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夏日的荷塘风光

2023-01-04王悦婧王会慧

奇妙博物馆 2022年12期
关键词:莲塘红蜻蜓缂丝

文/王悦婧 图/王会慧

国宝小档案

名字:缂(L i )丝《莲塘乳鸭图》

年龄:800 岁左右

现居地:上海博物馆

尺寸:高107.5 厘米,宽108.8 厘米

织出来的夏日荷塘图

注意看这幅《莲塘乳鸭图》,池塘中有一对大鸭子在畅游,旁边有两只乳鸭相随,还有白鹭在侧,翠鸟、燕子、红蜻蜓点缀其间,荷花、白莲等花卉无一不栩栩如生,俨然一幅热闹的夏日荷塘图景。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幅画并非用笔画在纸上,而是用蚕丝织成的!

这种古老的丝织工艺,叫作“缂丝”,又称“刻丝”,以前还被叫过“剋(L i )丝”“克丝”。用缂丝工艺织出来的物品也叫“缂丝”,是极具欣赏价值的装饰性丝织品。

宋代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帝家的“专属”工艺,常用来织造帝后的服饰、帝后的画像,或者用来摹缂名人书画。但是,缂丝因为工艺复杂,人力成本高,一个妇女缂织一件衣服需要整整一年才能完成,所以成品的尺寸都不会太大,因此也有着 “ 一寸缂丝一寸金 ”的说法,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不过,宋代缂丝大师朱克柔传世的7 件作品中,缂丝《莲塘乳鸭图》有着1 平方米的“巨幅”尺寸,算得上是稀世珍宝啦!

这件“珍宝”还有一“奇”——这是一件严格按照自然界现象创作的写实作品。当你一睹它的真容时会发现,画面中的鸭子和现实中的鸭子一样大。画里所有的水生植物都经得起植物学家的考证:它们有着同样的花期,与画面描绘的没有丝毫差异。所以专家们推断,《莲塘乳鸭图》所描绘的是6 月底至7 月初春末夏初的景色。

更有意思的是,池塘中除了公认的“模范夫妻”双鸭,白鹭、乳鸭是成双成对的,微小的水黾也是一对,甚至连花卉都是双数。咦,也不完全是呀?你是不是要说画面上方的翠鸟、燕子和红蜻蜓就落单了?其实,那是因为在800 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出于保护的需要,人们对《莲塘乳鸭图》进行过多次装裱,每次装裱都会将它的四边和残破的部分裁去一些,所以才导致处在边缘位置的翠鸟、燕子和红蜻蜓失去了伴侣。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最初的美好寓意:佳偶天成、多子多福。

朱克柔的“独门秘籍”

缂丝工艺为什么能和纸上绘画作品有一样生动、真实的效果呢?

唐代末年,因为缂织难度高,缂丝还只能用于小面积的装饰,例如在书画装裱中,把缂丝制品包裹在卷轴的最外层。到了宋代,随着技术更新以及朱克柔、沈子蕃等缂丝大师的出现,缂丝终于达到了“独立”成为艺术品的高度。

宋代的画家们常用一种“没(mò)骨法”的绘画方式。“骨”就是轮廓,画家们用极淡的颜色代替墨线勾画出画面的轮廓,然后用层层晕染的颜色“淹没”掉轮廓,称为“没骨法”,这样画出来的花卉自然又逼真。和绘画中的“没骨法”相比,缂丝在技艺上更胜一筹。因为缂丝大师们缂丝时根本不打轮廓,直接用相应颜色的丝线来造型,一次织成,在由浅至深的晕染中达到自然晕色的效果。这个技法可没有规律可循,只能依靠大师们的艺术修养和对丝线的掌控。

当然,朱克柔还有一项“独门秘籍”,那就是把两根不同颜色的纱合成一股线,根据需要改变线的密度和细度。例如,将蓝色和白色两根纱捻在一起,合成一根蓝白花线,放入一个梭子中,在编织的过程中两根纱成为一体,看起来忽白忽蓝,是不是就产生了立体的效果呢?

缂丝织机

图上的文字是“江东朱刚制 莲塘乳鸭图”,落款是“朱克柔”。

《莲塘乳鸭图》中的湖石就是这样织成的,所以看上去凹凸有致、玲珑剔透。

朱克柔把题款题在了湖石上,想必这块太湖青石的缂丝技艺是她的得意之作。

既刚毅又温柔

朱克柔这位缂丝大师在正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我们甚至连她的生卒年月也不知道,因此也只能从她的作品中一窥究竟了。

朱克柔本名朱刚,克柔是她的字,“刚”和“克柔”,这名和字太有意思了,是我们常用的“以柔克刚”的反用,刚毅和温柔集中在一人身上,反映的不就是朱克柔性格中细腻与坚忍的特点吗?

朱克柔大约生活在南宋高宗时期经济繁荣的江东(今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朱家也许是江南丝织的大户人家,朱克柔从小便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家中有专人养蚕、缫丝,也有专人提取染料,这都为朱克柔缂织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然了,能够完成巨幅的《莲塘乳鸭图》,除了物质保障外,更重要的还是才华和毅力。据推算,朱克柔完成这幅作品花费了8 年时间。日复一日细致入微地观察,经年累月地探索追寻,最终成就了这幅大作!

猜你喜欢

莲塘红蜻蜓缂丝
红蜻蜓
误西风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六)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红蜻蜓》教案
红蜻蜓 等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广州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回顾
“织中之圣”藏巷陌
老爷子的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