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把握的“四个关系”

2023-01-07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同性中华文化共同体

柯 杰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北京 100032)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对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作出了论述。这些论述廓清了许多思想迷雾和认识误区,对于我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针对性。

一、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这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一次重大创新,“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首次被明确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深刻回答了事关民族工作全局的方向问题。

共同性和差异性始终存在于民族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我国多样的地理人文环境塑造了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特性,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也积淀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利益命运、共有的文化习俗和精神观念、共享的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一方面,追求政治上的团结统一、经济上的互助共享、文化上的兼容并蓄、社会上的互嵌融合,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主流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我国历代中央政府经略民族地区又强调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差异性也成为各民族交往共生、经济互助合作、文化交流互鉴的不竭动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的碰撞交融从未中断,既增进共同性,又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汇聚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同与异的共生并存是长期历史现象,有同无异,没必要强调共同体;有异无同,形成不了共同体。

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只有不断增进共同性,共同体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共同体成员也才能在共同体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和自由;如果共同体成员过分强调自身的差异性,过分关注自身的特殊利益,势必损害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到头来自身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同时也要认识到,只要有不同的民族存在,各民族的差异性就会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历史充分证明,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尊重、包容差异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差异性丰富多彩,共同体才能展示出更大的包容性和活力。

当前,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重要原则。

认识上,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客观看待我国全方位发展持续加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共同因素不断增多的事实。各民族之间,共同性是主要的,差异性是次要的。差异性的存在必须以不削弱、不危害共同性为前提。保护差异是需要的,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实践中,要明确哪些必须“同”、哪些可以“异”。增进共同性是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是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过去一个时期,一些过度凸显民族差异性、弱化共同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民族研究专业越分越细,对少数民族的差异性研究多,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研究少,要立足实际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

二、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民族存在、民族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包含了人们对相应社会存在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民族心理素质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而各民族意识主要指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归属,两者层面不同、范畴不同。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每个人既有各自的民族身份,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也会同时拥有对本民族自身的意识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由于民族的产生发展消亡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两种意识将长期并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历史基因中,诞育于各民族捍卫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伟大斗争中,成熟于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历史上,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都是各族人民共同捍卫祖国统一的历史佳话。近代以来,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共同伟大斗争中,各族人民自觉超越本民族立场,主动把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守望相助、同仇敌忾。针对沙俄指使部分蒙古王公在库伦成立所谓“大蒙古帝国”的分裂行为,在1913年初的西蒙古王公会议上,内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一致决议“联合东蒙反对库伦”,并通电全国申明:“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当一体出力。”这种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在政治文件中共同宣告本民族属于中华民族的行为,是各民族共同守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生动写照,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层面的身份意识,对内是强化国家认同、维护团结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思想基石,对外是保障国家独立自主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力量依托。

当前,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关键要把握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不是平行并列的,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识上,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更高层次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也要看到各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是正常的,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安身立命和幸福生活才有坚强保障。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本质上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必须坚决反对。

实践中,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要始终代表各民族的利益,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有些地方制定政策过多考虑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造成了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政策差异;也有一些干部受大汉族主义观点影响,工作方式方法不当,伤害民族感情。这些现象本质上都是狭隘民族意识在作祟,都需要加以克服。

三、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和弘扬的。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缩影,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6万余件古代文献中,有汉文、吐蕃文、龟兹文、焉耆文、摩尼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等多种文献;今敦煌地区存世的700余个洞窟中,大约有1/3是少数民族人群或少数民族政权时代开凿的,这都是我国历史上众多民族先后在敦煌生产生活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累加,而是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互鉴融通中形成的。广袤辽阔的中华大地为各民族文化的交织接触提供了物质基础,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延续纽带,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聚提供了社会依托,决定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支撑。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都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聚。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包含大一统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部分,同时也在保持各自地域性、民族性特质的基础上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差异性部分。正是这种兼收并蓄、求同存异,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密码”。

当前,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认识上,要把握好主次。中华文化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一体,是被各族人民共同传承和弘扬的精神基因,是各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依托,各民族文化只能依存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既来源于各民族文化,又引领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守正创新的源泉滋养。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各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

实践中,要把握好本末。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进行,不能本末倒置。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的民族文化形式也会出现变化,甚至走向枯萎以至消亡,这种情况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有些人主张全盘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提出恢复使用一些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消失的语言,这是不合实际的。要通过有效方式,把那些可能消失的文化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加以保存,但不能不分良莠全盘保护,更不能借保护文化多样性之名宣扬保守封闭的意识、固守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各民族文化要弘扬和发展,必须从中华文化的血脉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一对重要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精辟阐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可相互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互相促进,物质的进步可以促进精神的提升,精神的提升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和进步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七次扶贫工作会议中有五次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历经八年艰苦奋斗,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果只是抓好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忽视了国家认同建构工作,就会不恰当地强调特殊性和差异性,形成狭隘甚至极端的民族意识。世界各国历史有不少前车之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原来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结果率先退出了苏联。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为弥补各民族共和国、自治省的发展差距,采取了从发达地区每年抽调相当比例的储备资金向落后地区投资、给予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优先权的政策,但发展的失衡积怨、民族的隔阂矛盾反而加重,助长了地方民族主义,国家最终走向分裂解体。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精神层面的工作,没有建立起各民族在国家认同下正确看待差异、和谐共生发展的共同体意识。直至今日,民族分离主义还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活跃盛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加拿大魁北克等独立运动赫然上演。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所在国都位于前列。

当前,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关键要把握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不是单选题。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认识上,要准确把握“管肚子”与“管脑子”的关系,物质力量“管肚子”,精神力量“管脑子”。解决民族问题,“管肚子”的问题要解决好,“管脑子”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各民族共同现代化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问题,不能见物不见人、重物质轻精神,忽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当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是纯粹精神层面的问题,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现实基础,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等于忽视经济建设。

实践中,一方面,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把握“管肚子”的工作,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管脑子”的工作,特别是在各民族物质利益得到巨大发展的基础上,更要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领域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培养共同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加强现代文明教育,用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充实各族群众精神世界,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结语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四个关系”的重要论述,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贯穿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既讲认识论又讲方法论,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讲矛盾的普遍性又讲矛盾的特殊性。理解好“四个关系”,既要看到各个关系的内涵要义,也要看到各个关系间的有机联系。这“四个关系”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其中,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是管总的,对其他关系起着引领作用。

正确把握“四个关系”,也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命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也出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和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四个关系”的重要论述,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坚持以问题导向调整民族工作中的偏差,全面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共同性中华文化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思想、图像与风格——略论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下)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形成的共同性、差异性原因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