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3-01-07杨书才林青珊黎江周杰张莉刘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6期
关键词:红霉素青霉素金黄色

杨书才 林青珊 黎江 周杰 张莉 刘慧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造成人类和动物的浅部组织感染,如伤口感染、毛囊炎等,也可引起深部组织感染,如肺炎、中耳炎、乳腺炎等[1-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局部造成感染后,若不及时治疗,进入血液后会导致败血症及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4]。近年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特别是MRSA 不断增加,对临床治疗该病原菌造成的感染带来挑战。本文从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中分离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分泌物、痰液、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培养的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1.2 仪器与试剂 BACT/ALERT 3D 血培养仪、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革兰阳性细菌GP 鉴定卡、革兰阳性细菌药敏卡(AST-GP67),上述仪器均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由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药敏试验 采用AST-GP67 进行药敏试验,包括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左旋氧氟沙星、利奈唑胺、莫西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替加环素、万古霉素16 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由机器自动判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本院就诊的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门诊116 株、住院115 株。分离自耳道分泌物91 株(39.39%),伤口分泌物56 株(24.24%),痰液27 株(11.69%)。见表1。

表1 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情况(株,%)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科室分布情况分析 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五官科,共分离101 株(43.72%);其次为儿科和综合外科,分别分离19 株(8.23%)和17 株(7.36%)。见表2。

表2 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科室分布情况(株,%)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析 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92.21%;其次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8.05%和43.29%;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见表3。

表3 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分析[n(%)]

续表3

2.4 MRSA 检出情况分析 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A 58 株,占比25.11%;检出MSSA 173 株,占比74.89%。MRSA 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及利福平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 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左旋氧氟沙星、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与MSS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MRSA 与MSSA 对16 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对比[n(%)]

3 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及人体皮肤、鼻咽部和肠道,是引起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5,6]。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和毒力因子,如其表面凝聚因子A 是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的主要蛋白。相关研究显示[7,8],凝聚因子A 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有很强相关性,凝聚因子A 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后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感染部位,在局部大量增殖而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产生中毒性休克毒素-1 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产生表皮剥脱素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产生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等[9-11]。

本次分离的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耳道分泌物91 株(39.39%)、伤口分泌物56 株(24.24%)、痰液27 株(11.69%)。与仇广翠等[12]报道的主要分离自痰液有所区别,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深圳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居民喜欢游泳,耳道进水后没有清洁干净,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本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五官科、儿科及综合外科,分别占43.72%、8.23%、7.36%。五官科主要为中耳炎患者;儿科主要为肚脐感染患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肚脐护理不当造成感染;综合外科主要是各部位的伤口感染及急性乳腺炎患者居多。

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MRSA 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导致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失效。因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 进行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的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但其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2.21%,在本区域范围内,医师经验用药应避免使用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8.05%、43.29%;对苯唑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为25.11%。提示临床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均需进行药敏试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均敏感,提示在临床怀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时应优先考虑此类药物。本研究分离的23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 为58 株,占25.11%,与廖凤慧等[14]报道的MRSA 分离率50.5%及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15]报道的MRSA 分离率35.3%有所区别,但其与深圳地区李文青等[16]报道的MRSA分离率26.2%一致,说明MRSA 的分离率有区域性的特点。本院MRSA 分离率偏低,分析原因可能与感染患者以门诊患者居多,该人群尚未大量应用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选择性压力较小有关。通过分析发现,MRSA 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及四环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MSSA,尤其是MRSA 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1.03%、79.31%,说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不应作为MRSA 治疗的有效药物。不注重手卫生是造成MRSA 在医院科室内及科室间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减少MRSA 在院内的传播,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17-22]。

综上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社区及院内感染的重要源头,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各类特征进行研究,明确感染部位及药敏特征,可进行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针对住院患者分离出MRSA,应做好院内感染防控,避免传播给其他患者,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

猜你喜欢

红霉素青霉素金黄色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