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导向下的变频空调节能优化设计与应用

2023-01-06李文双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变频空调双碳能效

李文双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630)

为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力推进“双碳”政策,根本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体系。近年来,各行各业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节能减排,以缓解能源危机,改变环境污染现状。其中,家用变频空调设备的节能成为各空调企业和空调用户关心的话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为提高居住舒适性和生活品质,人们都离不开空调设备对居住环境温湿度的调节。因此,在生活用电比例中,空调产品耗电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夏季炎热地区尤为明显[1]。在实际应用中,空调需要处理的冷负荷随天气、人员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要将室内温度控制在设定点上,需要调节空调的制冷量[2]。

现阶段建筑碳排放占全部碳排放的1/3,其中暖通空调为建筑碳排放之首[3]。数据显示,我国制冷用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以上[4]。以家用变频空调为例,由于变频空调运行频率范围广,可适合大负荷环境的使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适应社会节能的需求,将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制冷系统,可以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节约电能资源[5]。

1 变频空调控制逻辑

在空调系统中,无论是家用变频空调产品还是通信机房用的风冷型变频精密空调,其内部的设备部件均主要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部件以及冷凝器。制冷系统以制冷剂作为媒介,实现制冷与制热模式下的能量转换和传递,并与房间内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变频空调是指在空调产品的主要部件中加装了变频器的常规空调,运行频率可调、可控。空调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心脏”,其转速直接影响空调的使用效率。变频器是用来控制和调整压缩机转速的控制系统,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的转速状态,提高能效比。

变频空调控制逻辑的优劣直接影响空调的能效比。近年来,市场上的变频空调得到了快速发展,运行频率范围广,可以用于宽负荷环境下的调节使用。通常,变频空调在房间内的回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时,采取降低压缩机频率的方式来适应制冷量需求的变化。对于空调厂家和空调产品的使用者来说,空调产品最值得关注的是省电节能。

1.1 技术方案

变频空调主要采用分段定点控制方法进行变频空调运行逻辑的控制,工作原理是对空调设备的核心部件(压缩机)进行整体分区控制,将压缩机的频率运行范围大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段,使得实际运行中变频空调的工作频率在几个固定的频率值上。然而,在变频空调设备的实际使用中,空调房间内的实际冷负荷或热负荷会随时间变化。因此,本文提出采用适用于房间空调温度变化较大情况下的节能控制逻辑,针对变频空调研究一种节能优化模式,限制能效低的频率段(如高频)的运行,通过改善压缩机运行频率,并与传统(原有运行频率控制逻辑下)的制冷、制热模式对比,提高能效比,从而达到更加节能省电的目的。

空调运行的实时能效比是能够反映空调能耗等级的直接参数。基于变频空调运行的实验测试研究,以家用1匹机(2 500 W制冷量)的机型为例进行阐述,其中空调房间的实际负荷是不断变化的。变频空调产品的能效比与空调的实际运行频率有关。通常变频空调运行频率在30 Hz附近时能效比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运行频率的上升,能效比不断下降。变频空调实际运行时,不同运行频率下的能效比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运行频率下的能效比

在变频空调能效提升方面,变频空调的运行频率是影响空调能效比的重要指标。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级政策导向下,电能的大量消耗问题急待解决,全国、全行业乃至全民的节能降耗已成为主要趋势。目前,空调系统节能已经成为空调厂家关心的内容,节能产品的研制也已经成为行业的技术挑战。

1.2 节能设计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变频空调产品具有节能、控温精准和噪声低等典型特点。对空调用户而言,他们购买变频空调的主要原因是省电。变频空调能效比是衡量空调制冷或者制热效率的重要指标。变频空调产品要实现省电节能,需要运行在较高能效比所对应的频率段。因此,本文的节能策略技术方案主要基于限制运行频率,对典型的变频空调的名义制冷和名义制热运行模式进行节能分析。节能策略调节逻辑如图2所示。

图2 节能策略调节逻辑

变频空调名义制冷模式。原有模式逻辑的最高频率为80 Hz,额定点频率为54 Hz。节能逻辑下,频率运行在60 Hz以下的,按60 Hz限制高频运行。名义制冷运行在60 Hz以上的,按照名义制冷频率点设置最高运行频率。

变频空调名义制热模式。原有模式逻辑的最高频率为77 Hz,额定点频率为64 Hz。节能逻辑下,频率运行在65 Hz以下的,按65 Hz限制高频运行。名义制热运行在65 Hz以上的,按照名义制热频率点设置最高频率。

2 节能效果分析

对变频空调的运行频率进行优化限制,主要选用能效比相对较高的空调运行频率方式,并对其限制频率前后的耗电量进行对比。用1 200 W热负荷(26 ℃开机运行)下单一变量原则(室内干/湿球温度为32 ℃/25 ℃,室外干/湿球温度为35 ℃/24 ℃)对原有制冷模式(限频率80 Hz)和节能策略调整后(限频率60 Hz)的变频空调制冷运行模式进行实验,对同一段时间内的空调耗电量进行实测统计和对比分析。以制冷模式的运行效果为例,运行时间分别取样为100 min和180 min,结果节能模式下耗电量均有明显节省,见表1。

表1 制冷模式的运行效果做对比分析表

在变频空调制冷模式运行中,从空调运行过程看,原有模式(频率80 Hz)在运行过程中优先达到设定温度26 ℃,降温速度快,耗电量相对较大。此外,原有模式下,由于运行降温速度快,回风干球温度产生过冲,温度下降至26 ℃以下。在运行100 min时,回风干球温度达到25.6 ℃,节能模式(限频率60 Hz)下回风温度达到26.0 ℃,节省电量0.38 kW·h,节能模式的节电效果显著。

3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变频空调类产品的控制逻辑进行节能策略改善,以家用变频空调为例,通过调节变频空调实际运行频率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在进行变频空调控制逻辑优化过程中,主要研究一种节能模式,即限制能效低频率段(如高频)的运行。与传统的(原有压缩机运行频率下)制冷、制热压缩机运行模式对比,节能模式提高了能效比,节能效果比较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该节能模式是现有变频空调常用模式(制冷、制热、送风、除湿)细分的另一种模式,通过限制能效较低的高频段,使变频空调运行在能效比较高的频率下,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制定出变频空调节能模式控制逻辑,从产品开发的角度进行变频空调节能策略的优化设计。在空调运行初期,限制空调压缩机频率对家用空调的舒适性影响差异不大,但降低了空调耗电量,对空调节能有明显改善。

无论是家用变频空调产品还是通信机房用的风冷型变频精密空调,变频空调产品型号及能力段对应的产品相对较多,且变频空调运行时负荷变化范围相对较宽,因此在进行变频空调控制逻辑节能策略研究和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通过限制能效较低的高频段,使变频空调运行在能效比较高的频率下,从而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空调产品设备优化过程中,为保证不同机型的最优节能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提出的节能模式思路可供参考,可根据不同机型灵活调整具体的频率设定值,不同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模式选择。

猜你喜欢

变频空调双碳能效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高效电动机能效检测关键问题分析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数字化赋能节能服务智慧化创新能效管理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
变频空调压缩机驱动技术探究
动车组变频空调控制逻辑与供电分相区匹配关系探讨
炎炎夏日,哪款空调更节能舒适?——5品牌变频空调测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