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耳胆脂瘤患者耳道分泌物中检出西弗射盾子囊霉1例

2023-01-06程芝杨铭陈静文董轲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子囊胆脂瘤左耳

程芝 杨铭 陈静文 董轲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西安 710038)

西弗射盾子囊霉(Stephanoascusciferrii)曾用名西弗念珠菌,早期被称为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类似酵母的真菌,在人类中罕见引起感染。有关该菌的文献有限,通常在一些散发感染病例中报道。近年来,西弗射盾子囊霉在痰液、脑脊液、腹膜透析液、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及肝移植术后继发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都有分离成功报道[1-5]。本文从1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西弗射盾子囊霉,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38岁。10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流脓症状,无耳闷,眩晕及头痛,就诊当地医院,给予滴耳及口服抗生素对症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1个月前自觉左耳听力下降,前往外院给予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诊断 “中耳胆脂瘤(双)”并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 2021年4月20日以“中耳胆脂瘤(双)”收治入院。

专科检查 双侧耳廓无畸形,左耳外道可见霉菌样物及肉芽组织新生物,鼓膜结构不清。右耳鼓膜结构不清,可见明显内陷及少许肉芽样物。送检左耳道分泌物培养,其检出西弗射盾子囊霉。颞骨CT示:双侧中耳胆脂瘤可能;双侧听骨链骨质结构不完整。纯音测听:左耳听阈气导51 dB,骨导13 dB,右耳听阈气导 32 dB,骨导13 dB。

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无菌采集患者左耳分泌物,接种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堡弱平板(郑州安图生物公司),在28℃和35℃培养均生长良好,培养24 h可见圆形乳白色凸起光滑湿润菌落。4 d后观察血平板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良好呈乳白色奶油状,随着时间延长菌落边缘规整,略粗糙凸起,表面微绒毛状,在琼脂内底部“镶嵌生长”,不易刮取和研碎(见图1)。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酵母样真菌及细长菌丝,孢子为单细胞,卵圆形,沿菌丝周边或者散在分布(见图2)。该菌转种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温州康泰公司)置35℃培养24 h菌落微小不明显,继续培养3 d后菌落变大,开始无色逐渐显示蓝色(见图3)。采用(BD公司)phoenix-M50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分析仪及配套的酵母菌YEAST ID鉴定板,鉴定结果为西弗射盾子囊霉(Stephanoascusciferrii)ID.99.9%。再经质谱仪VITEK MS(法国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鉴定结果为西弗射盾子囊霉(Stephanoascusciferrii),置信度为99.9%。进一步手工补充同化试验(杭州天和公司):可以同化利用的有D-麦芽糖、D-棉子糖、D-甘露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D-山梨糖、a-半乳糖、木糖等。根据质谱仪结果及同化反应试验特征,鉴定为西弗射盾子囊霉。体外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3(法国梅里埃公司)真菌药敏检测条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均敏感,5-氟胞嘧啶耐药。

图1 血平板35℃培养4 d 图2 血平板35℃培养4 d后革兰染色(×1000) 图3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平板35℃培养3 dFig.1 Blood agar plate cultured for 4 days at 35℃ Fig.2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Gram staining after BAP cultured for 4 days(×1000) Fig.3 CHROM agar plate cultured for 3 days at 35℃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双侧中耳胆脂瘤诊断明确。

治疗 左耳听力下降较严重,有手术适应症,于2021年4月22日进行左耳完璧式鼓室成形术,手术顺利,给予氟康唑抗感染治疗,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病理回报:(左耳胆脂瘤)符合胆脂瘤型中耳炎伴胆固醇结晶形成并异物巨细胞反应。术后1周出院。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未见异常。

2 讨 论

西弗射盾子囊霉首次发现于1965年,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酵母病原体,发病率很低[6]。由这种真菌引起的耳道部感染尚不清楚。在这个病例中,我们应用质谱生物学技术给出诊断并成功治疗了由西弗射盾子囊霉引起的耳道感染。该菌通常影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该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自诉平素易感冒,7年前于西安交大一附院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慢性真菌性中耳炎患者常易被误诊,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感染菌进而给予有效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加重。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西弗射盾子囊霉在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堡弱平板上均可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为乳白色凸起菌落,边缘整齐,不易刮取和研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颜色逐渐变黄,表面有皱褶,边缘呈花边状。 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酵母样真菌及细长菌丝,孢子为单细胞,卵圆形,沿菌丝周边或者散在分布。但依靠这些形态特征鉴定该菌仍比较困难,且耗时长,容易耽误临床治疗。而应用质谱仪检测可快速鉴定该菌,可信度高, 便于临床依据检验结果及时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研究报道中耳胆脂瘤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本例患者曾滴耳及口服抗生素治疗但均未改善症状。

本次经质谱仪及时准确的诊断,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真菌药氟康唑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也有报道分离出对氟康唑耐药的西弗射盾子囊霉菌株,需要在治疗上引起重视[8]。

猜你喜欢

子囊胆脂瘤左耳
中国疱衣属地衣的初步研究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颞骨多发性胆脂瘤2例附文献复习
冠突散囊菌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