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3-01-08聂小梅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行政

聂小梅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审计局)

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靠财政提供资金支持的。然而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使单位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升,难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与监督,内部审计就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监督方式。不过,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严谨的审计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制度流程,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把审计工作列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日程。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严格遵照《审计法》的规定,根据我国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找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及决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监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通过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制度,提升审计管理专业水平,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持续细化,加强监督监管,保障各单位持续良好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实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薄弱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受到编制的影响,无法严格依照内审工作的要求建立内审部门,还不能录用到专业的审计工作人员。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让主任、领导或是一些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同时兼任内部审计人员,但在自身工作任务重时无法将重心放在内审上,造成审计工作中出现薄弱的审计力量和人员不足的现象。

(二)对内部审计没有正确认识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资金都是财政拨款。所以,各级行政单位以及部门的领导都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在开展财务工作中,也仅仅是针对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内部的资金流动问题展开,开展记账活动,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做到位。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这种传统的管理观念没有改变。虽然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开始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但是会有新的偏差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审计工作中,需要实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购买物资方面实施了政府采购资方式,资金方面为国库集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涉及不到成本,也不需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一些领导甚至对内部审计没有正确认识,将其与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相同看待,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没有准确定位,不能正确认识其所发挥的作用。正是由于职业观念的不正确,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影响而无法顺利展开。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财务人员会计风险意识差,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将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拥有管理单位财务资金的权限,其主观自主性很大,各种核算工作还是比较随意,如果单位忽视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专业知识、财经法规、思想道德等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其次,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低,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按部就班,缺乏竞争意识,平时工作缺少主动性,部分人员不愿意学习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还是按照之前一贯的会计处理方法,工作滞后,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不能适应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造成会计工作风险,从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出现,许多行业也逐步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也不例外。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建设的审计信息数据库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实际审计中,内部审计部门没有良好的利用信息技术。由于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获取大量信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审计信息数据库不仅节省了审计人员搜寻大量信息的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五)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内部审计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要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就必须拥有一套协调高效的内控控制运行体系,在该体系中,需要分工明确,权责分明。2012年末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自2014年起执行。首先,就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内控建设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思想意识不到位等一系列情况,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其财务活动的风险分析不到位,缺乏全面控制管理,不能有效避免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风险的发生。其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并未设置相关的审计部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设置了审计部门,但一些负责人或领导人员没有形成正确的审计思维,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弱化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降低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制约性,增加单位内部财务风险,导致内部审计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六)会计基础性工作相对落后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是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单位,其特殊性决定了它们的基本职能和性质。而内部审计的职能,正是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和决算进行审核监督。但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内容比较单一,会计基础性差导致财务核算比较随意,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各单位的财务风险并进行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部门正常的工作,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作用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深入,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价值同样也越发凸显,成为维系行政事业单位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手段。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中来看,其首先能够实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徇私舞弊问题的有力打击,进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更为规范可靠,以此规避自身可能蒙受的严重经济损失,杜绝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因素。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上来看,其往往还能够较好实现对于自身经济效益以及资金安全的有效保障,解决任何资金损失问题,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变革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往往还能够在国家审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重要支撑力量来源,最终更好实现国家资产和资金的有效保护。因此,结合新形势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要求予以适应性调整,促使该项工作得以优化落实,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任务。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增强内部审计力量

要增强内部审计力量,首先要做好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选拔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设立审计人员的岗位。其次,一定要提升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根据有关的方式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有关的各种制度,对选拔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标准加以明确,保证录用的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定期给审计人员做培训,锻炼审计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确保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帮助管理者将各个部门工作协调一致的同时为单位提出正确有效的意见,使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它的职能。

(二)对内部审计工作正确认识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对其正确认识,才能具有针对性地采用综合手段实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监督活动,需要不断加大力度,不能削弱,并在开展审计工作中,还要做到内部经济监督管理到位,让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各种媒体要发挥载体作用,做到广泛宣传,也可以用行政发文方式,也可以实施财政监督,开展政府审计工作,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领导以及审计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以在展开内部审计工作中不断扩宽路子,更好地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获得良好的服务效应。

(三)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和审计观念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效果和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优势,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全面培训,引导审计人员的观念发展,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强化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由于财务审计设计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这对于审计人员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依托促进财务审计过程的规范性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针对审计人员存在的专业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审计人员的能力问题进行具体的培训,采取网络视频培训、会议培训等方式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学习相关审计技巧和方式。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充分重视财务审计,增强对财务审计的资金投入,对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进行具体的强化培训工作,学习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审计方法,促使审计部门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提高整体的审计水平。为了确保审计人员能够自主投入财务核算、预估等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利用晋升机制和奖惩机制,对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进行具体的创新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进行自我创新,从而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效果和质量。

(四)创新审计方法

新形势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优化落实还需要表现在方式方法上,要求能够针对传统财务审计工作方法进行不断创新,规避传统滞后财务审计方法带来的问题和缺陷。基于财务审计方法的创新而言,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往往需要首先高度关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融入和应用,要求针对整个财务审计工作流程予以信息化转变,以此不断提升财务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度,同时还能够明显降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在目前面临着较为繁杂的数据信息资料,如果采取传统财务审计模式,很容易出现混乱的问题,无法达到理想审计成效;这也就需要充分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实现海量数据信息资料的高效运用和审查,尤其是在数据信息资料的共享方面,更是具备突出作用价值,应该予以推广运用,成为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重要辅助力量。此外,财务审计方法的创新还需要密切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对于财务管理最新使用的系统进行适应,以此更好增强财务审计信息化成效。

(五)加快制度建设,管控内审质量

加快内审制度建设,提高内审质量,是控制不良风险和遏制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重视制度建设,明确科学管控内审质量对风险控制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关部门也应当出台不同的法律规范,利用权威法律约束不同单位的内审行为,切实解决制度法规不健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构管理者需要认清内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合理协调、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快构建全新的制度体系,坚持风险导向,围绕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弥补传统制度中的漏洞,从而为实际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内审质量的可操作性,科学转移难以规避的风险。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颁布专项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法规的权威优势,对各个单位的制度建设提供明确指导,可以将《审计法》与《内部审计法》中的内审质量管控的法条进行融合,协调、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形成点面结合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辅助行政事业单位走上规范化的内审道路,提高内审质量。

(六)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核算、管理等流程,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通过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从而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畅和改革的顺利推行。尽管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内容以服务、公益性为主,但是会计人员的配备及基础性工作的开展,是财务工作的首要内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外,其核算能力的考核也是一大重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对工作流程细化,保证财务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完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流程,保障审计人员的监督审核;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通过共享平台的电算化形式,减少核算错误,达到相互监督、管理,促进单位内部多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化合作的业务流程,提高单位经营效率。

(七)加强内部监督、外部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繁而有序,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而一个小错误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所以日常工作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不定期的介入,特别是财政部门对年初预算的仔细认真的盘查核实。行政事业单位始终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直至从及时正确解决,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五、结束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不但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监督能力,还要学会从大局考虑,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勇于面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所有障碍,确保内部审计结果公正独立,不断强化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融入理论,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和探索,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行政
行政学人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