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入家庭的医疗美容光电设备

2023-01-03赵晖陈宇博陈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脱毛毛囊家用

赵晖 陈宇博 陈智

1 厦门市中医院医疗美容科 (福建 厦门 361001)

2 厦门弘爱医院保障部 (福建 厦门 361016)

3 厦门市中医院医务部 (福建 厦门 361001)

内容提要: 目的:回顾家用美容激光、光疗、射频电疗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方法:中国知网、Pubmed搜索相关文献,总结家用美容激光、光疗、射频设备的原理、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目前,多种家用医美光电设备用于治疗痤疮、脱毛、生发、皱纹等美容问题,常用技术为脉冲强光、LED(发光二极管)、射频、低强度光疗法和激光等。相关研究虽均较为局限,但也显示其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家用医美光电设备投入较低、使用便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大众对美的追求使美容需求与日俱增,医疗美容行业成为消费热点。市场上涌现的多种家用型光电治疗设备具有一次性投入、便携易用、舒适隐私等特点,安全性相对较高,适合求美者在家中按指导说明自行使用,适用于治疗痤疮、脱毛、生发及嫩肤、抗衰老等不同的美容需求。虽然由于这些设备更加注重安全性和低成本,相较于专业大型医美设备其能量值低,易致疗效降低,且需高频次的治疗,但在痤疮、脱毛、抗衰老等应用较成熟的治疗中,求美者对家用设备满意度较高,正确使用的前提下也未见报道严重的副反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将家用医疗美容光电设备的应用及常见副反应概括如下。

1.痤疮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颇具损容性。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生的内源性卟啉,在蓝光(415nm)的光谱下达到吸收的峰值,激发光动力效应,并转变为含高能量的不稳定卟啉,与三态氧结合后形成不稳定的单态氧,与细胞膜上化合物结合后损伤细胞膜,还可诱导细胞膜渗透性改变,使痤疮丙酸杆菌细胞内pH值改变,从而破坏痤疮丙酸杆菌;红光((635±5)nm)也可通过光调作用对痤疮产生疗效,细胞色素分子通过吸收光能活化细胞功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真皮乳头层胶原合成增加,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增加,减少胶原酶分泌和凋亡[1]。

基于这些机制,红蓝光照射作为痤疮的常规物理治疗被临床广泛应用。许多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痤疮患者,已对红蓝光治疗有了较高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家用LED(发光二极管)红蓝光治疗仪以其低廉的价格,被愈多的痤疮患者选用。

一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使用家用红蓝光LED治疗仪治疗轻中度痤疮,2次/d,2.5min/次,持续4周,12周后炎性和非炎性痤疮皮损均显著消退(分别减少77%和54%),并且观察到皮脂溢出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及皮脂腺萎缩;仅个例出现了轻微的皮肤干燥、红斑、脱屑,均在当天自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证实了家用红蓝光LED治疗仪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患者都有良好的依从性[2]。

2.脱毛

当下国人审美偏好以白为美,而黄种人常有较为明显的棕黑色毛发,脱毛在我国医美市场发展较早,需求巨大。医美机构的脱毛治疗常需多次,总体费用高昂,有一定的痛感,隐私部位的操作较为不便。家用脱毛设备已成熟发展多年,虽大多不能达到机构专业设备的永久脱毛效果,但相较传统的脱毛膏、蜜蜡等理化脱毛方式优势明显,易于自行便捷操作,私密性好,痛楚感轻,安全性佳。

脱毛常用脉冲强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或激光,毛囊、毛干的黑色素选择性地吸收光能,由此产生的热效应使毛囊坏死,毛发便不再生长。脱毛设备从最初的高能量、短脉宽,发展至较低能量、大光斑,到如今的低能量、高发射频率(“快速滑动”技术),使患者得到更高效且持久的脱毛效果,在减轻了痛感的同时,也降低了红斑、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扩大了适宜治疗的皮肤类型和部位。此外,光学机械部件的小型化等技术的进步,使高能量密度的专用设备向低能量密度的家用设备的转变成为可能。目前市售的家用脱毛设备主要为三类:IPL、半导体激光及光电协同。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使用家用半导体810nm(5.0~6.4J/cm2)激光,1次/周,持续8周后,腋毛减少59%,留存的毛发也比原来的更细更浅,但停止之后,治疗区域毛发开始重新生长,3个月后毛发比治疗前有所增多,原因可能与治疗停止后恢复的毛囊同步进入生长期有关[3]。

另一项使用家用IPL脱毛设备(530~1200nm,矩形脉冲,10J/cm2)进行的研究中,1次/周,连续4周的治疗,腋毛平均减少72%,6个月后,平均减少87%,并且延缓了毛发再生,组织电镜下观察到休止期毛囊增加,大量的休止期毛囊出现异常的漏斗部扩张、角蛋白堵塞、黑色素聚集和腔内毛干解体,但仍需要更长期的研究来确定这些损伤是否为临床永久性损伤[4]。

IPL和半导体激光通常适用于肤色较浅、毛发颜色较深的人群,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出现了一些光电协同设备,如IPL、射频(Radio Frequency,RF)联合的家用脱毛仪,对各型皮肤和不同部位疗效和安全性均良好。

大量文献证实了家用脱毛设备有效性和很高的满意度,并且十分安全,仅存在红斑、色素改变、水疱和结痂等轻微的副作用,均在最后一次治疗的12周内自愈。家用脱毛设备推荐作为专业脱毛仪治疗后的维护治疗使用,若能坚持定期、频繁的使用,也可作为独立产品来应用。

3.生发

全球近半数的人口有着脱发的烦恼,雄激素源性脱发最为常见,常用药物为外用米诺地尔和口服非那雄胺,但因潜在的副作用和长期坚持每日使用的要求,限制了患者的接受度。头发移植虽然有效,但费用高昂,也常需上述药物配合治疗。红色和近红外光谱(600~1400nm)的低强度光疗法(Low Level Laser/Light Therapy,LLLT)有促进组织再生功效,已证实可刺激头发生长,为脱发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项。

LLLT通过改善循环,减少局部炎症,增加细胞内ATP来促进毛发生长,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机制包括增强真皮乳头细胞功能,调节多种蛋白质的合成以促进毛发生长、逆转毛囊萎缩[5];通过影响激活蛋白1、核因子-κB、缺氧诱导因子1等的基因表达,合成相应蛋白质来而引发下游效应,增加细胞增殖和迁移、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水平[6]。

目前用于生发的LLLT设备有头盔型和梳型两类,多用635~66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或LED光源。临床研究均证实了这些设备对于男性、女性的雄激素源性脱发是有效的,只出现了头皮干燥、瘙痒、发热、痤疮等轻微的不良反应。由于发量、发色可影响透光率,长发、深发色的人群使用头盔型设备的疗效会减弱,梳型设备虽克服了这一缺点,但也有能量分布不均匀,总照射剂量较低的缺点。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有确切可重复疗效的最佳波长、光照强度和持续时间。

4.嫩肤抗衰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逐渐发生自然衰老及光老化现象,胶原纤维流失,产生松弛、皱纹、毛孔粗大等一系列衰老外观,无创或微创美容技术的面部年轻化治疗已成为时代新宠,激光和RF技术的进步使手持设备成为可能,可以在家中舒适地治疗衰老迹象。

非剥脱点阵激光(波长1400~1500nm),造成角质层下的表皮组织和不同深度的真皮组织的微小热柱损伤,启动创伤修复机制,激光能量作用至真皮深层,使真皮胶原收缩、变性,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新生。应用于眶周皱纹,1次/d,持续4周,以后2次/周,维持4~12周,90%在前4周皱纹即有改善,79%的在维持治疗阶段明显改善。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一过性红斑[7]。在对光老化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RF是一种电磁波,产生热效应刺激真皮深层产生胶原收缩和胶原蛋白增生,可有效减少细纹和皱纹。使用多源射频设备进行面部年轻化的治疗,前4周3次/周,后8周2次/周,嘴角纹外观、皮肤亮度、弹性、紧实度、面部和下颌线的提升、平滑度及色调等均显著改善;设备测得皮肤的弹性、紧实度、胶原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增,除了治疗后15min内会自行消退的轻度红斑,未见其他不适[8]。单级射频治疗眉毛区域的松弛、RF和LED联合治疗眶周皱纹也均被证实有效,还可用于身体的塑形紧致。

红光和红外光谱的LED也已成熟应用于面部年轻化。

5.常见副反应

由于家用光电设备需要非专业人士自行操作,安全性是生产商关注的重点,许多设备都装有皮肤传感器或机械安全开关,防止家用设备在不直接接触皮肤的情况下触发。迄今,不良事件的报道很少。但是对于医美从业者和患者来说,应该意识到不当使用设备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副作用,需认真阅读使用说明、规范操作,必要时在使用前可请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眼部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在使用脉冲激光设备时有此风险。视网膜和虹膜含有黑色素,会强烈吸光,极易受到热损伤。如果视网膜受损,会导致部分或完全失明;如果虹膜受损,会引发高眼压症,并伴有长期影响,如青光眼或偏头痛。暴露于波长>1400nm可导致角膜烧伤,而>750nm或<400nm可导致白内障。需要强调的是,自然眨眼反射对防止眼睛损伤的保护作用不够,脉冲持续时间大多比眨眼反射时间短。许多设备会提供配套眼部保护器具,需要消费者配合使用。

使用家用设备可能会发生短暂的、较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红斑、水肿、刺激和疼痛不适。水疱、结痂、色素改变(色素沉着和色素沉着)和毛囊炎也有报告[9]。白发和单纯疱疹病毒重新激活较为罕见,可能是由错误设置或过高能量导致。

在皮肤颜色较深的个体中,家用光学设备的副作用更为多见,包括疼痛、水疱、色素变化等。这些人群需专业医师评估,并尽量选择配备皮肤感应技术的设备,这些技术可以限制深色皮肤、晒黑皮肤或痣、纹身等色素病变区域的使用。

综上,家庭美容光电设备并不能替代专业机构设备的治疗,求美者应当有更为务实的期望,或做为专业治疗之外的家庭维持保养之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用光电设备的适用症有望进一步扩展,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应用。然而,市面上的此类设备常有达不到宣称能量、能量分布不均匀、光源发射不稳定等问题,疗效及安全性参差不齐,甚至有非法仿冒设备出现,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求美者需谨慎甄别。

猜你喜欢

脱毛毛囊家用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
打造隐形家用音响系统 Polk Audio定制安装系列
家用对讲机的概述
植发那些事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脱毛灵