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炎汤、西药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1-05李永昌李召风王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萎缩性螺杆菌幽门

李永昌,李召风,王娟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南 250011

萎缩性胃炎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其产生的因素较多,并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为主,患病后需对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医治,以确保幽门螺杆菌(Hp)能得到彻底清除[1]。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为西药三联治疗,不过长时间使用该方法容易导致机体耐药性的产生,因此总体疗效仍然存在不足[2]。中医在对此类患者实施临床医治时,认为其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中,主要是因脾胃气虚、外邪入侵所致[3]。若在常规西药三联的基础上,配合胃炎汤共同治疗,则能产生更加突出的诊治效果,该方主要能够产生制酸和胃、清热解毒等作用,对于改善幽门螺杆菌(Hp)感染问题具有诸多积极意义[4]。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胃炎汤、西药联合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运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3~70岁,平均(55.95±2.05)岁;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55.87±2.1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获得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对本研究审核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内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且碳13呼气实验为(+)的患者。

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物有禁忌证、依从性差、随访期间失联、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西药三联治疗,所用药物如下:口服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6020131,规格:0.25 g/粒),2次/d,1 000 mg/次,连续治疗半个月;口服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19990092;规格:0.25 g/片),2次/d,500 mg/次,连续治疗半个月;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30309,规格:20 mg/粒),2次/d,20 mg/次。连续治疗1个月。

对观察组患者施以常规西药三联治疗的同时,配合胃炎汤共同治疗,所用药物如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煅瓦楞子、海螵蛸各30 g;丹参20 g;白术、黄芪、茯苓、莪术各15 g;土鳖虫12 g;陈皮、黄芩、半夏各10 g;干姜8 g;黄连6 g。经水煎法获取药液500 mL,1剂/d,分早晚各250 mL温服。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比较,具体观察指标内容评定方法如下:(1)中医症状积分:主要包括呕吐清水/泛酸、胃脘痛、大便糖稀、嗳气/胀满,各项评分范围均为0~3分,分值高说明患者症状更加严重。(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食欲下降、胀气、体质量下降、上腹部隐痛。(3)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①临床疗效判定方法为:患者在完成治疗后,若各项体征、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超出95%(含95%),为治愈;若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体征、临床症状得到良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70%~94%,为显效;若在完成治疗后,患者各项体征、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超出30%~69%,为好转;若不符合以上条件,且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不足30%,为无效。临床总疗效=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主要通过碳13吹气实验测定后获取结果,若显示为(-),则可说明幽门螺杆菌(Hp)已被清除。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照组各项评分结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呕吐清水/泛酸治疗前2.14±0.34 2.11±0.40 0.404 0.687治疗后0.42±0.11 0.97±0.22 15.811<0.001胃脘痛治疗前2.31±0.40 2.42±0.32 1.518 0.132治疗后0.50±0.14 1.01±0.30 10.893<0.001大便溏稀治疗前2.35±0.50 2.32±0.41 0.328 0.743治疗后0.45±0.14 0.97±0.31 10.809<0.001嗳气/胀满治疗前2.24±0.40 2.32±0.37 1.038 0.301治疗后0.50±0.12 1.12±0.21 18.125<0.00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d]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食欲下降8.51±1.54 16.32±6.44 8.340<0.001胀气6.32±1.49 10.77±4.48 6.664<0.001体质量下降10.24±2.81 19.54±6.84 8.892<0.001上腹部隐痛11.24±1.65 15.33±4.58 5.940<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疗效、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patient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根据现有研究报道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另外还与十二指肠液反流、自身机体免疫力低下、胆汁反流、日常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科学等因素相关[5-6]。此类患者一旦患病,通常会表现出胀气、上腹部隐痛、食欲降低、体质量下降等,对其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较大[7-8]。

常规西药方法治疗以西药三联为主,其中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及质子泵抑制剂,虽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良好改善,提升病情康复效果[9]。但该方法在长时间用药后往往产生机体耐药性,因此,无法对萎缩性胃黏膜的恢复及生长带来更好的促进作用[10-11]。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划分至胃脘痛的范畴中,且认为此类病症以脾胃湿热型为主,若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则应围绕利湿健脾、解毒清热、祛瘀活血[12-13]。而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胃炎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后,总体疗效更加突出,且研究数据显示:该组患者治疗后食欲下降改善时间(8.51±1.54)d、胀气改善时间(6.32±1.49)d、体质量下降改善时间(10.24±2.81)d、上腹部隐痛改善时间(11.24±1.65)d均 明 显 短 于 对 照 组(16.32±6.44)d、(10.77±4.48)d、(19.54±6.84)d、(15.33±4.58)d(P<0.05),这一结果同孟艳平等[14]在其报道中指出观察组体质量下降时间(15.32±1.72)d、食欲减退时间(10.32±2.72)d、胀气消退时间(6.34±2.99)d、上腹部隐痛消退时间(8.62±1.29)d均 短 于 参 照 组(19.32±1.72)d、(16.32±2.82)d、(10.72±3.27)d、(11.27±1.92)d(P<0.05)的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在此方剂中,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黄芩、黄连等主要发挥解毒清热的作用[15]。白术、黄芪、陈皮、半夏、茯苓等主要发挥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且使患者机体抗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对胃黏膜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改善损伤组织的修复效果[16]。土鳖虫、丹参、莪术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17]。海螵蛸、煅瓦楞子能够对胃酸分泌产生较强的抑制效果,对调整胃内环境pH值产生积极影响,因而可使幽门螺杆菌(Hp)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18]。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临床总疗效、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优(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此治疗手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采取胃炎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升诊疗效果,因此更加适合深入探讨与普及。

猜你喜欢

萎缩性螺杆菌幽门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幽门凿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