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间的较量

2023-01-06郑成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余光中荷塘月色朱自清

郑成林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突出语文性、趣味性、思辨性的设计理念,采用群文阅读、互文比较,自主整合、合作探究,巧设情境、思辨读写的方法,预设语言赏析、对评论的评论等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语言赏析 评论 语文性 趣味性 思辨性

教材内容解析

《荷塘月色》位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本单元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作为一直以来的语文教材经典篇目,《荷塘月色》最大的表达特色在比喻,一方面其用喻繁密,据统计全文共有11处比喻句,密度不可谓不高;另一方面其融通官感,微风送来的清香竟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树缝里的一两点灯光竟如瞌睡人的眼,想象不可谓不奇。可以说,正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荷塘月色》典雅秀丽,余韵悠长。然而,余光中先生却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毫不避讳地批评朱自清笔下的比喻浮泛阴柔。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我们该推崇怎样的比喻观呢?这些疑问正是我们教学《荷塘月色》的起点,也是我们领受文学大师启发的突破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从知识储备上来说,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已接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对朱文的整体风格、语言特色已初具感知,但他们对于美文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从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喜爱猎奇而厌烦说教,渴望平等而抗拒仰视,习惯质疑而不睬同一,追求深刻而轻视浅表,他们不只希望从《荷塘月色》中读出朦胧美与淡淡愁,而更向往与大师平等对话、各抒己见的文学讨论氛围,最终获得更上位的思想启发。鉴于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就应“妙趣横生,注重引导”,要能激发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兴趣,引导他们揣摩语言,赏析语言,评价语言,辩证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理念突出“三性”:“语文性”“趣味性”“思辨性”。

语文课首先应具备“语文性”,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和课程价值所决定的。黄厚江先生曾提出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可以看作是对“语文性”最精准的解释,而“语文的方法”主要就是“语言的方法”,即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揣摩语言、解读语言、赏析语言、探究语言,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因此,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上,笔者坚持“语文性”这一首要原则,让学生始终紧贴着文本,紧扣着语言,围绕修辞,层层推进,最终获得更上位的修辞学启发。

语文课还应富有“趣味性”,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亲自体验,完成任务,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系统。诚如梁任公先生所言:“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句话用在语文课上也再合适不过,凡师生必常常浸润于富有趣味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才有价值。因此,本课在设计上,首先“以内容激趣”,将批评者(余光中)与被批评者(朱自清)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领略大师风采,观摩大师较量,充分激发了学习趣味;其次“以形式添趣”,斯人已逝,对于余光中的严厉批评,朱自清无法反驳,既然如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替朱自清给余光中回一段话,就是一件十分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了,学生写起来自然思如泉涌,下笔千言。

语文课更应追求“思辨性”,要以语言的学习和评析带动思维的提升,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发展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設计一些具有思辨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提出:你认同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先生的批评吗?你更欣赏余光中先生还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比喻句呢?如果让你替朱自清先生给余光中回一段话,你会说什么呢?在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情感、经验、价值观投射进去,进行思考、分析、质疑和评价,这样的语文课就存在思辨。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性”“趣味性”“思辨性”并不是一个一个单独施行或分别实现的,它们虽各有侧重,但都是综合推进的。“语文性”廓清活动的学科边界,“趣味性”开启活动的驱动引擎,“思辨性”拓展活动的思维向度。

教学目标

感受《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赏析文中比喻句的艺术价值;

群文联读《荷塘月色》《论朱自清的散文》,对比阅读《荷塘月色》《塔》《山盟》《登楼赋》,整合比喻观,提高文学欣赏的思维品质,获得文学评析的思维角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赏析比喻句的艺术价值。

难点:整合比喻观,提升文学欣赏的思维品质,获得文学评析的思维角度。

拓展资源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青青边愁》,北京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版,第203页)

余光中《塔》(余光中《桥跨黄金城》,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余光中《山盟》(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页)

余光中《登楼赋》(余光中《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81页)

原新梅《余光中的比喻观及其散文中的比喻》,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16-120页。

方法策略

本课所采用的方法策略主要体现为这样三个方面:群文联读,互文比较;自主整合,合作探究;巧设情境,思辨读写。

群文联读,互文比较。群文联读是将相关联的多个文本聚合在一起,展开拓展勾连、比较异同等,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堂课首先把作为批评者的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文学评论(《论朱自清的散文》)与作为被批评者的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放在一起,作为一组群文,以“对评论的评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揣摩、品鉴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比喻句。不止于此,本堂课还将余光中散文中的一系列经典比喻句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鼓励学生自由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喜好,为获得更上位的修辞学知识——比喻运用的基本原则作铺垫。通过群文联读,学生就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发现到鉴赏与评价,有效地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以此改变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态,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在班级内形成一种共学的氛围,从而把彼此的学习趣味都摩擦出来。本堂课在阅读鉴赏朱自清和余光中各自笔下一系列典型比喻句的基础上,并结合余光中先生《论朱自清的散文》这篇文学评论,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这些学习资源中概括出更上位的修辞学知识——比喻运用的基本原则,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合作探究,整合出更完整、更系统的比喻观,最后在班级内分享与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在自主的理解、提炼和分享中,真实地感受到了知识创生的过程。

巧设情境,思辨读写。《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情境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创设情境不光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背景、一种氛围。斯人已逝,对于余光中先生基于其独特比喻观的严厉批评,朱自清先生无法反驳,但无形之中又引发了我们想为之辩解几分的愿望,毕竟作为经典散文名篇的《荷塘月色》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对此,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即让学生代替朱自清给余光中回一段话或一封信。这一情境糅合了多维时空,却贴合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的心理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

预设过程

一、导入

师(问):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历来都是高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同学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你喜欢这篇散文吗?

设计意图:看似寻常的发问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思考和表达,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提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见解是很“酷”的!此问一出,估计会有不少同学真诚地表达对《荷塘月色》行文的不满,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作铺垫。

二、语言赏析

PPT呈现《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空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6.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7.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8.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9.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1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师(问):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认为,朱自清文中的这些比喻都不够好,只有一个比喻还说得过去,你们猜是哪一个比喻呢?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是作家语言表达个性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该问紧扣《荷塘月色》一文最核心的修辞知识—— 比喻,保证了教学的“语文性”。并且以余光中先生的评语介入对《荷塘月色》11个比喻句的赏析与评价,这样既明确了学习任务,又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思考与表达的兴趣,体现了教学的“趣味性”。

三、对评论的评论

PPT呈现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中的评论:

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泛浮、轻易、阴柔,在想像上都不出色。也许第三句的譬喻较有韵味,第八句的能够寓美于丑,算是小小的例外吧。第九句用小提琴所奏的西洋名曲来喻极富中国韵味的荷塘月色,很不恰当。十四个譬喻之中,竟有十三个是明喻,要用“像”“如”“仿佛”“宛然”之类的字眼来点明“喻体”和“本体”的关系。在想像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如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唯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师(问):余光中认为明喻不好,没有含蓄之美;喻体不够精妙,没有想象力;还认为朱自清的喻体太泛浮,即太大众化,太阴柔。你认同余光中的评价吗?

设计意图:从教学结构上看,引入余光中先生的这段评论首先是对环节二的一种回应,在《荷塘月色》的11个比喻句中,余光中先生认为只有最后一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还说得过去。当然,学生们也可以不认同余先生的这种看法,坚持己见,自圆其说。该问更大的意义是在比喻观或修辞学上,余光中先生批评朱自清比喻的话正反映了他独到的比喻观,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通过对余先生评论的评论,就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扩展到普遍,为后面整合比喻观做准备。

四、大师间的较量

师:余光中批评朱自清,那么,他自己的文章如何运用比喻呢?

PPT呈现余光中笔下的比喻句:

1.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曼的蒲公英,一吹,就散了。(《塔》)

2.在石头城的悠悠岁月,我长得很慢,像一只小蜗牛。纤弱而敏感的触须虽然也曾向四面试探,结果是只留下短短的一痕银迹。(《垒陵弟子江湖客》)

3.太阳就在玉山背后。新铸的古铜锣。当的一声轰响,天下就亮了。(《山盟》)

4.台北是婴孩,华盛顿是一支轻松的牧歌,纽约就不同。纽约是一只诡谲的蜘蛛,一匹贪婪无厌的食蚁兽,一盘纠纠缠缠敏感的千肢章鱼。(《登楼赋》)师(问):结合余光中对朱自清的批评:比喻应新奇,有想象力,本体喻体都出现会束缚想象力。看了这些比喻,你有什么话对余光中说?对朱自清说?

设计意图:补充阅读余光中先生散文中几处典型的比喻句,可以使余先生的文学评论或比喻观得到更感性具体的呈现。余光中既然批评朱自清的比喻泛浮阴柔、不新奇、不精警、不含蓄,那么,他自己的比喻句又写得怎么样呢?这样一问,立马就能激发高一学生的好胜心理,非要在大师间的较量中决出高下。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展露自己的好恶,可以是自由的发言家、舌战群儒的辩论手。总之,本环节就是希望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荷塘月色》的认识、对余先生评论的理解,为探究比喻修辞运用的更高标准作铺垫。

五、整合比喻观

师(问):今天我们见识了一场文学大师间的较量,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怎样的比喻才更好,也有各自的判断。你能结合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用喻的评析,以及朱自清、余光中笔下各自的比喻句,整合出几条比喻观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课所学的一个总结,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课堂总结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让学生回顾课堂,厘清思路,理性概括,合作探究,整合出更上位的比喻运用标准。比如学生可以这样整合比喻观:1.想象要出色,比喻要精警,风格要一致;2.多用曲折含蓄的隐喻,少用浅白的明喻。这样一来,关于比喻的修辞学知识就不再停留于教师的静态灌输中,而是活泼泼地存在于学生自主思考、辨析、整合的全过程,师生双方就都能从烦琐沉闷的知识点中解放出来了。总之,整合比喻观这一环节既是对整堂课的一个有力收束,也是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确证。

作业设计:

斯人已逝,朱自清无法辩驳,學术界争论不休。你能结合今天的学习体验,替朱自清给余光中回一段话吗?

设计意图:批判不是正解,全盘接受也不是正道。本作业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学生不仅能从余光中的角度理解其评论的精准性,还能从朱自清的角度思考其如此用喻的合理性。通过正反思量,读写融合,使学生的思维更理性、更全面、更公正,避免落入平庸、片面、偏执的思维陷阱。

学习评价: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活动、作业完成情况,我们从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三个维度,分典范、良好、有待提高三个等第,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制定的学习评价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改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态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以辅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经典课文的新设计是语文课改的必经之路,相信广大的一线教师定能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激活教学智慧,创设出更多有意思而有意义的新课堂。

[作者通联:杭州市学军中学]

猜你喜欢

余光中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
匆匆
寻李白(节选)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