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镇痛分娩临床效果分析

2023-01-05谢亦栋吉玲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顺产卡因硬膜外

谢亦栋,吉玲玲

1.丹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苏镇江 212300;2.丹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苏镇江 212300

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疼痛为主要感受,且初产妇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在分娩时因紧张心理、疼痛刺激极易释放儿茶酚胺,影响生产顺利进行,且对产后泌乳也产生影响[1-2]。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镇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临床,为解决自然分娩疼痛提供思路。临床常见镇痛分娩方法有经皮电刺激、心理干预、椎管内阻滞镇痛、全身药物镇痛等[3-4]。受到医疗设施、产妇身体状况等客观条件影响,产妇选择镇痛分娩方式也不同。椎管内阻滞镇痛分娩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的有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较长、镇痛时间短[5-6]。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迅速,可减少麻醉药物剂量,保障镇痛效果与质量。本研究选取2020年1—12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28.82±2.4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1.10)周;体质量56~78 kg,平均(70.18±4.54)kg。观察组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78±2.67)岁;孕周38~42周,平均(40.00±1.20)周;体质量58~79 kg,平均(70.93±4.65)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丹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宫口开1~3 cm;②头位;③宫缩正常。

排除标准:①血小板小于8万者;②妊娠合并症者;③依从性差者;④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所有产妇在入院以后加强护理干预,在第一产程中,完善有关检查,关注产妇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询问产妇子宫收缩持续时间、收缩强度、阴道出水和流血情况,在发现异常时需及时告知医师。在第二产程中,做好无菌准备,保护会阴,胎儿娩出后需做好新生儿护理与产妇护理。在第三产程中,监测产妇出血量,阴道裂伤者需及时缝补,在无异常情况以后,2 h后送回病房。

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选择L2~3或L3~4间隙,严格按照椎管内穿刺操作规范进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排除硬膜外置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后,注入首剂量。本院首剂量为0.15%的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73193;规格:20 mL:150 m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2 mL:100 μg)0.4 μg/mL共10 mg。首剂量后,接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维持剂量为0.08%的罗哌卡因和0.4%的舒芬太尼共90 mL,镇痛泵设置8~10 mL/h,追加量8 mL,锁定时间15~30 min。根据产妇疼痛情况个性化给药,在宫口开全以后,若产妇感觉到腿部麻木,停止使用镇痛泵;若产妇无腿部麻木,则继续使用。

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2~3或L3~4间隙,穿刺成功后,取细长空芯腰针(25G)刺入蛛网膜下腔,取0.1%罗哌卡因2.5 mg缓慢向头端注入,硬膜外腔置管,30 min后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连接,剂量同对照组维持量,即0.08%的罗哌卡因和0.4%的舒芬太尼共90 mL,镇痛泵设置8 mL/h,追加量8 mL,锁定时间15~30 min。

1.4 观察指标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与疼痛程度比较。镇痛起效时间于注药后开始计时,采用冰棉签测试,感觉减轻即为镇痛起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分值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疼痛评估时间为麻醉前、麻醉后5、10、30、60 min。

两组产程所需时间比较。对比第一、第二、第三产程。

两组顺产率比较。包括剖宫产、产钳助产、顺产。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麻醉后5、10、30、60 min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pain degree of analgesia in two groups of parturients

表1 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pain degree of analgesia in two groups of parturients

注:与麻醉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镇痛起效时间(min)3.55±0.58 6.70±1.12 17.660<0.001疼痛程度(分)麻醉前8.43±0.73 8.28±0.68 1.063<0.001麻醉后5 min 4.12±0.42 5.23±0.41 13.373<0.001 10 min 3.18±0.31 4.37±0.28 20.144<0.001 30 min 1.45±0.34 2.45±0.31 15.368<0.001 60 min 1.38±0.19 2.53±0.23 27.258<0.001

2.2 两组产妇产程所需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所需时间比较[(),h]Table 2 Comparison of time required for labor process between two groups[(s),h]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所需时间比较[(),h]Table 2 Comparison of time required for labor process between two groups[(s),h]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第一产程5.94±1.47 7.45±1.35 5.350<0.001第二产程0.68±0.27 1.23±0.48 7.062<0.001第三产程0.25±0.09 0.28±0.10 1.577 0.118

2.3 两组产妇顺产率比较

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顺产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spontaneous labor rate between two groups[n(%)]

3 讨论

无痛分娩为临床常见助产技术之一,临床应用时间长达100年,使用频率高,在美国无痛分娩使用率超过85%,在英国无痛分娩使用率超过90%[7-8]。无痛分娩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我国很多卫生医疗机构中均引入了无痛分娩,取得显著效果[9]。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为临床有效镇痛方式之一,具有显著镇痛效果。相比于其他麻醉方式,适量硬膜外麻醉不仅可满足产妇的镇痛需求,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还不会产生运动阻滞,特别是不会影响正常行走功能[10-11]。此外,硬膜外麻醉能够保留盆底肌末梢神经与阴道中胎儿头部感觉,分娩过程可顺利进行,因此,硬膜外麻醉为临床常用分娩镇痛方式,使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酰胺类局麻药[12-13]。然而,布比卡因存在运动阻滞、心脏毒性等缺点,逐渐被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等取代,两种麻醉药物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其中罗帕卡因不良反应小,广泛应用于临床。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促进产程顺利进行,继而预防会阴侧切,对产妇具有重要意义[14-15]。腰硬联合麻醉是通过取蛛网膜下腔部位,将药物注入,直接作用于脊神经,使得麻醉平面更易控制,减少对循环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发挥血供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维持时间较长,有助于避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分娩镇痛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起效更快,镇痛效果显著,机体的应激反应小,可稳定麻醉期的血流动力,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本次研究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55±0.58)min,短于对照组;麻醉后5、10、30、60 min疼痛评分分别为(4.12±0.42)分、(3.18±0.31)分、(1.45±0.34)分、(1.38±0.19)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缩短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理想。杨莉[16]的研究中,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14±1.24)min,短于对照组;给药后10、30、60 minVAS评分为(3.27±0.24)分、(1.57±0.16)分、(1.45±0.11)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腰硬联合麻醉对提高镇痛效果的作用。而本研究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分别为(5.94±1.47)、(0.68±0.27)h,均短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产程的推进。陈秀兰等[17]的研究中,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为(70.45±12.76)、(60.32±19.63)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也说明腰硬联合麻醉可推进产程。而本研究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96.00% vs 84.00%)(P<0.05),则说明腰硬联合麻醉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李永霞[18]的研究中,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下自然分娩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也佐证了该麻醉方案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镇痛分娩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镇痛起效迅速且效果更好,初期可使VAS评分显著降低,有助于缓解疼痛,可促进产程的推进,且可提高 自然分娩率。

猜你喜欢

顺产卡因硬膜外
护理干预在产科自然顺产孕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