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1-05薛京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长春制造业工业

□文/薛京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提要] 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在中国城市发展速率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互联网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的交流更加便捷、广泛、成本低廉等,从而使人口和企业单位流动加速,变得分散。如果一个城市在信息产业创新和接收方面有更好的能力,那么信息交流技术会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的优势,并且能够从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回报。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深度分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城市(开封、长春、重庆)和北上广为代表的综合型中心城市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经济都主要靠工业、制造业来带动。在1984 年2 月,邓小平就建立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进行了谈话和报告,主张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并视察了上海、厦门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率先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城市人口大幅上升。而很多工业型城市人口在1984 年的时间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这些地方的衰退主要是制造业。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那些留在老工业城市的企业领导很容易在便宜的地点管理生产。但是,自1991 年以来,一些衰落的老城市再次开始在人口中增长,而且往往更为惊人地增加收入。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地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直在迅猛发展,专业服务和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曾经城市化程度和城市人口密度是连接制造业、运输和供需双方的关键,然而这种城市密度优势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毕竟,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密集的聚集地中,“贸易的奥秘不是神秘的,而是存在于空气中的”,传统制造业的论述观念越来越陈旧,现在用户和厂商的主导地位正在转变。

本文提出这样的假设,即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解释如河南开封和吉林长春等代表性工业城市的相对衰败、重庆市的重振和北上广的持久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典型工业城市和以北上广三个城市为代表的综合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数和工资水平等方面来说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成本的降低对对工业城市相对不利,对北上广这样的综合型城市有利。

二、文献综述

当互联网驱动一个城市发展时,不仅仅是给这个城市带来很多的优势,还会带来空间上的转化。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不同城市之间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恰恰弱化了城市间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就像Thomas Friedman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说,“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飞快发展会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彼此接近”,比如中国和印度经济爆炸式的增长。然而,Leamer 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增加贸易自由度,促进学习、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全球化反而提升了‘地方’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制度要素”。互联网的发展会带城市进入一种共享经济的发展当中,在这是城市将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成功转型,另一个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逐渐消亡。城市消亡理论认为,城市存在的核心基础是对“面对面”的交流信息或知识的需求。先进的信息技术减少了对见面交流的需求。当这一需求消失时,城市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人们见面和沟通的物理场所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城市会逐渐消失。凡事都有两面性,Edward Glaeser《城市的胜利》证明:“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美好的希望。基于城市得以繁衍的人力资本,在高技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反而更加重要”,技术越发达,对信息交流需求的增长将增加对城市的需求。

我们假设传统制造业需要的土地最多,沟通障碍最小,而创新行业则需要相对较少的土地,传播障碍较大。该假设中,我们主要考虑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我们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因素作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生产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当通信成本下降时,制造业将离开城市,造成城市收入和财产价值的下降。随着城市生产优势的消失,整个经济越来越富有成效。这个目标是为了抓住像开封和长春这样的制造业强市的衰落。

随着通信成本的下降和新兴产业规模的增加,城市内部的不平等也在增加。这种不平等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福利损失,因为尽管城市工人的名义工资下降,但通信技术的改善提高了所有工人的实际工资。城市人口将随着城市制造业的下滑而上升,因为新兴产业的土地密集程度低于制造部门。

只要制造业是城市边缘地区的边缘产业,那么降低位于内地的信息成本就会降低城市的物业价值。然而,一旦所有的制造业都离开了城市,那么通信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主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创新收益。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导致城市土地价值上升。

本文将城市分为了工业城市和以北上广为代表的综合型城市两种,并且从GDP、人口和工资三个方面展现了六个城市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成功与失败。

三、互联网时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差异

中国改革开放40 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了经济成分中的主流产业。随着互联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媒介,“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已不再陌生。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标志性的是阿里巴巴的诞生。

针对文本中研究的两类城市研究,有四个基本的事实:(1)信息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2)“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中的生产者和制造者越来越分离;(3)自1991 年以来,许多老城市的人均收入和人口增长存在显著的差异性;(4)虽然所有老城市的制造业工作岗位都大幅度下降,但成功的老城市越来越多地专注于“互联网+制造业”的有机结合。

自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就有了实质性的发展。我国可以独立依靠国产电子工业原件生产20 多类,数千种整机设备及电子元件。许多精密复杂的产品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并且形成了雷达、电视广播和电子计算机等六大产业。直到2005年,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少已经达到世界信息技术水平。

我国传统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以解放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要的企业发展理念。长久以来,传统制造业间的竞争是资源和生产力的竞争。制造业与需求者或购买者之间是直接关系,且由制造业的生产者作为主导,需求者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购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逐渐转变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制造业生产。这一转变使得原来传统制造业受到打击和挑战。但对于一些可以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生产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12 月和2018 年1 月,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与重庆携手发展智能产业,这将给重庆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利好。重庆新动能、新产业持续壮大。2017 年,重庆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6.1 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7.3%,比上年提高1.3 个百分点。北上广三大新兴城市,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兴产业不断集聚在这三个城市,而老工业基地就会迁出,如北京首钢的迁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传统技术工人的失业,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远高于失业岗位,从而给这三个地区吸引来大量的人口,工资水平也在竞争中不断提高。

第一,GDP 国内生产总值。本文研究的是技术进步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考虑互联网经济的因素。那么,假设影响城市发展的变量只有互联网经济,其他的大环境假设为常量,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分析。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最直观的是对这个城市的GDP 进行分析。从统计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城市的GDP 具有增长趋势,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当然,也有例外,对开封和长春两个城市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是退步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老工业城市在工业制造业为社会经济主流产业的时候发展得较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时候失败了,没有很好地适应现在互联网经济趋势,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第二,工资水平。一个城市的迅猛发展,生产总值升高会带来在职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从统计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开封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下降,综合六个城市看,北上广三个城市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个老工业城市。也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会使这个城市的生产总值提高,还会带动在职员工的工资水平,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优势。

第三,人口流动。城市的发展,人是主要对象,我们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同时追求更高的生活保障,譬如高薪。所以,当一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同时,工资水平也很高,这个城市就会对大多数人有吸引力。从人口数据统计年报中可以看出,从时间的变化上这六个城市都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的人口明显是开封和长春两个城市人口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是在2010年后,互联网发展增长的时间段更加明显。

四、原因分析

从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看,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城市都是在动态前进的。当加入互联网发展这一变量时,这六个城市的前进发生了变化,有的迅猛前行而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

首先,城市自身优势特征。北京具有政治优势,是教育之城,汇聚了大量的高校和人才,换句话说,在互联网时代能够率先掌握这项新鲜技能的人才汇聚在这里,这也是北京吸引人的一点。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发展起来的是沿海城市如上海,它们是经济中心,国际贸易往来的港口,既有沿海的地理优势也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优势不言而喻。所以,在信息技术提高时又或者面临经济改革时,这些城市会较快地适应新的变化。先进的技术和掌握最新技术的人才会帮助这三个城市在面对改革时可以更快速地做出调整,实现城市向前发展。

其次,一个新技术的引入,会设立几个试点。新技术试点大多会选择经济和人员基础稳固的城市。当这些试点城市成功转型时,扩大引入范围中就会出现生搬硬套、人员缺少或技术不过关等问题。老工业城市在从原来手工业制造业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上就出现上述问题,影响城市的发展。举个例子来说——长春市,20 世纪30 年代长春城市成功建立,当时的长春拥有多项亚洲第一,比如最大的无线电台。建国后,有两个厂在全国范围很知名,分别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和第一汽车制造厂。但改革开放后,长春开始出现了衰退的现象,长影制片厂几乎名存实亡,转行为长影世纪城。当年将一汽放在长春,是希望长春可以像底特律这个城市一样将汽车产业规模发展,带动中国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时代,长春的汽车产业是国家汽车业的老大,有“汽车城”之称。但20 世纪80 年代后,长春的汽车工业大幅度滑坡,汽车产业也是靠国家扶持,引进外资,勉强维持。总之,长春在东北的地位已经下滑,在东北四城中只能添居末席。

五、总结

改革开放40 多年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有着明显的成功和失败,尤其是中国的工业城市。像吉林省和河南省等老工业城市居多的省份,他们的发展远落后于北上广这样的综合型城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城市有了政策和政治地位上的绝对优势,在创新技术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功。

笔者认为,这些城市的成功和失败可能反映了理智的技术变革的根本: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制造企业离开了城市,如首钢的迁出。然而,通信成本的下降也增加了对创新的回报,而城市专门从事创意生产,使得这些城市更为活跃。

猜你喜欢

长春制造业工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初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印语长春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走进长春净月潭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