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医学方剂命名及配伍理论的内涵及重新构建▲

2023-01-04唐一洲王艺锦闫国跃

广西医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五虎方剂瑶族

唐一洲 王艺锦 李 彤,2,3 闫国跃,2,4,5

[广西中医药大学1 瑶医药学院,2 广西瑶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心,3 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广西南宁市 530001;4 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市 530200;5 广西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市 530200]

【提要】 在瑶医“专方应专病”的前提,以及“治求专方”的原则下,瑶医方剂的命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通过方剂名即知晓该方剂的药物、主药、大致作用及主治,更深层次地理解方剂中的民族文化内涵,笔者通过深入探讨已有的瑶药命名理论和瑶医组方理论,试探索以“瑶医+病名+主药+功效属性”的格式命名瑶医特色方剂,以期为理解和传播瑶医医学方剂提供新思路。

根据《中国瑶医学》的记载,以及瑶族药歌歌词“五虎……寒热温平……通。九牛力大强筋骨,益寿……七二风名治百疾……”[1],可知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瑶药的使用已经初具规模,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众多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以通俗易懂的山歌方式流传。在瑶医学方剂配伍理论原则中,主要分为主药、配药、引路药三大类型[2]。与中医学君臣佐使不同的是,瑶医学传统的方剂配伍理论更为朴实易懂,更利于在民间临床使用推广。为了传承和发扬瑶医学,笔者从瑶医药的命名和配伍角度进行解构分析,探索瑶医用药的理论内涵,为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瑶药及其配伍提供新思路。现根据已有瑶医药理论对瑶医学方剂的配伍理论及命名进行阐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将瑶医学理论与方剂配伍结合,力争做到化繁就简,见(方剂)名晓药,见名知(作)用及见名解(主)治。

1 “虎牛风钻”命名理论

“虎牛风钻”命名理论是瑶医药学最为特色的理论之一,经典的瑶药有“五虎”“九牛”“七十二风”“十八钻”,共104味传统药物,统称为“老班药”[1]。传统瑶医认为瑶药是根据该药物生长所在命名,如“入山虎”在进山路多见,他处少见。该命名方法的使用有利于民间寻药及采摘,但《周易·系辞上》言“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故现试从文化角度分析该命名方法内涵,力图挖掘瑶族先民对该分类命名的深意。

1.1 “五虎”的命名内涵 虎型勇猛,五行为金,中医学称“金曰从革”,音通意近,“革”有“戈”之意,象征杀伐、攻、击。“老班药”之“五虎”,似有蜀中五虎上将之内涵,杀伐攻略,定国安邦。因瑶医学认为人体如同世间万物,天有“三元”(天人地),人体中亦有类比,故有“三元和谐论”,唯有“和谐”才不至于病生。瑶族人民世居之处山岚瘴气浓重,蛇虫鼠蚁毒烈,人居其中或感或触,病情则多是迅猛而发,如不迅速治疗,命在旦夕。此时应对,如家国临敌,不可再虚与委蛇、低声求和,当尽迅发兵,以抗兵灾。瑶族先民意识到这一点后,运用“虎”药于人体之中,定痛祛风,抗御外邪,以求速效。故痧气、瘴气、蛊毒、瘟疫、诸疼痛、痈肿等重病、急病用之。例如,在剧烈胃寒疼痛时选用下山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严重患者则常使用“五虎”。

1.2 “九牛”的命名内涵 牛型壮硕,五行为土,中医学称之“土爰稼穑”。“稼穑”乃有坤象,厚德载物,生发不可不依,老已不可不刑(控制、把控)。“老班药”之“九牛”意似“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古代数字九含乾天之象,而乾则刚健象金,牛则纳坤土之势象地,故而九牛合之德刑兼备。药中以乾坤立位,人体则补虚强健,驱邪外达,既扶内弱又抵外邪。故治疗虚、痨、跌扑等病时不能缺少此类药物,如用红九牛可壮腰健膝、紫九牛可强筋壮骨、蓝九牛可补虚通乳,又如用青九牛、绿九牛、黄九牛可治疗跌扑损伤。

1.3 “七十二风”的命名内涵 “七十二风”风药七十二,此处之“风”不完全等同于中医学中“风”的论述[3],还包含了五行中“木”的属性:“木曰曲直”,有顺发、畅达、舒缓、不事雕琢之意,更包括了瑶医六行学说之“炁”(同“气”),涵盖“基础”“守恒”“变化”“化生”之意[4]。“风”于处方中作为“风亏”(类同于中医补虚)的效力。人体的“平衡”是机体的“基础”,且人体的“平衡”状态(包括身心和各个脏器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是为恒、常,脱离了恒、常,人体就会“盈亏失衡”,故保证人体内“盈亏平衡”需要“守恒”“知常”[5]。这均是“七十二风”组方的体现。这一“平衡”的理念不仅仅是瑶医治疗疾病的原则,同样也是日常的养生保健理念。数字七十二在古代并非特指,泛指数量众多。“七十二风”命名法,并非仅仅指代“风”药只有七十二味而已,而是取多数之意,且重在表明药物数量之众。故该分类下的药物多用在诸虚、痨处方中。

1.4 “十八钻”的命名内涵 钻有一十八,一炁化三清,卦有六爻,数取卦爻乘三,一卦一爻,三生万物,合得众多之意。“钻”有“专”意,为治瑶族地区山岚瘴气所致之“松节闷”(即关节炎等疾病)所用。钻有深入、穿过之意,若见病邪深入内脏之疾患,配方中用以做引路药,直捣黄龙。故该类药多见于治疗诸肢体关节疼痛肿胀不得屈伸、日久关节畸形(中医学“肌骨痹症”等)的处方。如白钻、槟榔钻、大红钻均可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2 “虎牛风钻”配伍方法的内涵

“以虎搜山,牛为守营,钻做引路,众风走卒”为瑶药“虎牛风钻”经典配伍方法的概括,根据瑶医的“主药配药引路药”原则,现试作解释如下。

五虎皆为“打药”,“打”在瑶医理论中的含义不仅仅是“驱逐”,还有“化解”“解决”的含义。不同于中医的治病八法,“打”即已包含“汗”“吐”“下”“温”“清”“消”多种意义[6]。古人云“慈不掌兵”,五虎力大猛烈以应将,攻城略地实为功大。瑶族聚居处皆为深山密林,其中蛇虫蛛蝎、痧瘴蛊毒皆是外界重邪,若感或触,不用峻厉之药则不能尽出,用五虎应之,攻坚克敌,制胜速效。现代医学表明,打药味均为辛味[7],且有学者总结发现辛味药的中药单体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8]。这提示其对癌肿这类顽疾有一定作用,也佐证了五虎作为“打药”在应对一般痧气、瘴气等自然界不正之气的功用。

攻克一城不可只由将领单枪匹马攻克,须有助力:一是同为冲锋;一是守己方营帐。九牛一则可冲锋陷阵;二则也可不动如山有守营之功。“九牛”有“风打相兼”之意义,瑶医学中“风打相兼”类药物,其作用包含“风”“打”两类药物作用,但偏性不一,主治范围更广。临床上非全然应用于“亏”或“盈”的疾病,如盈亏四态分型中的“盈过盛而亏衰”,此时纯用“五虎”以“打盈”则易伤及五脏,纯用“风药”以“风亏”则可能闭门留寇导致其他慢性“痨”病。正所谓“恶病不补”,此时则当根据疾病复杂程度,酌情使用“风打相兼”类药物[5]。九数为阳极,《周易·易经》言:“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时中正而天地合德,药中配伍有“九牛”之力,自然得当。

《黄帝四经》言“先德后刑以养生”“用二文一武者王”,瑶族先民对此深以为然。瑶医用药处方中讲究用动物(如猪尾骨,乌鸡等)做“药引”,体现补益在先,去病不过的理念。故在治病之中,虽有五虎九牛作为“打”用,但瑶医更重七十二风补益守卫扭(胃脘腹部,此处为丹田宫是“性命之根本”)。虽“风为走卒”,但不能都认为是无关紧要,小卒过河等同将帅,一夫当关可挡千军。故在瑶医方剂配伍理论中,“风亏”的理念尤其重要。在传统瑶医理论中认为“风”药是主要用于补益、扶正,作用缓和不易伤害人体的一类药物。“风”有两层含义,一是“补”(类同于中医学“补”法),二是“协调”。因在药物分类中,“七十二风”药物纳含寒热、温平、降泻等多种作用,其使用范围之广[2,9]更类似于中医治病八法的“和”法。其在方剂中呈现协调众品,特别是在“虎”“牛”“钻”中协调作用峻猛的药物[5]。

《说文解字》提及“铁銸也……一曰膏车铁钻”,此处“钻”指用以戳洞穿孔的金属工具。而在瑶医六行理念中“钻”可纳入“金”的属性[4],通中医“金曰从革”。然“钻”有功专有力,含“针对性”之意。此外,“钻”又有“引”之意,即又如行军,探路侦查,先大军而出,搜查诸要,再引后方誓破驱逐,必当迅猛非凡之物可任。二者合之于疾病,讲究以点破面(用量小、功用大),插达敌腹(目的强)。故“钻”有“专”“引”两重含义。

3 瑶医方剂新命名法的初步探讨

在以上“虎牛风钻”药物名称解释及方剂配伍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及思考,自拟以下几点方剂命名方法,以完善及方便瑶医方剂的临床应用。

3.1 以主药命名法 即以方剂名中第一个出现的药物风打之性决定该处方基本作用。例如,“打”剂常多以“虎”命名,瑶医猛老虎汤[10]中以猛老虎为主药,治疗权虷(慢性乙型肝炎),该方主要作用体现在猛老虎上,该药为“打”药,故此方整体为打剂,取主药猛老虎以命名方剂。笔者认为该方可以命名为瑶医权虷猛老虎打盈汤,一是体现瑶医特色方,二是明了为治疗权虷的方剂,三是知晓该方药物特色及方剂作用主要体现在“打”药猛老虎的功效上。

3.2 以风打命名法 即以方剂名中出现的“风”“打”“风打相兼”这几个词决定该处方的基本作用。例如水莲风亏方中主药“结端旁”(又名“黄花倒水莲”)及方中余下数药均呈“风”用,则方剂名中有“风”,并体现结端旁风药性质,可治“风亏”,故此方为“风”剂[11]。笔者认为该方可以命名为瑶医盆腔炎水莲风亏方,其中盆腔炎作为现代医学病名可待后续瑶医病名规范后完善更换为瑶医的特色病名。经过更改,该方的名称一是体现瑶医特色方,二是明了为治疗盆腔炎的方剂,三是知晓该方药物特色及方剂作用主要体现在“风”的功效上,主药是结端旁。其他如瑶医大钻麻堆蕨方的主药为大钻、麻堆蕨两味,全方又多以“风药”为主,兼顾“打盈”,是为“风打相兼”之用[12]。笔者认为该方可命名为瑶医盆腔炎大钻麻堆风打相兼方。

以上两方通过命名规范后,简明概括可知道该方为瑶医特色方,且为治疗何种疾病的方剂,同时表明该方药物特色及方剂作用主要体现在“风”“打”或“风打相兼”的功效上。

4 小 结

通过对瑶医学药物命名理论的深入阐释及瑶医学医理理论的延伸探讨,笔者认为通过使用“瑶医+病名+主药+功效属性”的方剂命名格式可以为临床上使用瑶医特色方剂提供便利,以期望达到“专方专病”“知方知病”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五虎方剂瑶族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瑶族织锦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五虎图》
何谓中医“七方”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500年五虎少林会 京郊传承现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