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市农业节水灌溉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3-01-05刘晓鸽

山东水利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管护用水节水

刘晓鸽

(东营市水利灌溉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东营市总灌溉面积21.28 万hm2,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2个,其中灌溉面积2 万hm2及以上大型灌区有王庄、麻湾、双河3 个灌区,其余为中型灌区。灌区干级渠道总长度435 km,灌区覆盖面积19.8 万hm2,覆盖率91%,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4,全市已完成节水灌溉面积9.17 万hm2,农业节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

1.1 缺少市级层面的农业节水灌溉体系规划

东营市未进行市级层面的农业灌溉体系规划,未彻底摸清全市农田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未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农业产业结构、骨干输水网络、田间灌溉方式等进行全面规划。各项目多是根据投资情况及最突出问题进行建设,田间工程极易受到骨干工程影响,工程效果较差。

1.2 农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制约因素多

1)水量分配无法完全公平,相邻群众关系不和谐。各地仍存在县区、乡镇边界、村组边界占地、用水历史遗留问题;断头沟、扬水站供水等问题无人牵头解决,易造成邻里群众、施工与群众、政府与群众的矛盾升级。

2)输配水体系未形成大水系。农田灌排体系仍有局部区域水系并未相互贯通,水源单一,甚至存在竹节渠、竹节沟,导致灌溉时来水不畅、抢水严重,特别是灌渠下游,经常无水可用。

3)工程投入未实现全覆盖,田间建设存在死角。涉水涉地项目区多选择经济条件厚、群众基础好、成方连片的易开发区域,其他落后区域较难得到机会,项目惠及程度饱暖不均,攀比现象严重。

4)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资源未有效共享。国土、水利、农业、农发等部门都在开展涉水涉地项目的工程建设,在项目选址上具有趋同性。部门合并后人员配置与承担任务不匹配,未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同时田间工程与骨干工程之间并未实现资源共享,导致骨干工程规划与田间工程规划不一致。

5)缺少“标杆”工程,效果千差万别。农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分年度、分县区实施,投资额度、建设内容、设计标准参差不齐。

1.3 市级层面项目整合平台不完善

项目大多是田间灌溉、排水、道路建设内容,缺少对项目区村内外生态、生产、生活环境骨干渠道、道路、河道的同步治理,以及项目区水库、坑塘的同步治理等。

2 建议和意见

2.1 加强政策引领,编制高效节水规划

以缓解地多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着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研究编制并出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指导意见。彻底打破部门之间项目编报提纲的约束,打破亩均投入标准约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约束,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建设标准。探索实现全市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体系。根据全市不同地区、不同用水情况、不同作物类型等,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类型,推广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微灌、微喷灌技术。建设完善水源分配体系、输配水体系、农田高效灌溉体系、量水测水体系、管护体系等五大体系。“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全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全覆盖。

2.2 尽快完善五大体系

1)构建水源分配体系,保障农业用水。引黄灌区自引黄闸至农渠口门按照控制地块面积统一系统分配用水量指标,严格执行最严格的农业节水灌溉制度,同时在井灌区,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在漏斗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地表水跨区域调引,增加地表水拦蓄量,提高灌溉效率,逐步实现采补平衡。

2)改善输配水体系,保障供水全覆盖。结合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提高骨干渠系输送水能力,根据市级灌排需求疏通好支、斗渠,科学布局节制闸、泵站,做到全市范围的大水系贯通,真正形成干渠有水支渠充盈景象。2021年率先实施胜利灌区、东水源灌区2 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不断争取王庄灌区、麻湾灌区、双河灌区、宫家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申报黄河南展宽区灌区、仙河灌区2 处新建灌区工程,构筑起畅通、高效、完备的骨干输配水体系。

3)提升农田高效灌溉体系,从根源实现节水效能。对全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进行整体设计,投资额度、建设内容、设计标准统一;分期实施,建成典型片区,明确后续工程标准,达到全市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目标。总体规划应纵横到边到沿,易开发地块和不易开发地块对等开发,确保整个项目区域内田水路林电等配套工程实现全覆盖。大规模推进农田田间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具有区域特色的节水灌溉工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引黄灌区可大力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工程,未进行田间节水改造的土地优先选用低压管道灌溉。小清河以南井灌区、工厂化种植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以及具备沉沙条件的区域,全面推广喷灌、微喷灌及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十四五”期间,每年发展田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3 万hm2(按照3 万元/hm2测算),年匡算投资10 亿元,基本实现东营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全覆盖。

4)完善量水测水体系,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充分利用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完成灌区计量设施和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用水管理与用水调度,科学计量与征收水费,形成良性循环。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着力解决集体时期未能解决的计量收费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用水良好氛围。

5)建立农灌管护体系,保障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管护经费,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运行管护体制。二是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鼓励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对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三是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让农民广泛参与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针对具体管理、使用问题有的放矢。

2.3 推进市级层面的项目整合平台建设

1)加强组织保障。实行“政府主导、专班统筹、项目部建设、部门协作、上下联动、专业管护”的建管模式。各相关部门和县区相应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及推进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分解落实任务,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格局。

2)创新机制体制。为保障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的整体性、完整性、一致性,工程建设实行专班统一领导下的项目部管理体制,做到项目规划、标准质量、工程招投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建后管护“六个统一”,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3)统筹资金保障。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台为依托,在涉农项目资金安排上向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重点倾斜,集中打造。由市县财政局落实专人、专账、专户管理,做到资金安排、使用、管理“三个统一”,确保专款专用,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全力打造一批农业美、农村美、田园美、生态美的新农村,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管护用水节水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