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共同体”模式下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质化管理的探讨▲

2023-01-04黄宇璐李万昌暨文超

广西医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联体同质化全科

黄宇璐 王 珊 李万昌 暨文超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1 科教科,3 党办,4 信息科,广西梧州市 543002;2 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科,广西梧州市 543002)

【提要】 三级医院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较为完善的临床、教学、科研体系,依托三级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建立“教育共同体”,对于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总结了某市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实践经验,从实行统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科医学科共建共管共责机制、统一教学管理机制、统一教学资源管理、统一教学督导机制、统一教学绩效考核等方面阐述了“教育共同体”模式下实施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质化管理的经验优势,为培养同质化的全科医生提供思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各级医院的住院医师医疗水平及医师同质化起着重要的作用[1]。同质化是衡量住培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我国住培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培训基地与协同基地同质化管理是目前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发展,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训制度成为了关键,优质的住培体制可为“强基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指纵向或横向地将一定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起来,组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3]。为更好地发挥医联体在全科专业住培同质化管理的作用,本文根据某市全科专业住培基地近年来的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通过同质化教育进一步推动全科专业住培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为医联体内全科专业住培的同质化管理提供借鉴。

1 加快建设教育共同体

由于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实践基地的建设及师资队伍培养不完善等,作为全科专业基层实践基地,其教学能力较难满足全科医师的住培需求;另外,临床实践基地与部分基层实践基地尚未完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联而不合”现象时有出现。为提升全科专业住培质量,达到同质化管理目的,应加快建设教育共同体。

2 建设教育共同体的基本思路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发布的全科专业住培基地建设标准及培训标准要求,住培基地需要确定一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协同培训基地。各协同基地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参与组建教育共同体,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医联体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4]。某市4家住培基地均成立了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将区域内相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其医联体网格化管理,并探索实行“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绩效管理六统一”的运行机制,旨在真正实现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基地与基层实践基地的紧密联系,在教育共同体内培养全科医师,促进全科专业住培同质化均衡发展[5]。

3 教育共同体管理措施

3.1 实行统一法人治理结构 在坚持三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单位性质不变、财政供给渠道不变)的原则下,实行紧密型医联体统一法人代表或全权委托管理机制。医联体各成员单位保留各自的法人地位。统一法人代表机制是由医院管理委员会聘任牵头医院院长担任紧密型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法人代表。全托管机制是由同级管理部门授权牵头医院全权托管紧密型医联体其他成员单位。建立统一法人治理机制可以推动医联体真正实现“教育共同体”,可以将医联体内的教学资源整合,实行统一教学管理,形成教学互助与共享体系,促进临床实践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3.2 实行全科医学科共建共管共责机制 牵头医院对成员单位全科医学科的人员绩效分配、设备调配等方面实行共管共责,实现医联体内全科医学科一体化运行和同质化管理。牵头医院的全科医学科主任兼任成员单位的全科医学科主任,按科主任负责制履行科主任职责,全面负责科室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科主任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教学运行和管理,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复合型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

3.3 实行统一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全科教研室及教学小组。全科教研室由主管医院的领导或全科基地主任牵头,成员包括全科专业住培轮转所有科室的教学主任、教学骨干,以及协同基地基层实践基地的教学主任、教学骨干。全科教研室主要负责制定全科医师住培计划,明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要求,以及督导教学计划及管理制度的落实、培训效果的评估、教学能力的提升等,并由临床实践基地教学小组和基层实践基地教学小组具体实施[5]。二是实行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政策保障,是规范教学行为的前提。制定并执行医联体内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量化评定制度、教学质量标准,推动实现全科专业住培的同质化管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统一的教学激励机制,这有利于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柔性流动机制和教学绩效考核机制。

3.4 实行统一教学资源管理 一是统一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医联体内指导教师上下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不同成员单位间人员的统一培训和管理,并由牵头医院统一调配使用相关人员,同时完善规范师资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等动态管理制度。临床实践基地指导老师下基层承担以教学为主的专家门诊、会诊及示范教学,对基层实践基地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并进行联合教学。基层实践基地的老师需定期到牵头医院学习医学规范操作流程、诊疗技术,学习最新的专科知识[6]。二是统一调配资源。集中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牵头医院统一管理,为不同成员单位师生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充分发挥集约化优势,向成员单位开放共享教育培训平台。为避免重复建设,可按照全科专业住培基地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在牵头医院及各成员单位设置相应的实训室并购置教学设备,统一调配、统筹安排、节约高效。三是统一信息平台。医联体内统一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过程管理、培训考核、教学质量检查、教学工作评价、教学绩效评价等工作,通过“互联网+教育共同体”,严格把控临床实践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的所有教学环节,全程跟踪,做到闭环管理;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开展教学视频培训、示范门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教学交流活动,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开辟了一条线上教学、上下联动的通道[7]。另外,医联体内统一建设医疗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临床数据共享与医疗业务协同,以便于构建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档案。全科医生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承担者,通过在全科教学中的健康管理信息共享,进一步培养全科医学生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理念[8]。

3.5 实行统一教学督导机制 建立医联体质量管理中心,成立教学督导组,由牵头医院分管院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轮转科室负责人为组员,承担医联体内教学质量的管理调研,教学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修订、培训和现场督查指导任务。每季度对成员单位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并召开教学质量反馈会,针对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反馈,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及时研究解决全科医师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至少举办1次医联体教学工作会议及全科师资培训班,切实加强全科师资教学能力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增强全科教学意识。

3.6 实行统一教学绩效考核 完善与教育共同体管理相应的教学绩效考核制度。以临床实践基地与基层实践基地为整体,对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进行考核评估,评估结果由牵头医院全科医学科及成员单位全科医学科同等享有,教学绩效及住培奖罚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成员单位,临床实践基地及基层实践基地教师的教学绩效,统一由医联体牵头医院全科医学科向住培管理职能部门申请,由医联体财务管理中心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统一发放。统一的教学绩效考核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激励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做强基层实践基地。通过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有效推动教育共同体。

4 小 结

目前全科医学是我国住培紧缺专业,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申报国家住培基地的核心条件就是建立全科专业基地[9];作为国家住培基地,其全科专业基地评估不达标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因此,全科专业基地建设特别是教学内涵质量建设尤为重要。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细则》要求,34个培训专业基地中只有全科专业基地建设必须具备全科临床培训基地和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全科专业基地普遍存在临床培训基地与基层实践基地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质量不高等共性问题[10]。基层实践基地培训作为全科住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水平直接影响全科专业基地培训的质量[11]。如何提高基层实践基地培训水平,是目前全科专业基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新医改背景下,根据《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12],要求牵头医院应当充分发挥技术带动作用,通过专科共建、教育培训协同合作、科研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成员单位的指导。某市积极探索医联体新模式,通过统一法人代表促进医疗组织的紧密关联,全市所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城市医疗集团一体化管理,实行全科医学科等专科共建共管共责机制,整合共建了“融为一体”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及教育共同体。面对当前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及推进医防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教育共同体新模式下探索将专业卫生公共机构纳入城市医联体,整合专业卫生公共机构与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既懂临床医学、又懂公共卫生的防治结合型高素质全科专业人才,可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发挥重大疫情前“侦察兵”“吹哨人”的作用,让更合格的健康守门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13]。

总而言之,某市探索的“教育共同体”新模式具有法人代表统一性、组织管理紧密性和资源整合共享性的特征,在医联体内围绕着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为目标,对所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共享。通过在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同质化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指导老师教学行为,统一教学绩效考核标准,统筹管理“教育共同体”教学资源,强化教学督导,做到教学闭环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共同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医联体是大医院(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新模式,需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作为导向,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支持,需要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的协调配合,更需要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共建。某市的城市医疗集团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一体化管理后,在中心管理、全科建设、医疗服务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实现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同质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和全科人才的培养。近三年该市国家级全科专业住培基地的评估分数也逐年提高,全科专业住培学员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结业考试通过率也逐年提升。今后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共同体同质化管理方案,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持续改进全科专业住培基地教学管理体系,并形成新制度、新规范、新流程、新举措,以推进全科专业住培基地建设和医联体建设。

猜你喜欢

联体同质化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同质化叙述中的价值重构——从韩剧《太阳的后裔》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