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然之气对人体先后天之气的作用*

2023-01-04白彦铭

光明中医 2022年15期
关键词:阴阳阳气天地

白彦铭 梁 爽 周 波

《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认为天地万物和人体一样,通一气耳”,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皆认为“气”是万物的共同物质基础。《灵枢·本神》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体现了气为万物本原。而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云: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把人生活的场所称之为“气交”。认为人气之生长壮老死,万物的生长化收藏都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这说明已经开始提及人在宇宙中所面临的生活场所和自然环境。而“先天”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文言传》和《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中,都表示自然变化的规律。历代医家在论述“气”这一概念时,主要包括天地万物之气、呼吸之气、人体之气、药物邪气等,但未曾对气仅仅是一种自然性质而作出探讨, 而是将它放在天、地和人的庞大系统中,通过中医盛行的整体观、内观、内照等思维,来解释这一系统的构成、运动、变化、生理和病理规律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和人自身的各种因素,会出现一定阴阳失衡的偏性,因此,笔者将通过探讨自然之气对人体先后天之气的作用,而加以论述[1]。

1 自然之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日月运动为天度,阴阳气数“纪化生之用”,气—阴阳—五行等这一思想体系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自然之气虽然极为普通,但却是宇宙洪荒,自然规律的大道之气,是天地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它可以使得万物融合,亦可以使得万物分解。董仲舒曾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用阴阳、四时、五行合为他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阐释了宇宙的构成和运转,用五行辅助阴阳二气成就四时之岁功,将宇宙正常运行的时间、空间方位、能量消长等全部融合。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用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言,本是天地人的气根,神受之于天(于父),精者受之于地(于母),气者受之中和,合与其一[2]。神依赖气而行,精是物质供应者,三者不能分离,相助为理。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人)皆与气紧密相连,自然界四季变化,一天之中昼夜晨昏等皆体现着气的变化。而在《说文》:“屯,难也,象林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屯卦”,混沌之气中又产生阴阳,气生精,精生神。从另一个体而言,本于阴阳之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转化为精,精转化为神,身无疾而神自明,这种天地自然之气的恒运动与天地自然变化息息相关。正是通过气作为一种介质,在天地万物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保持着永久动态的平衡和稳定,这同样也是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的融合。

2 人体先后天之气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者津液,阳者诸身之阳气。脾胃为升降之枢纽,肾为封藏之本,“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为脾”,命门为元气之根。肾主藏精,为生命活动之根。可调气血和五脏,有助于肺之呼吸和肃降,脾之健运,又依赖于肾阳的温煦,但肾气的充沛,需要后天脾胃的补养,膀胱的气化,肾气的蒸腾[3]。精为血之本,脾阳健旺,不但可正常运化水湿,还可助先天之精气。《论衡·言毒》中记载“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精足则神旺,肾无实证。藏真精而寓元阳,肾的“火力”就是中医所言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又受五藏之精而藏之。脾运纳水谷之精气,是气血生化之源,与肺气吸入的清气结合产生宗气。宗气主全身之气的运动,助心行血,助脾运化。脾主升清,胃气主降,一升一降完成了消化、吸收、输布精微物质的需求。《灵枢·五味》:“人之生,气之聚,聚则生,散则死”。《医旨绪余·命门图说》有云:“是极归重于肾为言,谓肾间原气,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先天之气一般称之为精气,而后天之气来自于通过脾胃的运化、腐熟收纳后的水谷精微化生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这些后天之气在人的机体内不断通过肺、脾胃以及肾的气化、温煦、蒸腾等,它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后就会分配到人体的各部位加以利用以维持生命和日常活动。刘沅从“先后天”出发认识人体,认为先天无形之气为后天形之质的主宰,而有形脏腑是“人身气质之末”,要求广大医者调养后天脏腑同时兼顾先天之气。先后天的调养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天地之气与人体之气

《周易·文言传》曰:“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体有三气(即是三宝)精、神、气共为一位,共为一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及繁衍功能。人为天地万物之灵,生于天地之间,为天地之气所养。而人体之气,更不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要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生命的生生息息。倘若天地之气一旦反常,那么人体之气就会同样开始受到影响,产生疾病。尽管人的年龄在二八之前和天地之气联系最为紧密,但是在后期更应该重视后天之气的滋润与补充。《淮南子·泰族训》说:“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然中医学界儒家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体的气血津液是经常运动变化的,在恒动中保持着相对的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中庸之道。道家文化认为,“恬淡无为而治”这不仅仅是道家精神境界的追求,也是道家养生“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张介宾在《太极图论》中写到:“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道家养生的“形意拳”“八段锦”“避谷”等都是天地自然之气与人身之气紧密联系的体现。更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黄帝提及:“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古代医者那些通晓天文地理的人早就认识到人体内的的生命之气是与天地自然自然之气相贯通、相感应的,所以人体之气因天地之气所盛,同样也会因天地之气所败,兴衰所系,不可不察。

4 气机失衡

《黄帝内经》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是因为物体的内在有着生命不断存活的气息,物体的外形依赖于气化的作用而存在,“气立”是物体的外在环境和气化的作用紧密联系。一旦升降出入功能受到阻碍,有可能就会出现“神机”毁灭,“气立“危亡的情形。在《景岳全书·泄泻》中记载“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医者认为①机体是因为天禀赋不足,而发为此病。②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或者出现外伤损到肾脏。不论何种原因一旦肾功能失职,就会致使肾气虚、肾阳虚、肾阴不足等证候。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同样也指出人体中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特性对机体的运行很重要。岐伯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气足抵抗能力强,表现为实证;老年人,儿童,体弱者表现为虚证。天之六淫,太过与不及皆可致人病。“桶底脱成大地宽”,归至《易经》坎卦,真阳在人体肾,四季为冬,一天之中在子时,一年之中在冬至;离中虚,在人体为火,四季为夏一日之中午时;一午之中夏至,人体小宇宙无不应于自然界大宇宙。顺应、保养、激发调动坎卦中的生生之源,才能达到正气存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相应的季节主宰相应的时令,便是正气;反之,会出现流行病,瘟疫之类。然相求得到同气,是疾病发生的诱因,素体湿气重的人同外湿气相遇而产生疾病,大多是长夏之时,素体阳虚痰湿重之人。冬天易感冒,由于身体的阳气虚损一分,对应的寒邪侵袭人体就会产生一分。阳气也是存在的一种物质,在人身体上以生命活力显现,只要寄居于真阴中的阳发挥的作用是壮火食气亢奋,并非生理性活动。如:失眠、汗证、多动症等。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治病求本,本为元阳、元阴始发,后天脾充之。肾阳虚不能暖脾,难以腐熟水谷,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脾阳虚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胀有冷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纳后不消化。喜热饮,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淡白,脉沉细,干姜温中祛寒,附片、肉桂振奋脾阳;五更泄泻,火不暖土,加之附片、补骨脂、五味子。肾阳乃人身立命之本,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轮轴运转,轴停轮止,生命终止,人生阴阳平衡即平人。因此,在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中发现多免疫力都与肾脏脾脏有着紧密联系,医生必须通过四诊合参等诊断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为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先后天合理调理。

5 疾病治疗

人体脏腑的正常运行主要依赖精微物质的吸收、运行、转化、分布等,而它们又离不开气的温煦、推动、固摄等。中医治疗学严格遵守三因制宜,因时、因人、因地增减化裁[4]。《伤寒杂病论》中:“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阳明病欲解时,从子至寅;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天人相应,自然之气相助,正气渐充,其病己解。《灵枢·顺气》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扶阳气是根本,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淮南子·泰族训》说:“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而药性升降浮沉与人体生命运动息息相关。在学习中医是某类疾病不断补充的过程中发现,如:温病中的湿热病另论;厥阴肝经归属下焦。在辨证论治中,无论哪种治疗措施在宏观方面来说都离不开气血,李杲曰:“内伤脾胃,百病乃生”,疾病的产生,多与脾胃有关,脾升胃降,升降就是气在运动,内伤归根是气和血的运动出现障碍,如:心气虚,血瘀阻,肝气虚,疏泄不通,肾气虚,气化不利,肺气虚,呼吸气短。这些都是气不及而生命动力不足所造成的疾病,治体虚有三本,脾肺肾,肺是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五郁就是调节五脏气化,郁证的基本病因是气血郁滞,朱丹溪治六郁证时,取行气解郁的越鞠丸来做分析:香附片治气郁,川芎治血郁,苍术治痰湿郁,栀子治肝火郁,神曲治食郁,故通则不痛。气不通猝然而痛,痛随利减。治病必固其本(肾),然后治疗病根,气实宜降宜请,气虚宜温宜补。先天阳气虚补命门,后天阳气虚温脾胃,先天阴气虚补肾水,后天阴气虚补心肝,空腹之脏利气,气实则清热和通降法,百病之根,穷必及肾[5]。阴阳盛衰,故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变化如同太极生两仪,离不开阴阳之精气,以肾脏为主,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基础。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卷之一》记载:“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上为万物之母”。所以在人体的疾病治疗期间,要知道其根本,其本源,充分利用自然之气的合理利用,达到最大治疗效果。

6 自身预防

《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曰:“昭乎哉!圣人之问也,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天地之气化规律,是不可以违反的,经络如果畅通,血气和顺,要想恢复人之机体内正气的不足,就要像和平常人那般,养气味,和性情,能够做到耐心等待,守护真气,不能消耗,那么它的形体就可以慢慢恢复。阴阳是人体的根本,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奉其人夭,养阴使人体内精、血、津液充沛,使脾肾功能正常化,少思节欲毋火,相火不妄动。养阳需注意气机的运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静则神藏,躁者消亡,而肠胃病和病情恶化与情绪皆有关。外淫六邪导致疾病,其体质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形”指形体。“气”指人体内运行之气。“相任”就是相互适应,表里一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养阳气的关键,在“动”,忌“静”。春夏温脾肾,夏季生晒参,秋季室内润,冬季选红参。不可久视、不可久立、不可久卧、不可久行、不可久坐。男子保精,女子调经,保精之道,莫如寡欲;预防先养心养性,心不病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气宜常提,津宜常咽,神清意平,百节皆宁,预防阴阳失衡之本也[6]。

7 小结

《灵枢·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也”。自然之气和人体之气因此有《丹台玉案》:“人之气,即天地之气也”和《医门棒喝·温暑提纲》曰:“人身一小天地”是中医界所广泛认可的观念,自然天地之气和人体先后天之气紧密联系,且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完成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逐步为天地同一,与宇宙通体,复归于无物的境界。以上是笔者对“自然之气”对“人体先后天之气”作用的浅显认知,疏漏之处还请指导!

猜你喜欢

阴阳阳气天地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拾天地之荒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