富和激发学校心理实践活动的平台和活力;对心理委员开展培训,提升班级心理委员、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心理部成员的工作技能,加强心理委员间的学习交流,推选优秀心理委员参加市级心理委员骨干培训,市级、国家级心理委员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提升心理委员整体工作水平;同时建立心理委员工作考评机制,如开展年度十佳心理委员评选等活动,激发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朋辈“助人—自助—互助”的功能和作用。

(四)宿舍层面:发挥宿舍心理观察员的及时雨作用

宿舍是大学生最能展现真实自我的场所,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各宿舍设置心理观察员,负责观察舍友思想心理动态,进行初步疏导。针对心理观察员开展系列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危机识别与初步应对处置知识的掌握水平。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可有效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全过程育人:抓好两个点

(一)重要时间节点

心理育人工作要实现常态化,需要通过探索构建“3.25、5.25、9.25、11.25”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时间为轴,建立完整心理活动开展方案。同时,利用好五四青年节、精神卫生日等,开展相应的心理主题班会或心理科普活动,确保心理育人工作不断线。以持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对于特殊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讲座。如开学季开展“新生入学适应”主题心理讲座,毕业季开展“就业焦虑团体心理辅导”,假期开展“有效进行时间管理”主题微信推送等,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所侧重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大学一年级,挫折更多来源于适应问题,可通过开展破冰活动、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来帮助新生更快融入新环境,加速新生心理适应的过程,减少适应类问题的发生;大学二、三年级,学生面临情感困惑、学业发展等集中问题,可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识;毕业年级,学生面临升学或就业,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惑,压力管理与情绪管理相关课程学习可有效提升抗逆力。同时,为有效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需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青年学子们端正的生命观,让他们顺利地从自然人蜕变成社会人。[5]

四、全方位育人:布下三条线

(一)课上/课下

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心理测评结果和心理咨询案例总结,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选择学生最关心、最需要、最感兴趣、最感到困惑的问题,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探索和深入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行为习惯;课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心理工作坊和素质拓展活动作为补充,多途径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二)线上/线下

网络是新时代青年交流学习的重要渠道,同时,因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很多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途径寻求帮助。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加强心理网络育人工作,以专业标准打造校院两级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契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微视频、心理好声音、心理好书籍、心理好文章等内容[6];将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由线下拓展到线上,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发掘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丰富教育载体,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互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校内/校外

构建“家庭—学校—医院—社区”四方联动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形成一体化育人平台。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居于主体地位,需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家庭、社区及医院如何联合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起指导作用;家庭起到重要辅助支撑作用,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性格发展、情绪状态有重要影响,家庭成员应定期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为孩子建立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医疗机构为心理治疗提供强大专业保障,可通过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时间节点加大科普宣传,在全社会引起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同时,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配合学校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复学评估等工作;社区应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提供机会,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坚韧品质。并注重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标语、展牌等加强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有效促进社会积极心态的形成。

通过“一张网、两个点、三条线”的三全育人心理工作格局,将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效提升抗逆力,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委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