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术心理剧单次团体辅导对护理高职4+2学生职业认同的探索研究

2023-01-05纪忠红梁彦蕊陈宇慧金丽芬林婕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剧团体辅导

纪忠红, 梁彦蕊, 陈宇慧, 金丽芬, 林婕

护士职业认同是护士对护理职业地位、护理专业以及职业责任的正向认知和决定自身形成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1],护士职业认同对护士工作、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护士离职率乃至护理学科的发展[2]。

易术心理剧是由美籍华裔龚鉥博士创立的一种“中西合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整合式、多元化的团体治疗模式[3],它撷取了传统中医、心理剧、社会计量、完形治疗及多种创造性表达艺术的精髓,并加以融合,据此进行诊疗,进而协助人们去释放与调节生理上、人际间、心灵上甚至文化上或种族间的阻碍、纠结与失衡的状态[4],其主要目的是使人达到自在、自发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研究者运用易术心理剧的理论与技术开展团体辅导模式,已用于提升护生心理韧性、伦理教学改革、丧亲者心理护理等诸多方面。4+2中高职贯通培养是指对中职4年后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护生,再给予2年高职专业方向的系统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专科型护理专业人才。本研究针对4+2这个护士与护生双重角色的特殊群体予以易术心理剧团体辅导,运用心理剧的主要研究方法——社会计量[5]来探索该群体的职业认同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选取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18级4+2中高职贯通培养的3个班全部学生128名为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个省份,前期4年分别来自不同的卫校、不同的实习医院。经过学院护理专业老师的技能考核和面试,再进行自主选择,进入学院进行为期2年的老年和社区方向及助产方向的学习,均为二年级学生,均为女生,年龄20~21岁,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基于《护理伦理学》课程中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内容,由具有心理剧导演资格的教师全程带领,在多媒体大教室,固定桌椅,利用教室的前后和走廊等空间,按照暖身、行动、分享三部曲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探索学生自身与护理的关系,做好知情同意和保密约定,时间80 min。

1.2.1 资料收集方法 在团体辅导进行过程中评估、观察和评价辅导效果的同时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并在辅导结束后收集相关质性研究资料。采用行动式社会计量的方法,观察学生自身与护理的关系,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想法、情绪、困扰、感受。用目标导向的同心圆社会计量方法,以讲台代表护理专业,以物理距离的远近代表与护理专业的关系远近,邀请学生自我评估与护理的关系,分值范围为0~50分。在团体辅导开始前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站好位置,越近越认同护理专业,越远越不认同,如0分表示完全认同护理专业,愿意终身选择护理职业并为之奉献,50分代表不认同护理专业,想远离它,随机邀请不同位置的学生分享选择这个位置的分值和原因。在辅导结束时再重新选择自己的站位。辅导结束后请所有学生在蓝墨云作业内分享辅导前、后选择所站位置的分值、原因和感受,字数不限,要求真实、独立完成。

1.2.2 辅导方法 主要采用空椅子、替身技术,让学生充分表达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情绪、困扰、感受,积极直面学生自我感受、情绪表达、困扰问题等,采用角色互换技术调整认知,在行动中实现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觉察,释放与表达他们的情绪情感,由此引发他们对自己更多的思考,更加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1.2.3 研究方法 将学生的作业导出,共收到有效作业128份。将结果输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字部分的结果共收到作业117份,剔除雷同作业3份,实际有效资料114份,采用内容分析法,仔细研读并借助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整理、分出类别,再进一步萃取出主题,得出结论。跟踪调查辅导效果,在学生毕业后当年内收集学生的就业率。

2 结果

2.1 辅导前后职业认同感分值

辅导前学生站位40分及以上者22人,其中最大值50分者有10人,最小值10分有5人;辅导后最大值35分1人,最小分5分2人。辅导前后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得分分别为(29.46±9.43)分和(17.75±6.45)分,辅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P<0.001)。

2.2 质性研究结果

2.2.1 认知得到调整 很多学生表达当初中毕业选择职业时,大多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到临床实习时亲身感受到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尊重、不理解,医患纠纷多,社会地位低下;护理工作太繁琐,风险大,很累很脏,没有正规的休息时间,夜班多,考试多,报酬低。辅导结束后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护理专业对自己、对他人的重要和它的神圣性及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如有学生写道:“护理的意义所在,更多体现人的价值问题”“感受到护理工作能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产生自己的价值”“做护士可以解除患者疼痛,虽然工作会很累,考试多工资少,但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努力学好护理专业,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在工作中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悟不同的人生观”“为人类健康所进行的工作是有意义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护理”等。

2.2.2 情绪得以表达 学生在临床实习时的情绪记忆犹新,通过团体辅导情绪得以表达,情感得到抒发。如有学生写道:“经过老师的课,我心中的焦虑有所缓解”“人不可能因为恐惧而止步不前,恐惧就是用来克服的”“老师上课时教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点很好”“当患者得到护理人员的照护而发自肺腑的感谢时,内心得到满足感”“可以救治更多的人,让我感到自豪,为家里人争光”等。

2.2.3 角色定位增强 很多学生还没真正觉得自己是护士,感觉懵懵懂懂,把自己与护士这个角色的定位看得很遥远,觉得为时还早,还有很久才真正需要承担工作的责任。通过站位,学生亲身体验到自我角色定位带来的感受。如有学生写道:“课上老师的活动,让我更加确信自己是可以为护理事业做贡献的”“感受到了我存在的意义。我愿意加入护理行业,与各位前辈一起前行,为护理奉献出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愿意在护士这个岗位上体会精彩人生”“在护理岗位奉献自己,在平凡的工作里,找到不平凡的自己”“正确认识了自己与护理的关系,感觉从事护理工作是比较合适自己的”等。

2.2.4 未来更加明晰 虽然对护理工作有种种不满意,但是经过仔细思考后,学生对于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想法更加坚定、规划更加清晰。如有学生写道:“要努力学习护理相关知识,为护理做出贡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职业也会逐步成为一个科技含量不断增长的行业”“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无论是医院护理还是社会化的家庭护理,都呈现出较强的需要量”“上课后我觉得护理这个职业是神圣伟大的,是为人民服务,要用知识和健康守护生命,它值得我们去进一步领悟与学习”等。

另外学生有表达:“老师授课的方式很独特,别具一格的授课方式让我们对课堂上的内容以及任务很有兴趣”“对护理专业有了更多的兴趣”等。

2.3 学生就业率结果

128名学生在2020年疫情肆虐时就业率达99.2%(只有一名学生未就业),高于其他班级毕业生。当然,这与后期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领导等的共同努力以及他们有执业执照等多种因素有关。

3 讨论

3.1 易术心理剧单次团体辅导模式的效果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易术心理剧单次团体辅导模式是一种可以增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辅导手段,这与徐浪[6]、张婕等[7]、倪聪等[8]研究单次团体辅导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一,社会计量是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创立的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方法,易术心理剧团体辅导采用目标导向社会计量,简单直观了解团体状况,并可直接评价辅导效果,运用相似圈社会计量节约时间成本,特别适合大团体时运用,给予没有时间表达的学生一个行动表达的机会;二,暖身时建立温暖、安全、信任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借助空椅子和替身技术帮助学生表达内心情绪感受和想法;三,角色互换调动其自身内在积极力量,像换了一个脑袋一样思考,可以带出新的觉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希望的技巧;四,分享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不是她自己才有这些想法、问题、困扰、情绪等,让她们感觉不孤单。

3.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因为人数较多,时间较短,讲台座位固定,空间不够大,辅导老师不能及时关注到所有学生,最好有协同带领者;大团体对带领者要求较高,当学生不能表达时,需要共情学生感受,适时引导学生觉察、思考;当学生不能角色互换时,需要更多的暖身技术帮助她进入角色;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需要课后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减轻其厌恶心理。

综上所述,易术心理剧单次团体辅导模式是一种可以增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辅导手段,同时也是护生职业思想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后续将继续验证、推广。

猜你喜欢

心理剧团体辅导
教师核心素养在组织与实践校园心理剧中的体现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