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到人间草木知

2023-01-06管淑平

国土绿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节令春饼三候

管淑平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我,每每听到这句话时,心头或多或少会感到莫名的欣喜和安慰。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无疑是一支激励人心的兴奋剂。立春、迎春、踏春、咬春……春字前的那些不同的鲜活的动词,无一不透露着我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如同深埋多年的情感,终于在时间无涯的长廊里,找寻到了一个释放的突破口,然后,跃跃欲试、蓄势待发。

立春的那一刻,是颇为激动人心的。初春的乍寒乍暖,给那些追求风度不爱温度的人一种不可预料的惊喜。立春的到来,如定场诗一样,奠定着新一年的基调,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无论北方、南方,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春木之气始至。立夏秋冬同。”和其他节令一样,立春节气和古代的农事紧密相连,反映和记录着人们朴素的生活面貌。立春,从字面看,是春天来了,实际上,却是冬天尾巴的延伸。身处于北方的人们,在立春前后,还会见到雪花飘飘的景象,甚至有时还会觉得“白雪却嫌春色晚”。

然而,随着阳气回升,物候还是呈现出了一种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状态。冰雪消融,草木感知,大地涌动着盎然的生发之气,细草微风,春水绵绵,一派欣欣向荣。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大抵就是如此的吧。

立春的到来,预示着大地渐渐苏醒,万物即将告别沉眠的日子。“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从立春“三候”中,我们更能进一步地理解其中的朝气。寒冷的冬天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春风送暖,大地解冻,这就是“一侯东风解冻”;二侯时的立春,蛰居的虫类,因感知到阳气的涌动和春天的温暖,开始蠢蠢欲动地向外探索与活动;三候时的立春,厚厚的冰开始融化,水中的鱼儿迫不及待地游到水面吸收氧气。从初侯到第三候,就是春天由内而外的实实在在的展现。

节令中若是少了美食,也就少了人间可亲可敬的烟火气息。立春这天,最重要的一种习俗就是“咬春”。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吃春饼是少不了的;而在南方,人们则是以吃春卷的方式迎接立春节气。春饼,是用面烙的薄饼,卷菜吃,菜有薤白、韭菜、春蒿等;春卷,则是用薄面皮包菜油炸而成,口感上呈现出一种酥脆之感。两种食物,各有特色。就搭配而言,我更喜欢北方的万物皆可包的春饼,荤素比例合适,营养与味道恰好;南方的春卷,通常不能当做主食,只是充当着一种与主食搭配的点心,精致美观,不失味觉与视觉之美,常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节令和农事总是息息相关的。记得小时候,每每立春前后,人们就早早地从清闲中抽离,一下子变得忙碌了起来,披蓑戴笠地奔赴田野,翻拾土地,播种庄稼,让春季不再遥远,不再梦幻,而是实实在在能触摸得到。人们迎接春天,接的不仅仅是一种喜悦,更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和质朴的情感,是对生活的感恩,是对脚下土地深沉的热爱。

立春,是对冬天的告别,是一年中最早的时间刻度。大自然的一切都已经在萌芽状态,草木等待发芽,枝头酝酿着花苞,阴冷的天气中渐渐增加了一些亮色,那正是春天悄悄到来的足迹……

猜你喜欢

节令春饼三候
立 秋
春饼迎春
幽默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正月节令百草之柏叶
京郊寻春意 胡同吃春饼
处暑三候
圈里事儿
立冬,原来“冬”是这个意思!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