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简的三分钟自我介绍

2023-01-04文/李图/孟

奇妙博物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汗青简牍竹简

文/李 伟 图/孟 恺

云游奇妙博物馆

馆长推荐

简牍是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木牍等的总称。在人们普遍使用纸张以前,简牍是中国最主要的书写载体。直到今天,很多与图书和写作有关的词语,都承袭了古人使用简牍时形成的传统和习惯。

湖湘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1952 年至今已陆续出土了近20 万枚简牍。古城长沙成了中国出土简牍数量最多的城市。从战国到魏晋,这些简牍跨越千年,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长沙简牍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保护和弘扬简牍文化”为宗旨的专题博物馆,收藏有10 余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数百枚东汉简牍、2000 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以及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的简牍、青铜、漆木、书画、玉石、金银等文物约3500 件。

欢迎同学们走进长沙简牍博物馆,在这里重温简牍文化,领略简牍书法的魅力。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

大家好,我叫小简,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竹简,现在住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92 号。我的故事可长了,还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小简诞生记

我原本是地里长出来的,那苍翠笔挺的竹子就是我最初的样子。聪明的人类把竹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可以夹食物的筷子、睡觉时使用的凉席……我就不一样了,我身上保留了1700多年前的文字!我的家庭成员有竹质的也有木质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听的名字——简牍。一枚简牍可称为简,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啦!

从竹子到竹简需要经历好几道制作工序。人们要先把翠绿的竹子劈成细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放在火上烤。这时竹片内的水分都被烤了出来,像出汗一样。这道工序叫作“杀青”,也叫“汗青”。人们用毛笔把文字写在我身上,一片做完,小简我便诞生了。

我国宋代的名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的“汗青”已经从青竹出汗的工序,引申为竹简甚至史册的代名词。文天祥希望他的赤胆忠心能永远在史册中绽放光芒。“杀青”是竹简制作完成的标志性工艺,所以现在一部著作写完、一部影视剧拍摄完也叫“杀青”。

记录历史的大功臣

你心中是不是还有疑惑:“这些竹片又粗又丑,能是什么重要的宝贝?”颜值不能代表一切,在遥远的古代,我可是必不可少的书写材料呢!

那时,纸还没被发明出来,人们有大量重要的资料、珍贵的故事需要记录下来,怎么办呢?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石头、陶片、龟甲、兽骨、绢帛、竹木片等材料。但是石头、陶片不便携带,龟甲、兽骨用来占卜,绢帛造价昂贵,而取材方便、价格便宜、书写便利又不会长虫的简牍在中国被使用了1000 多年。咱们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呢!

现在,你是不是对我刮目相看了?不要以为我就这么简单哟!你现在看到的很多与写作和图书有关的字词,都是由我们衍生而来的,比如说一册书的“册”字。一般来讲,由于我们的身体瘦长,所以记录的文字不会太多,要想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录下来,得用上我们好多个兄弟姐妹才行。于是聪明的人们将我们用绳子连接起来,这样就方便阅读和保存啦!被连起来的我们就叫作“册”。你看甲骨文中的“册”还真够形象的,像不像我们的合影?

韦编三绝

孔子在老年的时候非常喜欢读《周易》,把简册拿在手中翻了又翻,书上的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很多次。“韦”是熟牛皮的意思,用熟牛皮编缀起来的竹简就叫“韦编”。因为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后来人们也称《周易》为“韦编”,“韦编三绝”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

简牍是我的大家族,其实我还有一个小家族,那就是“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简称“三国吴简”)。我们三国吴简家人口可多了,有10 余万呢!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保护我们,专门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家——长沙简牍博物馆。好了,我的自我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给你讲讲我们简牍大家族吧!

猜你喜欢

汗青简牍竹简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改建后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嘉兴瑞节耀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释读拾遗
“汗青”原来是史书
地不爱宝
世纪惊奇:“走马楼简牍”发现亲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